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起死亡,更怕癌痛!癌症患者该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减轻痛苦?

 成靖 2021-10-25

癌性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最常见,最痛苦而又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有调查显示,不少患者表示癌痛比死亡本身更令人畏惧。

因此,癌症晚期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改善并发症,缓解疼痛为主,而不是一味地为了治疗而治疗,保证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才是首要目标。

比起死亡,更怕癌痛!癌症患者该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减轻痛苦?

但如何才能有效控制癌痛,减轻痛苦呢?

三阶梯镇痛治疗 + 中药止痛,发挥1+1>2的效果!

一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为临床普遍使用的止痛治疗原则,经治疗后,不少患者的疼痛确实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仍然得不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比起死亡,更怕癌痛!癌症患者该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减轻痛苦?

2018年国际权威期刊《CA》就报道了一篇关于癌痛的临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癌症患者中,有64%的晚期或转移性癌症患者叙述疼痛,当前接受抗癌治疗的患者中,有59%自觉疼痛,即使目前严格遵照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使用镇痛药物,但仍有20%~30%的癌痛未得到控制。

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阿片类药物的长期使用,由于其药物副作用的存在,同时也会带来另一方面的痛苦,比如导致患者出现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身体不适。

比起死亡,更怕癌痛!癌症患者该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减轻痛苦?

因此,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凸显,中医药抗肿瘤治疗的效果得到证实,中西医结合,共同为患者生命负责,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我国卫健委近期发布的《关于印发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中也将突出中医药特色作为重点临床诊治方向。

比起死亡,更怕癌痛!癌症患者该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减轻痛苦?

事实上,中医古籍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癌痛病名记载,但对于疼痛的治疗,早有丰富的临床理论和经验积淀。

如“肝之积曰肥气。盖由郁怒伤肝……窘迫为痛,因而恶心呕吐……痛久则精神气血愈亏”的记载就类似于肝癌疼痛。《外科正宗》所载“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始生疼痛”的描述就和实体肿瘤的出现到进展变大相类似;并总结出了“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疼痛病因病机,在具体的治疗中,更细分为寒热虚实痛等。

比起死亡,更怕癌痛!癌症患者该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减轻痛苦?

乐启生中医团队的敖杰男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指出,癌性疼痛的发生与气机不畅有着密切的关系,全身气行不畅,血液、津液在脉络中的正常运行受阻,血行不利,血结为瘀,津液输布不畅,津凝成痰,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相继产生,痰瘀相互搏结于经络,经络不通;或血液、津液运行受阻,无法营养全身脏腑经络,最终导致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

因此,针对癌痛的治疗也需从其病因病机入手,不仅要祛邪抗癌,更要固本培元,全面改善患者体内的“环境”,恢复脏腑的功能。

比起死亡,更怕癌痛!癌症患者该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减轻痛苦?

敖教授也强调到,癌症疼痛不同于其他疼痛,其疼痛顽固持续时间长、程度剧烈,缠绵难愈,病机较为复杂,往往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多见,因而癌痛的患者不能单纯见痛治痛,比如胃癌痛患者既可见到如心下痞满、疼痛遇寒而发或加重、脉沉弦或弦紧等偏虚寒的症状,同时也可伴有如胃脘灼痛、口渴、口苦、反酸嘈杂、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黄腻、甚至烦躁、尿短赤等偏热的症状,究其原因,主要为寒邪内郁,阳气被遏,气机郁滞,清阳不能升发,寒湿郁遏而化热所致,治疗需遵从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治则。

比起死亡,更怕癌痛!癌症患者该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减轻痛苦?

病例分享

65岁肺癌Ⅲ期患者,经综合治疗后,肿瘤仍然进展,今年5月出现多发骨转移,癌症分期进展为Ⅳ期。患者感觉周身疼痛不适,时有汗出,食欲差,偶有恶心,睡眠欠佳,便秘,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90mg,口服,每12小时为1次以控制疼痛,但止痛效果仍然不理想,患者于是前来寻求中医的帮助。

6月2日初诊,拟肺癌止痛方,方用黄芪、茯神、延胡索、鳖甲、全蝎、蜈蚣等药,7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

二诊:服药后患者自述疼痛缓解,食欲增加,已无恶心等不适,仍睡眠欠佳,大便干结,嘱咐其硫酸吗啡缓释片由90mg减量为60mg,中药组方加酸枣仁,龙葵;共7剂。

三诊: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硫酸吗啡缓释片逐渐减量,改为服用泰勒宁,每8小时1片。饮食、大小便正常,睡眠良好。舌质红,苔薄白。更改首诊方,继续服用7剂。

再次复诊时,患者疼痛已不明显,嘱咐其泰勒宁减量服药,以中药治疗为主,定期复诊。

比起死亡,更怕癌痛!癌症患者该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减轻痛苦?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病,讲究“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癌痛的治疗,为了快速止痛,往往会施用虫类药,比如上述案例中的蜈蚣取其破血逐瘀、通经活络之功。但虫类药性味峻猛,且常用有毒性,可能伤及正气。因此,虫类药使用须中病即止,正如《本经》所讲:“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临床治疗,一定要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掌握剂量,适当配合扶正药物以缓其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