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讲】尤远涛│文化乡愁:此心安处是吾乡

 新用户9793ddzn 2021-10-24

温馨提示:本文约330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写在前面】

基于积累写作素材的考虑,所以,即便是在毕业班,但还是觉得有开展课前演讲的必要。这一回的演讲强调“三个一”,即“一个热点”“一句名言”“一点评论”。

今天,远涛同学谈“文化乡愁”,大家听得很认真。

下课了,远涛告诉我选择谈“文化乡愁”的缘由。本周二,她去旁听《中华文化导读》这门选修课,偌大的教室里,疏疏落落地坐着十来个学生。(备注:《中华文化导读课》这门选修课已开设多年,是一门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综合性强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授课老师由语文、历史、音乐等多学科老师组成,课程内容涵盖诗歌、散文、小说、科举、中医药、儒学、佛教与禅宗、民乐、京剧、美学等,笔者也一直参与了该课程。)

以前可不是这样,这门课刚开设的时候,因为报名人数众多,上课地点不得不选在能够容纳几百人的学术报告厅。后来,上课地点改在可容纳100多人的阶梯教室。再后来,改在可坐50多人的普通教室,但坐得满满当当。再后来,就是今天这个情况了。

我很自然地想起钱理群先生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课程的情景:头一回上课,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可不到一个月,空旷的大教室仅剩下二三十个学生。钱老很伤心,是自己讲的不好吗?当然不是!一名学生在写给钱老的信中揭开了谜底——不是不喜欢听您的课,是因为您的课与高考无关!

听授课老师谈起这门课的开设境况,远涛很是感慨。她非常喜欢古诗词,也非常喜爱传统文化,于是,她就准备了这个演讲。

荀子曰:“无用之辨,不急之察,弃而不治。”梁启超言:“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希望,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更多关注天空的人。

故,推荐远涛的演讲,共勉。

【演讲】

大家好,借此机会,我想谈一谈传统文化。

可能这并不算是什么热点,但近年来,“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等正逐渐成为热议词汇。“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不仅是精神命脉,更是赖以生存的精神沃土。曾几何时,由于西方物质文明的侵入,中国人在残酷的暴力打击下如饥似渴地拥抱外来文明,却丢掉了传统,摒弃和遗忘了一些原本珍贵的精神文明,忘掉了根本。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也越发重视。

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担任《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评委的蒙曼教授当选为人大代表。蒙曼坦言自己最关注的还是文化建设与教育。她说:“今后的教育方针怎么定?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怎么定性?这些都是我关注的。”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树立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重点。

文化传承是大浪淘沙、百舸争流的过程,“在传承过程中,不仅要做好通识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础的信仰、审美、价值追求,纳入人生追求,以丰沛人们的情感水线。与此同时,不能片面的产业化,一味追求'文化+资本’,去追求盈利模式的复制,而是要让真正的'明白人’去带领着去探索和尝试。”蒙曼说。

在诗词大会后,曾掀起了一阵“传统文化热”,古诗词的背诵,国学班的兴起,甚至还引发了一些电视剧流行用古诗词做剧名的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捧。“文化传承”“文化复兴”诸如此类的字眼越发频繁地在大众传媒出现。然而,面对“传承”,这样一个空泛而庞大的话题,我们,又真正能做些什么呢?

且不论老生常谈的继承与创新,也不论连理科生都倒背如流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想谈的是,我的一些见解和感触,虽然浅薄,但我仍希望,能带来些许改变。

首先,我认为,“传承”一词是极为厚重的,与其说我们去“守护”去“传承”,不如更确切地说,我们深深地受益于优秀的中华文化。泱泱华夏,五千年日沉月浮国祚更迭,我们的祖先给每一个中国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先贤经典留下礼义道德,史册丹青留下民族气节,诗词歌赋留下审美追求,传统节日留下文化内涵与仪式感。正是有这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恩泽万世,才形成中华民族不可方物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厚度。而当我们以充分的敬意去对待、去学习传统文化时,就会发现它能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恩惠。即使我们回不到那些温文蕴藉的时代,无法面对面与所敬仰的古人樽酒论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跋涉过时光洪流,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结下隔世的缘分。而传统文化,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桥梁。我们能在其中领略到杰出的思想,能在其所营造的精神家园中告别灵魂的困乏,获得生命的支撑。

叶嘉莹女士“用整个生命去传承和传播她所热爱的古典诗词”,虽“一世多艰”仍“寸心如水”,因为诗中有一种“感发的生命”,不断滋长,生生不息,可以“使心灵不死”。因为热爱,因为敬意,她用一生的执著去做这件事,而与此同时,诗词的传承事业已成为她生命的支撑。因此,她的生命虽坎坷却坚韧,辛劳着,并幸福着。虽然经历了很多人生苦难,她却能够在困境中越发坚强。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倾注了生命之爱,通过那穿越生命的诗行赋予我们无尽的美的享受和生生不已的感动。

其实,当真正地感受到这些深厚的恩惠时,你会因为发自内心地感念它的馈赠,从而有一种使命感,自愿地去守护这一方净土,愿为文化的传承尽己所能,做一些回馈。我相信,即使在这个时代,也总有一批又一批的同道之人愿投身其中,但我更希望,在现在乃至将来,能有更多的人,源源不断地加入。

其次,传统文化所给予的不仅是丰富的精神世界,更有心灵的慰籍。它能够给我们营造一片精神沃土,那将是每一个中国人念兹在兹的“文化故乡”。董桥先生曾提到一个“文化乡愁”的概念他说:“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井注定是一口枯井。”“身在异乡,心在故国,芍药有情、荷花无恙的消息,总比寒江凄清、山骨俱冷的牵挂要可喜得多。”

且以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为例,它们承载的是国人的文化追寻和情感慰籍。传统节日不仅唤醒了乡愁,人们更通过传统年俗的仪式感,定格心中的美满和亘古不变的幸福团圆梦。游子望乡,望的既是实义上的家,又何尝不是精神上的故土呢?

随着物质丰富化、文化多样化,传统节日似乎也渐渐变了味道。我们离开自己的传统已经太久了。如今,又有多少人,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迷失了呢?所有迷失了、忘却了“文化乡愁”的人,他们没有根,没有故乡,无论身处何方,都是在流浪。

我所理解的“文化乡愁”,是心怀感念和温情,时刻守望着我们心心念念的故乡。因为有这样一种文化情结在心中,我们会在平素的生活中自觉地去热爱、去传承中华文化,它是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最后,我想以诗词大会选手陈更的一段话作结,陈更说:“我最怀念的,是幼时走过的村路,村路上蹒跚学步,村路上牙牙学语,在村路上奶奶教我锄禾日当午,在村路上我念起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问君何所之,问君何所之,每个人都只是在找何所之而已。诗可能并没有给我答案,但它让我在寻觅的路上走得更稳。诗的意义,甚至它对于我的意义,我自己也不全然了解。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它曾给我,并将永远给我平静与安宁,所以,读诗是一辈子的事。”

我想,这里的“诗”应该有更广泛的定义,不仅仅指诗词,更包含了经得起时岁淬炼,当得起醇厚清远的优秀中华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游子,堕入尘网,羁旅天涯,用一生在寻觅我们的“何所之”,优秀文化可以成为一路上灵魂的良伴,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如果能心有文化乡愁,怀着深深的感念和敬意,恪守风骨,秉持情怀,即使身为天涯羁旅客,心中也一定会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笃定和温情吧。

愿大家“莫失莫忘文化乡愁”,愿大家都能真正找到这一生的“何所之”。

   感谢您的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