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的帽儿胡同西口原貌——忆事拾零(一)

 鼓楼静语 2021-10-26




每当走到帽儿胡同西口,就会不无遗憾地摇摇头,当年的运动场,同学家的小阁楼,都不复存在了,为什么不能修旧如旧,保存下胡同的原貌?来,让我们在记忆里走一趟,让记忆恢复他的原貌。

照片来自网络

帽儿胡同西口的运动场
作者:张瑛

那是文革前我上小学的时候,大概也就八、九岁吧。记得“运动场”白底红字三个字用三角形牌高高的悬挂在西边的栅栏门上。记得每天早起有个开门的老爷爷提着门打开,把栅栏门拴在侧面的栅栏上......等在门口来玩儿的孩子一拥而进......各自寻找自己爱玩儿的项目。

在这里我出过两次意外,一次在站在船头开启摇船,用力过猛从高高荡起的船头上滑落下来,只记得船低眼前晃悠,而我渐渐地失去了知觉……醒来躺在自己堂屋的后炕上。(是小朋友给我扶到家里)还有一次玩滑梯,“天汇大院”几个孩子把沙子洒在滑梯上,滑下来冲力很大,冲出几米远还能牢牢站住!我也学他们,半截就失控了,连翻带滚的下来……摔得鼻青眼肿,口鼻出血!也是小朋友扶我回家.....额头的大包跟鸡蛋一样大,奶奶给我摸“梳头油”,妈妈在一边说:“以后遇到什么事儿先护住脸,破相了可麻烦了,大了找不到你喜欢的对象了!”

最爱玩儿的还是单杠!那里的单杠分低、中、高三级。我顺着单杠的木架爬上去也要玩儿最高的(成人),最高的才能展示才艺!我和西口的于俊权(已故)是最好的搭档,她勾着我、我别着她在单杠上像火轮一样的飞转....那时候就是没有摄像机,没能记录下我们那个时候的辉煌!我们在学校也飞转,在北海公园里也飞转....经常引来路人的“嘘嘘”声和围观......。

“天汇大院”的孩子们离着运动场近,他们经常欺负胡同里的孩子,“黄毛丫头”和“金兰”就是天汇大院的孩子王,我们都怕她们。知道我们喜欢单杠,她们就在上面坐着,也不玩儿。俗称“霸杠”!久了,我就去找看门的老爷爷,她们一看见老爷爷过来就跑了.....!有时候她们看见我们来了,往单杠上抹上“臭油漆”还吐吐沫!帽儿胡同西口公厕旁的沙土堆和臭油漆都是现成的,随便拿也没人管。看门的老爷爷闲我们老告状,也是管不了她们,最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我们实在怕她们,也不想和她们生气就不在那里玩了。去北海公园玩儿,那里儿童也是免费进门的!“运动场”真是我们的乐园,有烦恼有快乐,快乐站百分之九十,那百分之十就是“黄毛丫头”“金兰”老欺负我们了……


照片来自网络

帽儿胡同西口的私人小诊所
作者:张瑛

帽儿胡同西口的私人诊所,那也是帽儿胡同的一景儿。更是家喻户晓的!记得大夫是姑嫂两人,陈大夫六十岁左右,(我估摸)小个子南方人,圆圆的白脸庞带着金丝眼镜,头发漆黑,是主治医生。孙大夫五十多岁,脸色潮红,黄头发,也带着金丝眼镜,是陈大夫的副手。

听大人们说陈大夫是老姑娘,(只是道听途说而已)说是给专科儿童看病的,我也见过白布帘儿后面爬着大人在里面打针。那时候谁家孩子病了,背着抱着的就去西口找陈大夫。陈大夫说话柔声细语可和气了,进门儿有一种亲切感,她打针一点儿也不痛!有的孩子怕打针,哭闹就是不打!陈大夫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纸盒(注射剂的空盒)、小空瓶做为奖励!记得有次犯脾气,就是不去看病,陈大夫在空暇之间就背着小药箱来家里看病。去陈大夫那里看病几乎一次就好,(也搭上自己没大病)没记得反复去几次过。不像现在的孩子,什么各大儿童医院、儿研所吧等等.....还经常往返多次。

陈大夫和孙大夫每天中午都去“合意斋”吃小炒儿,好像在那里包午饭。饭后每人吃一个黄色的西红柿。(那个时候的小资生活)我同学于俊全和她们一墙而隔(竹苇子墙)。太熟悉了!

