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和饺子有关的一些事

 新用户0005wgft 2021-10-24

冬至莫忘吃饺子,每年快到冬至,大家就要提起饺子,吃,仿佛是中国人记住二十四个节气和传统佳节的最好方式。既然要吃饺子,大部分的家庭就会选择包饺子,自己包的饺子吃着放心,想吃什么馅料,自己就可以调配,冬至的前几天,几乎全家人都会集中在一起,包饺子可能是吃团年饭,全家聚在一起最全乎的集体活动了。

好几次,问小伙伴们,是否会包饺子,都摇摇头,可能现在的九零后大多都不会包饺子,因为现在的快节奏方式,让外卖基本上填满了年轻人的一日三餐,自己做饭的少之又少,更何况是需要动手做很多前期准备的一项饮食。

说起来,我家每年冬至或者过年前,包饺子的工程就非常浩大,这两年因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或者因为孩子都上了高中忙着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我们几个孩子很少会凑在一起去爸妈家里,前几天,老妈居然在微信群里发来文字信息,询问我们在做什么,然后告诉我们,她和老爸包了两天饺子,已经给每家包好分好,等着我们去拿饺子。

对于父母,是有一点愧疚,一方面,和他们不知道谈论些什么,除了关心他们询问最近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实在不想听他们说起谁家如何,谁家怎样的一些琐碎的话题,再加上爸妈的沟通方式基本上以相互斗嘴抬杠简单粗暴的形式,所以,从小在内心深处就比较排斥这样的生活方式,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慢慢理解,父母如此的相处是因为彼此之间对对方的一种内心深处的有不满但是又充满了对对方关心的矛盾柔和在一起,造成他们如此奇怪的沟通方式。其实,我虽然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是也不喜欢,人们描述人生时最爱讲到的是,父母老了,要多去理解和包容他们,道理谁都知道,真正去做时,就觉得会有想逃跑的感觉。而成年之后,尤其是工作之后,父母讲什么,子女就想逃跑,再加上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父母会有一种挫败感,没说什么,就跑了。我有时候会讨厌这样的自己,因为很希望能坐下来,陪着他们打牌,东家长李家短的聊,最后感叹岁月无常。但是,又很难做到,这就是我内心深处也常会有自己不孝顺的内疚感的原因。

今日冬至,又是老爸的生日,给老爸定了一个超级大的寿桃蛋糕,希望老爸能开心,这一辈子或者就是要开心。

其实,今天这篇文字,是想借着冬至,来表达记忆中一家人包饺子的有趣的事情,没想到会翻腾出来这么多感想,幸亏只是自己写了发出来,还有一些朋友看一看。

每次包饺子,我妈最辛苦,她会早早起来,准备所有的食材,这么多年来,她自成一体,创造了朱氏独家配方的水饺,就连在西安上大学寒假回来的发小吃了我妈的饺子,都恋恋不忘,而且还特别想要我妈给他配好一瓶辣子酱带在火车上吃。老妈每次包饺子,会准备好多面,而且,包饺子这个活,在我们家是非常特别的,比如,你觉得包完了,刚准备撑撑腰,休息了,我妈就又拿出一坨面来,等你包完了,她就又拿出来一坨。所以,每次包饺子,除了一家人在一起聊天,动手干活,就是最后累得喘气之余,在老妈不断地拿出一坨一坨面的惊奇中,和包完一坨面,继续猜测还有没有的打赌声中会笑岔气。

饺子也有做多了,总感觉冬天阳台上一扔就可以当天然冰箱用,随吃随取。但是前几天突然回暖,家里才买的100个牛肉饺子就亲亲密密地黏糊成一大坨了。以前傻乎乎的往锅里一煮,成了片儿汤,我不吃,孩子不吃,都嫌弃,张先生捞了几碗,实在吃不了就倒掉了。今天,聪明如我,就用了蒸锅,看着黏糊成坨坨的饺子,蒸熟之后,就想起了外国人成披萨,中国人吃馅饼的故事,想想,咱这就是把中国饭吃成外国餐呗,有啥的。

这不,饺子皮陪着饺子馅,盛一碗出来吃,味道还怪好。

早上,给丽芳说,这一年,笃定了一件事,就是塞翁失马,丽芳说,然后呢?然后,就是尽全力用心去把“坏事”变成好事。

昨天给小伙伴说,冬至了要吃饺子,小伙伴说,自从说了要吃饺子,家里就买了好多好多,天天吃。我说,这不一样,冬至必须吃,要不耳朵就冻掉了!

今天,罗嗦了半天,你吃饺子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