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那些二战细节老照片(30张)

 涧水常蓝屋 2021-10-25

图片

二战中的友谊

图片

1944年3月31日现代机械的缺乏没有阻碍中国修建现代化的机场的步伐。三十万的民工被征调来修建机场。十万台独轮手推车被用于运送修建机场的材料,连铺设跑道的石子也是由民工手工敲碎的。美国的工程师们和中国工程界的专家携手,负责指导机场修建工作。图中所示:现代机械和传统的人力形成了强烈对比,中国民工们就像火车头一样在支持着中华民族的解放之路——他们用尽全力地拉动巨大的石碾子来完成跑道的压平工作。

图片

在建的中国机场:民工正在拉动石碾子进行最后的铺平作业。

图片

战时中国为防止伪装物的掉落,中国步兵将伪装物缝在了自己衣服的网上,这样可以更好的遮挡身体。

图片

1944年6月4日中国军队训练中心的起床号,站在一座古墓上,一名中国号手吹响了起床号,唤醒在中国西南部陆军营训练的同志们。

图片

1944年7月15日,在列多公路某处的康复营地里,史迪威将军脱帽对着一群中国退伍军人讲话。战争遗留下的伤残军人先在此学习新的生存技能——铁匠、编织、木工等,然后离开军旅回到平民生活。这个营地现在由中美共同管理经营,大约有两百多名退伍士兵(全都有不同程度的伤残)。

图片

1945年4月20日美国飞行员获得中国空军胸章中国空军第五路司令官晏玉琮上校(音)将中国空军飞行员胸章别到来自纽约市的约翰·裴巴杰克上尉,以及加州的威廉姆·雷泰尔中尉胸前,两人分别是蒋介石委员长专机的正副驾驶员。这架名为“美龄”号的专机,由中国战区美军最高司令官、中国战区最高司令长官蒋介石的参谋长魏德迈中将作为礼物赠送给蒋公。中华民国总统亲自下令,授予这两名美国飞行员中国空军荣誉飞行员的称号。

图片

1944年2月1日,中国军队的士兵们被运往印度之前,在自己的土地上吃最后一顿饭。

图片

1944年9月12日中国军队,中国军队第14师42团里最年轻的士兵。他就是云南人上等兵李乐贝(音),年仅12岁,但是已经入伍一年。美军联络官声称李曾经站立起身连续向日军投掷了两整箱手榴弹,为自己创造了毙伤日军的纪录。此刻,他正向两名美军联络官聊他的汤姆逊式冲锋枪。

图片

亨利·王准士帮助调整霍华德·麦卡利斯特中尉的狙击手伪装网。王希望拥有一套这样的伪装在对日作战中使用。

图片

1945年3月5日缅甸八莫,中缅印战区综合报道记者埃德加·雷萨参谋军士和他的中国朋友在战壕里。

图片

1945年1月30日坠落在缅甸丛林的美军飞行员得救了,在缅甸中部的一个机场,中美官兵正在围观救援队从飞机残骸里解救飞行员和三名步兵乘客。这架美军的联络机在试图着陆时撞到了树枝上。机内的三名步兵是玛尔斯特遣队的成员,该特遣队是美国训练的一支步炮协同作战的部队,他们主要在缅甸中部与日军作战。

图片

1945年1月30日坠毁在缅甸中部的美军飞行员获救,士兵们齐心协力将一名驾驶联络飞机坠毁在树杈上的受伤飞行员安全救出。他的三名乘客是玛尔斯特遣队的负伤步兵,当时正由与日军作战的丛林战场转运后方。

图片

1945年3月8日缅甸陈(译者注:陈鸣人)上校、索尔登准将、孙(立人)将军、列维勒上校以及唐(译者注:唐守治)将军在视察腊戌的途中,研究一幅地图。

图片

1945年5月28日东部前线,左起:隶属于美军在华作战司令部的新泽西州的安东尼·皮亚扎茨基参谋军士、刘上尉、唐少校、第四战区司令部的林上校、总部军医官威斯康星州的本杰明·伯克上校在一起查看中国军队在东部前线缴获的日军武器。

1944年5月21-24日,在115团的急诊室。子弹穿透了这名伤员的背部,造成18处伤痕。他在伤口感染的24小时后到达急救中心。在20小时之内,担架兵将把他送到(缅甸)帕漂开(音译)。

图片

1945年2月18日重庆—贵阳公路临近贵阳一段,中国司机在修理公路间隙休息吃饭

图片

1944年5月12日,22师64团2营4连的中国卫兵正在警戒日军巡逻队。这里距遭受迫击炮袭击的前线约有300码。

图片

1944年5月1日,7营的105毫米口径榴弹炮在向日军阵地进行一轮炮击后产生后座反冲

图片

1943年10月29日美国轰炸机轰炸日本铁路运输线,位于缅甸纳巴的日本军事设施烟雾缭绕。它是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用来运送日本从缅甸大油田里开采的石油。那滚滚的浓烟意味着油罐车、铁轨以及商铺都被美军第10航空队的B-25中型轰炸机击中了。

图片

游击战争,这架驱逐机刚刚着陆,一群中国士兵就蜂拥而至,用大捆稻草将飞机掩盖伪装,使敌军袭击者无从发现。

图片

1944年11月23日,机枪架设在一个可以俯瞰河流的隐蔽位置,阻击试图渡河的敌军。

图片

1944年4月28日滇缅公路中国军队雷区,中国士兵把地雷埋放在位于滇缅公路的怒江前线。中国军队刚刚在这里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图片

1943年6月23日中国军队击退日军的进攻,炮弹在面前爆炸,中国步兵在怒江前线的战壕中抗击日军,其中几名士兵身披掩护。这场军事行动发生在云南战场上,中国军队在战斗中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图片

1943年6月22日中国军队冲向敌军,在一次阻击日军进攻的战斗中,中国士兵在掩护下向山上冲锋。战斗发生在靠近缅甸边境一侧的怒江沿岸。

图片

中国士兵蹲伏在曲折的战壕里,一枚炮弹在他们前方爆炸。这支军队曾在1943 年11 月参加阻击对云南南部进行大规模侵略的日军。

图片

前线的一座火车站内,一位中国士兵在战斗中利用铁路枕木做掩护。

图片

赴美受训归来的中国战斗机飞行员,拥有丰富对日作战经验的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在中国某处空军基地拍摄合影。他们在美国受训后返回国内,继续参加对抗侵略者的战斗。

图片

空中游击队,日军轰炸机对战场以外地区持续不断的轰炸和袭击,造成了巨大的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图片展现了中国王牌飞行员成功进行对抗袭击者的游击战,干扰并误导他们。中国飞行员出师大捷,踏出他的驱逐机。

图片

修建机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