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宝宝免疫力,做好5件事,让宝宝远离疾病

 ldtsg1957 2021-10-24

新生儿出生后,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会逐渐增加血循环量,IgG的浓度会迅速下降。新生儿白细胞的生产及储备都比较少,当宝宝患有感染及疾病时,会增加白细胞的消耗量,从而降低吞噬功能和杀菌活性。所以,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减少宝宝生病的几率,是每个父母都关注的事情。新生儿的免疫情况和营养供给、喂养种类都有着紧密联系。

因此,父母可以根据这些来制定提升宝宝免疫力的方案。

1、合理营养供给

新生儿身体成长阶段,对营养有高要求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不能过量喂养,以免造成新生儿胃肠过重负担,适当掌握合理营养对增强体质和抵抗力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宝宝每天均衡营养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及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和抗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如果蛋白质缺乏就会造成免疫机能下降。维生素C能刺激身体制造干扰素,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可增加抗体,清除病毒和细菌,从而增强免疫力。其它如-胡萝卜素及营养素中的叶酸、维生素B12、烟碱酸、泛酸、铁、锌和酶等也都与免疫能力有关。

2、按时给宝宝接种疫苗

新生儿出生后虽然由母体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些抗体,但对于许多传染病仍是一个高度的易感者。预防接种是抵抗病菌的最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早期有效的预防接种来防止对新生儿危害最大的传染病的发生,如结核病、乙型肝炎等。新生儿时期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已经比较成熟,对结核杆菌已能产生相应的反应,因而目前在出生后即行卡介苗接种,能够对结核菌感染起到相应的免疫效果。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后已证实能得到很好的免疫应答效应,生后立即预防接种乙肝疫苗,以后1、6个月再接种2次,认为预防的效果是肯定的,可使新生儿受到保护。

3、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比代乳品含有更多的免疫活性物质,它可供给新生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铁、尤其是母乳中含有抗感染的抗体(免疫球蛋白)及抗感染的活性白细胞、双歧因子、溶菌酶等,它们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阻止有害菌的生长,可减少宝宝感染的机会。提前分娩的早产儿,由于从母体得到的抗体较少,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皮肤粘膜的防御功能差,极易受到致病因子的侵袭而患病,因此,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

4、给新生宝宝按摩

按摩是通过新生儿皮肤感官温和的刺激,引起全身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系统的一系列良性反应,可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增加小儿的食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体重的增长。按摩的同时还活动宝宝的全身肌肉,使身体发育得更健壮。另外,皮肤刺激对增强免疫功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有益于新生儿的体格与心智的健康发育。

5、保持良好生活环境

我们需要为宝宝提供清洁、干净的环境。但需要注意的是,干净并非是无菌的环境。过分干净的环境对宝宝的免疫力其实是一种干扰。消毒剂没必要在家庭中经常使用,因为环境中的正常菌群减少,人体免疫系统接受正常刺激的机会就会减少,这样就阻碍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容易造成过敏等免疫性疾病。

宝宝免疫功能不是越强越好,通常说的“好的免疫力”是指免疫功能正常。所以,不要轻易使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或营养品。千万不要认为宝宝经常感冒就是免疫功能低,轻微病菌的感染,是能够帮助宝宝完善免疫力,增强自身抵抗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