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手机到底好不好?

 黄彦森 2021-10-23

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了解手机的辐射有多大。

每种情况都做了3次实验,取其中的最大值,测试结果

详见下表——
第一款:
瞬时最大值 (单位:V/m)
* 裸机通话状态 呼出 呼入 通话中
5.33 9.16 1-4
* 使用蓝牙耳机 呼出 呼入 通话中
2.68 1.27 0.2x-0.3x
* 使用有线耳机 呼出 呼入 通话中
1.41 1.48 Low
* 收发短信 发出短信 收到短信
2.99 2.90
* 手机上网 GPRS上网 下载过程中
8.16 2.x-6.x
* 待机 Low
第二款:
瞬时最大值 (单位:V/m)
* 呼出 10.09
呼入 11.39
通话中 1-4
* 发出短信 3.5
收到短信 3.34
* 待机 Low
辐射强度低于12伏/米属于安全范围
手机辐射频率一般在30-3000MHz之间,根据国家标准(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对于公众“在一天24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小于12伏/米”。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辐射室副主任刘岳洲解释说,如果24小时内,在电场强度超过12伏/米的环境下连续待6分钟以上,就属于“超标”了。
家庭中使用很普遍的微波炉辐射量就比较大。在实验现场,我们对一台功率为700瓦的微波炉进行了测试。
当它以“高火”状态工作时,距离微波炉10厘米左右的区间,瞬时辐射最大值达到了18.57伏/米。距离1米左右,辐射值则在1-2伏/米之间波动。
使用手机避免长时间通话、上网
其实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都存在一定量的电磁辐射,比如大街上的射频综场强大约在0.5-1.0伏/米左右,市民家里现在都在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发射的信号电场强度在1-2伏/米左右。人对于辐射都有一定的耐受性肌体对微量的辐射损伤也有自我修复能力,通常情况下,正常使用无线设备并不会造成危害。
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呢?常见的手机工作在800兆赫(MHz)到1800兆赫(MHz)的频率范围。该频段属于射频(RF)的微波段。如同微波炉一样,手机的电磁场可对周围介质,包括人体肌肉组织产生热效应。显然,长时间在手机的辐射下,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比如很多男性喜欢把手机放在贴身的裤袋里,比起女性把手机放在随身的包包里,接受的辐射量肯定要大一些。
不久前,国内也有专家进行过这类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手机辐射与距离有关系。如果将手机拿远,辐射就会下降;如果将手机紧贴着耳朵,听久了会感到耳朵发烫。在我们这次的实验中,使用耳机将手机远离身体后,辐射量确实是明显下降。
(注:蓝牙和有线耳机测试,是将探头置于耳机边上,手机距离探头约1米左右。测试仪测试区间为0.1MHz-3000MHz,若辐射值小于0.3伏/米,测试仪显示为“Low” 。)
从实验结果来看, 当你接到来电,也就是铃声响起的那一瞬间,辐射量达到最大值,而不是“按下接听键”的那刻。在通话过程中,辐射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而收发短信、上网时产生的辐射量,一点都不比打电话的时候少,有时甚至更强。
减少辐射小贴士
控制手机辐射最有效的手段是控制使用时间和距离,监测站专家提出几条建议:
1、尽可能不要把手机放在贴身裤袋、衣袋里
2、收发短信时,尽可能远离头部,并离开身体一些距离
3、用手机上网,尽量少下载软件或图片等数据量较大的文件,并远离头部
4、每天电话较多的,尽量使用有线耳机
5、打电话尽量使用固定电话

所以,我们不免看出合理的使用手机是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的。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奉劝大家每1—1.5小时就休息一下眼睛,方法有:远眺、看绿色的东西等等。这些都能有效缓解眼部疲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