文革刚刚开始,就听说陈大夫和孙大夫给哄回老家去了……至今一直查无音信……她们要活着也得一百多岁了!忘不了打针时、碘伏消毒时,我猛一回头,她那张白白的、微笑着的脸......。



帽儿胡同西口刘素云家的筒子房
作者:王静

上中学的时候,我经常和几个同学放学后长在一个叫刘素云的家里。刘素云头发有点曲卷个子不高,为人随和,她家有兄弟姐妹五人,她最小。只记得她的父亲个子也不高,有点谢顶,爱好体育运动,非常随便的一个人。

她家里的书、棋、羽毛球随便看随便玩。她们家住着三、四间应该是过去的筒子店铺房吧,门口看上去只是一间房子而后面的内容很多,一间房后面串着两间隔开的房,出了后门还有一个二、三米宽的小天井,然后是一个上下各一间的小阁楼,这种怪异的房间布局给我印象深刻,以致我成年后还时不时地梦到到她家去玩,而且蹬上了那间小阁楼。

她家在帽儿胡同西口,房子又多,地方又大,这里简直成了我们经常光顾的少年宫啦,来到她家的同学随意玩耍,有的摆开棋阵,有的到书架上乱翻书看,还有的在她家方桌上赶写作业,有时我们还拿着她家的羽毛球拍儿到对面的儿童运动场去打球。

那地界儿,在早是个类似于现在的儿童乐园的地方,小时候在那儿玩转椅,有小孩儿在下面转的飞快,自己被转晕从转椅上摔下来了,至今记忆犹新。运动场、煤厂边上、裁缝铺边上,都有我的同学居住。在那边住过的老人儿大家一起回忆吧…………



附录:
80年代的鼓楼地安门大街店铺
(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北起鼓楼西大街,南起地安门西大街。门牌1号至159号,2号至186号。路西依次有:9号京州扒鸡店。11号鼓楼前服装加工部。13号鼓楼前菜蔬自选商场。19号宏大文化用品商店。21号清真食品店。27号中国工商银行北京西城区办事处地外大街储蓄所。29号(旁门)劳保用品门市部。29号西城鼓楼电气公司。29号(旁门)地安门化工油漆染料商店。*地安门百货商场。41号地安门邮电局。61号地安门五金商店。69号清真副食牛羊肉店。73号国营成品收购部。*地安门五金交电化工商店。79号合义斋。81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图书服务部。83号宝聚斋(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购部)。111号地安门理发店。113号虹光服装店。115号地安门洗染店。117号北京市塑料六厂联营门市部。119号地外自行车修理部。121号争辉百货商店。123号北京友谊实业公司。127号地外大街粮店。129号西城制冷设备服务部。133号西城区厂桥医院地安门门诊部。133号(旁门)地安门金属加工门市部。135号长青毛织服务部。139号光明药店、旅游药品服务部。151号厂桥医院地安门门诊部放射科。155号狗不理包子铺。

路东依次有:12号和成楼肉食店。*富丽艺术宫。14号永兴体育用品修理部。34号鼓楼钟表服务部。52号北京市鼓楼食品机械公司,北京市炊事机械民用电器营业部。54号地安门修鞋门市部。56号艺影照相馆。*桂香村第三门市部。68号京华医药商店。74号理发店。76号北京录音机修理部。78号鼓楼洗染店。82北京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门市部。86号塑料薄膜加工部*侨苑商店。96北京市药材公司地安门药店。104号春茗茶庄。108号大华玻璃商店。大华有机玻璃商店。110号冷饮食品店。114号燕京书店。116号清真饭馆。124号北京人民食品厂批发店。128号益民信托商店,北京市华侨进口物资收购站西城分站。134号汽车靠垫厂。136号信远电器贸易公司。138号欣欣时装厂供销科。156号新华书店,北京新华书店西城区批发门市部。158号北京友谊时装厂。168号地安门副食商场日用杂品部。170号海鸥冲晒部。174号首都刻字厂雅文印章艺术商店。176号地安门家具店。178号地安门副食商场。180号地安门清真小吃店。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