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业设计的质量与引起的兴趣

 渐新堂 2021-10-26

作业设计的质量与引起的兴趣

渐新堂

      最近,一朋友说道,双减之后孩子的学习没有大的变化,只是书写的量有所减少。

      在内陆,也听一小学一年级的家长讲,没有了写的家庭作业,但是,要求阅读复述以及背诵的作业很多,六岁的小孩九点半十点才能够得到休息。

     看来要适应双减,还得有一个过程,教师的作业设计质量的提升,学生作业悟后的收益,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朋友说道,他的朋友将小孩从蛇口国际学校带到英国读私校,孩子很有成就感,小学四年级程度,写作业常常三四百四五百单词量,也不感到累。我说,另一朋友作为访问学者带小孩到伦敦读公立学校程度相当于小学五年级,则大呼不应该再带小孩去发达国家读小学,教学质量很差,几乎无人管控。几百年的社会保障,使得学生不再吃苦发奋学习,且大多数即使进了校门,也不愿意进教室学习,导致国家依据进学校大门的摄像头和再进入教室的学生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导致十多年前开始请上海每年派出40名教师去英国指导数学教学,并购买上海小学初中数学教材教辅的版权,来大量使用。

      这似乎说明,英国(含欧美)不是铁板一块,差异也是很大的。新近到英国读书,进入的是私校,其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大不一样。与公立学校相比,学习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做作业自然不感到烦心劳累。

      朋友自己的小孩也有一件事情引起注意,在学习一篇课文后,要求尽其所能写出歌颂英雄的成语2—3个,结果,六年级的孩子一口气写了50多个,还增添了即时贴两张才写下。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从小受到的呵护无微不至,要去做吃苦的事情,门都没有,不做就是不做,谁都没有办法。但是,一旦是自己喜欢的,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实力的,则非常愿意投入,也就一点苦的样子都不存在了。

     教育教学部门的规定,作业分为基础类、拓展类、选择类等等,在实践中又常常变味,教师要求家长尽量督促孩子不要只限于基础类,对其他的作业也要鼓励去完成。

      这就为难了家长,学生是知道的作业分类的要求的,不做就是不做,家长很难说服孩子。

      要做到有针对性的分类要求,教师脑力劳动的强度,时间精力的负担,常常是超越日常常规的。当然,也要求我们的管理机构要给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足够时间,不要将很多社会上的工作硬塞给学校,让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去琢磨教学研究作业的设计。

      当然,迈不出这一步,双减就只有走回头路了,因为布置作业一刀切被实践多年所证明,是难以持续的。

      如果作业能够激发出孩子的兴趣呢,则会是另一番景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