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常活动趣味性差异心理探究:稍有难度才有趣,有即刻奖惩才有趣

 王明鹏 2021-10-25

最近开始玩跳绳活动,对照之前练习过的跳跃减脂活动,不比不知道,比较才知道。那就是,比起仅仅是跳跃锻炼(前后左右旋转共5个动作),感觉跳绳更加有趣味,或许可以坚持更久些。

之前为了减脂,也过于自信所谓意志力,请教学习了一套跳跃减脂锻炼活动,但实践证明坚持没有太久,多种原因之下不了了之。直观说,原地跳跃锻炼过于单纯,没有难度,只能利用跳跃数量作为小目标坚持,也谈不上有什么趣味性。

而跳绳这个活动有趣味,除了每次跳跃数量作为小目标,还是由于每次跳绳带来直接的奖惩反馈,包括达到数量的心理奖励,以及踩绳失败的惩罚,无论奖惩由于是即使反馈,直接有回应,因此很有趣味。

这两种活动趣味性对比如此之大,根本就是两点:一是是否有奖惩(包括难度系数),二是奖惩是否即使反馈,这不难理解,毕竟人性是趋利避害的,而且最好直接给出答案。

这就是“达摩克里斯之剑”的力量,时刻处于威胁中,倒不如惩罚直接来到的好。有个笑话就是,某人相亲后,直接与对方说,“我认可你,你同意就结婚,不同意就离婚”。

稍微扩展到其他活动,似乎也是如此。

比如,自己坚持涂鸦千字文3年多,什么动力在支持呢?一方面的确需要一点意志力,也就是为了观察思考心理现象这个较长远目标,但另一个方面的即使反馈很重要,也就是有点难度系数,每天写完本身就是奖励,而后看看发出后的阅读、反馈、点击广告获益,这点反馈非常重要。

再看跑步这个活动,很多人坚持得很好,我也曾经坚持很久,在大学千亩绿地中跑了个春夏秋冬,当时就是为了完成每天一万步目标,以及意志力训练,后来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就在晚上出去跑一会,现在很久不跑了。这个跑步锻炼其实也比较枯燥,要有准备,要有大段时间,跑步出汗还很麻烦,即刻反馈奖励也没有,因此最好多人一起,或者如我曾经同步听录音课程,一心两用感觉很划算。

再看常见的游戏上瘾,沉迷其中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游戏给人带来直接的奖惩反馈,玩得好不好,直接给出反应,获得即时满足,让快乐随时得到。这比起读书学习,没有即时满足的反馈,好容易有了表现机会,结果不是正面奖励,而是学习不好被打击批评,考试不好自暴自弃,对比之下,学习太辛苦(没有即时满足感),游戏太快乐(即使反馈结果)。

可见,日常生活想要有趣,增加活动趣味性,就要考虑设置一定难度系数,要有直接奖惩,而且是即刻反馈,这其实就是心理学行为主义研究内容了,专业术语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应,包括强化与惩罚。

人就是这样,增加生活趣味性,就是既要仰望星空(有稍微难度系数,有较为长远目标指引),又要脚踏实地(用即刻反馈的奖惩,确立当下小目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