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45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本条论述了脉浮取虚实不同的诊断意义。 “脉阳微”的“阳”是指浮取而言。浮取候表,浮取脉微,在这里是指脉缓而不紧张的意义,乃与紧脉对举,非指脉微无力。浮取柔和而缓,是太阳中风的脉象,本当汗出,现在汗出反少,是在表之邪气渐去,阴阳欲和,其病向愈的表现。但如汗出过多,则说明邪气犹盛,故曰“太过”。 如果脉浮取不微而实,说明邪气在表,当以汗法袪除表邪。如果汗之太过,而导致汗出过多的,也是一种“太过”。 阳加之阴谓之汗,汗出过多,则阳气、津液俱损,所以说“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津液大伤,则必不能濡润大肠,大肠燥结,于是大便硬结难出。 太阳病过汗大伤阳气、津液,引起各种变证,在《伤寒论》中多有论述。如: 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此外还有阳明、少阴误汗等变证。其变化机理皆有相通之处,值得仔细研究。《伤寒论》第十七卷“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将相关条文作了汇总,可作参考。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字帖获取请点击: 现已更新至208条 从今天起“从头学中医新”开启《伤寒论》新板块了! 《伤寒论》怎么读,怎么理解?是很多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的痛点。 关于《伤寒论》条文解读、应用的名家著作众多,很多初学者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著作来学习。我们尝试对《伤寒论》条文进行逐条讲解,用尽量简单、精炼的语言,帮助大家理解伤寒论的字面含义,以做入门之用。 如果您对于条文的解读有什么疑惑或建议,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小编一定会回复。 希望中医学习路上,“从头学中医”团队能同广大中医爱好者一起“温故知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