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0位“双一流”校长揭秘!最小37岁上任,院士占4成

 skysun000001 2021-10-26

作为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现代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基本职能。而作为“掌舵者”,大学校长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以国内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00年以来的160位校长数据为主要样本,统计大学校长的学科背景、出身籍贯、就任年龄与时长等信息,以管窥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

从统计结果来看,160位校长中有近68%的人是在50~59岁时出任校长,而其中最年轻的一位是2000年7月至2008年11月担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展涛,就任校长时年仅37岁。

工学、理学背景较多

如图1所示,统计这160位校长的学科背景可以发现,具有工学背景的校长最多,多达84位,超半数;其次是理学背景的校长,共48位。

图片

图1.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学科背景

而文学、心理学、法学等其他学科背景的校长人数较少,只有一两位。工学、理学背景校长人数较多,这与我国理工科院校占比较大的现状呈正相关。

同时,考察学校与校长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学校特色与该校选择的校长的学科背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比如,中国农业大学近20年的4任校长中有3任都出身农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近20年的4任校长则均为工学背景。这也体现了各位校长从“各展所长”到“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妙用。

如图2所示,统计这160位校长(剔除16位重复校长、4位未知籍贯的校长,共计140份有效数据)的籍贯信息可以发现,籍贯为华东地区的校长数量最多,有64位;其次是华中地区,有31位;最少的则集中在华南与西北地区,分别有4位和5位校长。

图片

图2.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籍贯分布

由此可见,华东、华中地区为我国一流高校产出了不少优秀人才。一方面,这两个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较高,能够将当地人才大量输送至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两地的高水平大学数量较多,能够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水平人才提供较多任职机会。

在任时长3~5年校长最多

从换届情况来看(详见图3),大部分高校换届次数集中在2~3次,换届3次的有17所高校,换届2次的有15所高校。

图片

图3.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换届情况

而换届5次和1次的分别只有1所高校,两者也代表了换届频率高低的极端情况:前者是吉林大学,2000年至今共有6位校长;后者是新疆大学,2000年以来仅有两位校长。

大学校长在高校建设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频繁的校长更迭容易引起学校学科建设、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波动,但换届频率过低,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活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多数学校集中2~3次的校长换届次数,这样既能够使高校保持平稳的运行,又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新鲜的活力。

以位于北京市的高校为例(详见图4),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换届频率低,仅2次;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校长换届频率则较高,为4次。

图片

图4.北京市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换届次数

校长的换届频率与在任时长存在必然联系。如图5所示,就一所高校而言,在任时长为3~5年的校长最多,有40位;其次是6~8年,有30位;再次是9~10年,有22位;任期超过10年的校长也不在少数,有15位;在任不足3年的最少,只有11位。

在任时间较长的校长一方面更了解学校建设,能够保证学校发展策略的持续推进;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融入学校、投入感情。

图5显示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在任时长(注:目前在任的42位校长未统计在内)。

图片

图5.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在任时长

50岁以上的校长更常见

从就任年龄来看(详见图6),在157位校长(3位校长数据未知,共计157份有效数据)中,在50~59岁时成为这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某一高校校长的人数最多,有108人,占比68.79%;其次是40~49岁,有37人,占比23.57%;然后是60~69岁,有11人,占比7%;最少的则是30~39岁,仅有1人,占比0.64%,他就是2000年7月至2008年11月担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展涛,就任校长时年仅37岁。

图片

图6.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就任年龄占比

可见,担任大学校长,除了渊博的学识外,也需要较多的阅历与见识,50岁以上的校长更为常见。

院士校长占4成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在我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那么,这160位校长中,有多少是院士?除去16位重复校长,共得到144份有效数据(详见图7)。其中,院士58人,占比40.28%;非院士86人,占比59.72%。

而且,相较于文史类院校,理工科院校中院士更易成为校长。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近20年的校长均为非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近20年的校长均为院士。

如图7所示,在58位院士校长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30人,占比51.72%;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24人,占比41.38%;其余4人则身具其他国家的院士称号。

图片

图7.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院士占比(左)与院士类别分布(右)

仅4名女校长

160任校长中,有16人在不同时间担任不同高校校长,因此校长实际上共144人。

这当中,有140位男性校长,仅有4位女性校长分别是吴启迪(于1995.2~2003.7担任同济大学校长)、樊丽明(2017.7至今担任山东大学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田红旗(2017.5至今担任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于2011.12~2018.10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本期内容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小强传播团队提供。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各高校官网)

编辑 | 宗华

排版 | 华园

图片

图片

科学网
科学网
圈内大事,行业洞察,偶尔八卦……来自全球最大的华人科学社区,中国科学报社出品。联系我们: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76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合作事宜:hezuo@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图片

喜欢本文?点赞 在看 支持一下!图片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