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没有卫生巾,女子每个月生理期来时,是如何做到防侧漏的?

 文史趣味谈 2021-10-26

有关女子生理期,搁在现代,也是女性之间十分私密的话题。

更别说封建礼法森严,对女性种种约束的古代男权社会了,因而留下的史料记载并不太多,大部分都只限于女人间聚会时,口耳间代代相传的悄悄话。

从这个角度看,穿越剧《太子妃升职记》里王妃与府内小妾们凑在一块,关起门来交流“大姨妈”的剧情细节,倒也真是符合古代的环境背景。

古代卫生巾是什么样子、如何演变的呢?

好奇吧!

咱们来扒一扒。

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条件那可是相当的简陋,棉麻、餐巾纸之类的生产技术一概没有,可想而知对来大姨妈这种事,是没有妥帖的处理方法的。

想象一下,当时一个人浑身上下,只有树皮兽皮缝制的御寒衣服,顶多手上拄着根头顶绑着块尖石头,拿来打猎用的“长矛”,天天打猎、摘野果、挖草根,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无暇做其它考虑。

估计那时候处理大姨妈的景象,咱们直接可以参考大猩猩、狒狒之类,同为灵长类的动物了。

就算人类会摆弄工具,身处那个物资匮乏的远古时代,女性也只能拿干草烧柴剩下的灰烬,来吸附擦拭一下,再往河里、池子中冲冲洗洗,也就完事了。

等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这时候五花八门的月经处理手段,就开始出现了。

古埃及的女性,会拿莎草压制成的粗糙“纸”,反复用水浸软晾干,直到莎草纸变得柔软顺滑,再拿来充当吸水的卫生巾。

那过程,大家可以随便扯一张报纸,放手上团几团,揉啊揉,搓啊搓,再摊开来,倒点矿泉水上去,看看!是不是更能吸水了?

咱们晓得报纸不干净,有油墨、有重金属,爱干净的人摸完还要洗洗手。

莎草纸也是如此,不过以古代的卫生条件来看,古埃及的女性也就顾不得啥细菌感染了。

相比于古埃及的外用垫法,古希腊的女人们对付大姨妈,手法可就简单粗暴得多了。

她们会拿一段尺寸合适的小树枝,在上面缠上布条,像塞子一样直接堵住经血流出的通道。

希腊的女人,可真够强悍的!

对比来看,古罗马贵妇就比较讲究,她们是用柔软的羊毛来充当卫生巾,舒适度提高了很多。

而在中国的周、秦、汉等时代,民间已经普遍掌握了养蚕织布、采麻抽纤维的技术.

所以女性在面对月经问题时,有钱的官宦、地主、商人家庭,可以使用柔软丝滑的丝绸,条件不宽裕的平民百姓人家,也能够将就着用上麻布。

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也第一次出现了“月事布”这样的名词。

光丝、麻材料,吸水性有限,为了制成能吸收一定量经血的“月事布”,古代的女人们通常会在丝、麻中,包裹垫入一些吸水性较强的草木灰。

早些年在农村,哪家小孩子磕着碰着流血了,还能看到爷爷奶奶老一辈人,到正堂香案上抓把香灰,敷在伤口上止血的土办法。用的,正是草木灰的吸水性。

同时,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含有碳酸钾这种化学成分,可以达到去污的效果。

这样的特性,使得古代的人们将草木灰当成了一款经济实惠、容易获得,又效果明显的“清洁剂”。

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四书五经”之一的《礼记·内则》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说明封建时代人们通常都是将草木灰当“洗衣粉”用。

此外,草木灰也有杀菌消毒的功能,在《本草经注》和《新修本草》这两本古代医学著作中,都有相关记载。

所以“月事布”中加入草木灰,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方便卫生

宋元时期,棉花开始传入中国。到了明朝初年,棉花种植更是被明廷大面积推广了起来,棉织品越来越常见地出现在明朝人的日常生活中。

这时候,女性就开始用棉花,代替草木灰来缝制“月事布”

当时,纸张的技术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能够造出柔滑、吸附性强的“软纸”,于是在棉花之外,又出现了一款将纸张填入的“月事布”。

与此同时,“月事布”在外形款式上,也在由起初的实用性,向观赏性方向靠拢。

原本,女性使用的“月事布”都是需要自己亲手缝制的,由年长的女性将这门手艺传给下一代女性。有一些手巧的女性,逐渐会在“月事布”上缝上一些花纹,来达到装饰的效果。

话说回来,古代毕竟医疗知识有限,不管埃及、希腊、罗马,还是中国,女性在经期卫生杀菌上面,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缺陷。

时间转到19世纪末,欧洲有医生逐渐意识到,不注意经期卫生会引发感染风险,于是呼吁社会开始重视卫生巾的使用。

当时欧洲女性的卫生巾,一般都是用布缝制,又厚又不透气,还需要用别针在腰上固定,十分不方便。

要想解决这个困扰女性的问题,必须得有一种新材料的出现。

1914年,美国一家造纸公司研发出了一种吸水性比棉花还强的新型纸,命名为“纤维棉”。

紧接着,一战爆发,大量棉花被运往前线做止血用具,渐渐供不应求。为了解决棉花短缺的困境,这家造纸公司立即以“纤维棉”为原料,生产出大量绷带和创可贴,用于战事军资。

然而,1918年一战结束后,“纤维棉”的销量一落千丈,这家公司面临倒闭的风险。

这时,一位法国客户提供了一个想法,解决了燃眉之急。

法国客户说,在一战的战场上,有一群护士用“纤维棉”制作成了一次性卫生巾,这种卫生巾吸水性好,方便丢弃,很受欢迎。

于是,这家公司在1920年,推出了世界第一次商业化生产的一次性卫生巾,当时被叫做“纤维巾”,并公开在美国药店出售。

这家公司也注意到当时的女性比较害羞,不肯去买卫生巾,于是将卫生巾的包装改得更严实,还投入了大量宣传费用,通过广告、文章等方式,鼓励她们使用卫生巾。

期间,为大范围推广女性使用卫生巾,迪士尼公司还制作了一部动画短片,叫作“月经的故事”。

到了二战时期,劳动力短缺,大量女性开始进入工厂工作,一次性卫生巾的销量迅速增加,让当时的两家卫生巾品牌公司:靠得住(Kotex)摩黛丝(Modess)赚了个盆满钵满。

上世纪70与80年代卫生巾技术有了更突破自黏式背胶开始进入市场,也就是如今咱们见到的“大邦迪”。

发明“大邦迪”的,是一个对妻子十分关爱的美国男士。据说他目睹妻子受到经期的痛苦而且当时需要用上别针或带子的卫生巾也很不方便,于是做了极大的改良,将洁净的棉纤维和吸收性强的纸浆包裹起来,做成长条状棉垫

从此往后,卫生巾渐渐发展成了如今的模样,材料用得更好更卫生、更能方便使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