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与火之歌

 抽板烟的鱼 2021-10-26

冰与火之歌

舒 桐

笑寒妹妹:

    恭喜你,在普天同庆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里,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岁生日。那响彻整个北京城的国歌,不仅震撼了全世界,更拉开了你崭新生活的帘幕,奏响了关于青春的,冰与火之歌!

    是的,你飞扬的青春是一首冰与火之歌!

    冰,冰的刻骨!你我都记得大哥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粘满了血与汗,沉甸甸的。那是一个青年对祖国的爱啊!而他的一腔热血,却从日军子弹打出的窟窿里喷涌而出,在暗夜里凝结成了冰!

    火,火的铭心!就像五四运动那天挂在头上的骄阳!父亲脸颊上的汗珠滴落下来,落在写给母亲的信的纸上,字里行间充凝的热烈与愤慨,即使过了数年,仍烧灼着我俩的心,让我们从小便铭记,祖国的未来,一定肩负在青年人的身上!


    幸运的是,父辈与兄长付出的热血终于在今朝回报!在天安门下,我凝视着满城飘舞的五星红旗,它在这个黑白当道,鲜少明艳的时代里,是那么的耀眼夺目,是我们青年冰火交融的青春见证,是黎明曙光刺破暗夜迸发的火光。

    你与我的青春就该是这样,锋利似冰的棱角,斩断三千荆棘,热烈如扑火的飞蛾,那怕是化作一撮灰,也要为一瞬时的光与热!

    我们应当记得,幼时以身作则的父亲,被押向刑场时慎重的嘱咐:家祭无忘告乃翁!正是青春飞扬的年纪,却被敌人的铁手钳住喉咙,捂死在腥风血雨的年代。而我们,承着这份期望,更应在往后和平的岁月里,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这是祖祖辈辈寄托的希望——青年是暗夜里飞来的一颗星,打破黑暗,带来光明。

    我们也应该行动像拿起武器和敌人战斗的哥哥一样,奋不顾身,无论是在哪个领域,都要拼尽全力。民族危亡时青年救国,外敌入侵时青年卫国,如今,正值国家发展之际,由你我建设!

    笑寒,你可知你名字的由来?你生在十月,北京已早早入冬,天气渐寒。父亲希望你不畏寒冬,抗过凛冬的阴冷,迎接你的,会是明媚阳春!

    你应该是笑着的,因为有前仆后继的人保护着你的成长;你应该是笑着的,因为长路漫漫,却始终充满希望;你应该是笑着的,只因你看到了崭新的中国,看到了浴火重生后的人民,经历过磨难,却依然朝气蓬勃!

    现在,你应该笑着,幸福的,勇敢的,坚强的,朝着先辈指引的前进方向,去谱写属于自己的冰与火之歌!

    共勉。祝十八岁生日快乐!

                                                        二哥

                                                 1949年10月1日

回望这几年的高考,从空泛议论,到结合情境进行分析,再到创设情境表达观点和感情,高考作文的进化历程一次次把语文教学中被忽视的东西鲜明地摆在了考生和老师的面前。

这篇文章的出现,让我对“智能”的认识又一次深化:抽象思维的能力固然对于高中生很重要,但形象思维的培养也本就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讲,日常写作都是情境化写作。在写作中构造情境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这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相交织、逻辑和想象兼有、观点和感情融合的复杂能力。

这篇短文有远超乎字面的复杂结构:在书信之外,是一个家庭中两代人的血脉和信仰传承的故事——没有这个故事的框架,这篇文章中的人物关系,思路理念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而文章却不以故事为主要内容,这又一次考验了剪裁能力。因为宏大的情境背景,所以“冰与火”的鲜明对比并不是苍白软弱的,再加上身份融入而产生的浓郁感情,自然让人为之动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