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贞”的本义和读音来源

 木东青 2021-10-25

甲骨文”,是殷墟卜辞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字符之一,蕴含着华夏文明起源时期,古汉字如何起源以及最初谁在使用的秘密。

”就是殷商时代宫廷巫师的称号。其时,始终存在一个“贞人集团”,他们具有举足轻地位拥有左右朝廷的力量。

当然,贞人集团的首领就是商王,集占人卜人、贞人三种角色于一身事实是,商王亲自主持的占卜活动次数不会太多,通常情况下这是专职务人员”来完成

董作宾《甲骨学六十年》中,得出的贞人数是73名。其后陈梦家认定120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中统计出贞人142。尽管各家数字不同,但贞人在百人以上已成共识。

卜辞中贞人以一人出现固定格式某某卜某”。但有时几个贞人共见一版已发现五位贞人同版出现。

占卜时,卜人通常只负责灼龟,贞人负责视兆,解释含义和接受神谕,最后便是以商王名义发布诏令。因此贞人是占卜活动的中心人物。

贞人就是商王朝的核心成员,也是商文化向外传播的中坚力量如此重要的角色,当然不是普通人能出任的,据专家研究,当时的贞人大多拥有自己的领地,就是各自部族的世袭首领有自己的名号,如:宾、内、充、鼓、何、彭、寅、逆、犬、大永等它既是人名也是地名族名有些贞人曾担任商王之亚职,有的被封为侯伯,有的成为商王室的姻亲。

很自然地,贞人集团某个极盛时期他们会对商王权势构成威胁,导致与商王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商王力图驱逐和摆脱贞人集团控制的时候整个社会便会产生巨大的震荡此情此景,在古代西藏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唐代赞普就是为了压制苯教巫师的权力才引进佛教的,此后佛苯之间的争斗仍不断发生,非常激烈,甚至导致赞普被弑杀,情形极为类似。


殷墟卜辞左起:卜,,登三千旅万,羌,


这个甲骨残片里竟有五个“贞”字

那么,这个”作为商代高级巫师的称号,本义是什么呢?或者说,这个读音从何而来?在这个问题上,传统训诂早把它引向了一个让人难以自拔的泥潭地,走进了一个永远走不出来的死胡同里。

古代汉语字典》:以鼎借为贞,鼎兼表声,是会意兼形声字。”这在字形、读音两个方面都是错误的,是一个几近荒谬的说法。

因为“贞”与“鼎”的字形,不管是甲骨文还是金文,都完全不同,没有相似性。不管是声母,还是韵母,“zhen”与“ding”都八竿子打不着,如何可以用来“表声”?

但这就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训诂方式,必须从这个字形中找出这个读音的来源,否则你的训诂就不算完成!

说文解字》:贞,卜问也……从卜从贝同样是错误的,因为读音与“贝”无关。当然,出错也是可原谅,许慎等人没有见到过甲骨文,不知道最初的“贞”是怎么写的。

甲骨文的“贞”,一个地道的象形字,它象形的不是鼎,而是古代游牧民族用来捕捉猛兽的陷阱,以及布设在陷阱里的网兜状绳索。

在古代,野牦牛、大野猪之类猛兽,很难用弓箭射杀,它们的皮厚达二、三厘米,石镞、骨镞根本就射不进去,它们被激怒后的反扑则异常凶猛,猎人很难逃命,只有用陷阱和网兜捆住,才能猎杀。

“贞”的读音,它来自藏语的“捕捉”(འཛེན་ azhen),动词(时态:现在、未来)藏语读作“额贞”或“贞”,意为“捉拿、逮住”。

“捕捉”是一种动作,无法直接用形象来描述,否则那将是一幅复杂的连环画,为此古人才用当时人所皆知的捕兽工具来表达,这也是古汉字始终为“形象文字”“表意文字”的原因。

这个“贞”在藏语是口语用字。例如,苯教有鸟头神,名叫“度贞色雀”(དུས་འཛེནསེ་བྱ་ dus ndzen se qia),它们会成批、按时地飞出来,捕捉魔怪野鬼。以维持天地间秩序。

藏语“日蚀”读作“霓贞” ཉི་འཛེན་ ni ndzen ,字面含义是“太阳被捉去了”。有一种山神”藏语叫“垄贞”( རླུང་འཛིན་ lung ndzen),字面含义是“捉风者、持风者”。藏族普通牧民中,多有以“贞巴”为名的,意为“捕手

在古代社会,只有君王和君王任命的官员有特权捕捉捣乱者,这个“贞”很自然地就会成为君王和将军们的自称和名号:

《尚书·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贞。这个”就指贞人,“百度惟贞”就是时时出现以捕捉捣乱者。

《尚书·洛诰》: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这个二人共贞”就是“同为君主”

《老子》: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个为天下贞”就是“为天下之君长”。

所有这些“贞”都是尊称,本义都是“捕捉”。

也只有在藏文化中,以“贞”为号的现象是始终存在的。例如,吐蕃时代有著名大臣、名将,名班第定厄”(བན་དེ་ཏིང་ངེ་འཛིན་),原是娘氏大巫师,他就是立于拉萨的古碑《谐拉康碑》的主人公

西藏苯教大上师的封号中,多见“丹贞”或“贞眨”(བསྟན་འཛིན་གྲགས་པ།),这些“贞”的本义都是“捕捉”,意为他们有降魔消灾的法力。

对萨满巫师,满洲语最常用的称呼也是“额贞”,例如,满族神话中常见这样的描写:“只见额真师傅穿着青色的衣服,拖着红蓝两色的百褶裙,飘着十二条飘带,头戴神盔,手拿神鼓,腰挂哈准铜镜,甩着腰铃,挎着神刀,唱着神歌从天而降。许多动物见额真师傅来了,吓得胆战心惊,想逃但已跑不动,只好跪在地上求饶……”

“贞”的本义是“捕捉”,殷商始祖名“王亥”,他又名”,从秦始皇开始,帝王们都以“zhèn自称了,这些,其实都是同源字。

甲骨文“贞”的读音来源,再次告诉我们,造字方式(字形与读音本义的不一致,就是古汉字造字方式中最为基本的规律。古汉字是会意字,而不是所“形声字”。传统训诂硬是要从字形中找一个“声旁”来,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

如果我们继续用传统训诂方式来解读汉字,得出的结论将永远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古汉字根本就不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这也是传统训诂学已走到山穷水尽地步的原因。

附图:


美国人约瑟夫·洛克摄于1935年的照片施法仪式中的西藏大巫师,他右手持降神矛幢,左手持杀魔神弓,神情威严。在古代西藏,巫师就是神人之间的中介,因而享有崇高的地位。

我们可以从中想象殷墟卜辞中的“贞”,当时是何种模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