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有一条哈德良长城,它和华夏长城相比,有三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历史解密坊 2021-10-27

在英国的不列颠岛上,坐落着一座著名的哈德良长城,它是英国国内最著名的长城,但它与秦长城相比,却有三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中国万里长城是华夏文明的骄傲,作为秦朝留下的重要物质遗产,如今的长城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功用,变成了国内重要的旅游景点。万里长城是古代最重要的防御设施之一,它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专门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是保护北方边界的重要屏障。不过您可别认为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专利,其实在国外,也有不少类似于长城一样的防御设施体系,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就是其中之一。


英国的哈德良长城,英语叫作Hadrian's Wall,是一条由石头和泥土构成防御工事,它横断于大不列颠岛,是由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所兴建。在公元122年时,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与北部皮克特人发生矛盾,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边境,于是他便倾全国之力在国内修建了一座长城,用以保卫英格兰全境,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已控制的英格兰经济。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界,也是当时巨大工程的典型案例。

哈德良长城全长约120公里,朝向几乎是向正西方,自泰恩河畔沃尔森德一直到索尔威湾,都是其防御范围。哈德良长城包括城墙、瞭望塔、里堡和城堡等,完整地代表了罗马帝国时代的戍边系统。目前,哈德良长城在德国与英国境内都有大部分保存,且保存得十分完好,展现了当地人对于文化古迹的尊重。

谈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感到好奇,同是东西方文明的结晶,中国万里长城与英国哈德良长城究竟存在哪些区别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


第一点区别在于二者之间的功能和用途不同。众所周知,秦朝的长城是秦始皇的发明,当时秦国已经统一六国,但最大的危险却仍未被消灭,即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匈奴经常派骑兵袭扰内陆,掳掠大量的财物和人口,因此,为了抵御匈奴骑兵的突击,秦国才会不遗余力的建造万里长城,以此来阻击敌人,保障边境的安宁。可哈德良长城却不同,据史书记载称,哈德良长城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关隘,南北虽然被长城阻隔,却可以来往自由,商人、学者等在此川流不息,唯独士兵大部队不可以经过,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城内的安全。相较之下,哈德良长城似乎更加人性化,其作用并不是一刀切的将所有人拒之门外,而是在保障和平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容纳他人进出。


第二点区别在于城墙的样式不同。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长城全长117.48公里,高约4.6米、底宽3米、顶宽约2.1米,其上方筑有堡垒、瞭望塔等,总工程耗时6年以上。在城墙之外还有一条深沟,是用墙和沟组成组合的防御系统,目的就是为了掩护城墙。城墙北边壕沟离城墙较近,深约3米,上部宽约10米,纵深呈标准的V字型,下方还有专用的排水道。南边壕沟则呈倒的等腰梯形,上部宽9米、深约2米,它们是城内守军的第二道防线。万里长城却不同,其总长超过2.1万千米,目前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长城内外还有烽火台用以沟通,防御设施体系相对更加完善。

第三是防御属性不同。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内外,各自布置了整整17个可容纳500-1000人的大型要塞,80个可容纳50-100人的小型城堡,以及158座塔楼和无数条军用通道。所有的设施较为平均地分布在整个防线上,分别以以3.2-12.8公里及1.6公里的距离,安置大小要塞,每座里堡大概能容纳60人。与此同时,每个要塞当中还要建设2座塔楼,以此充当哨所,防御来犯之敌。中国的万里长城却不同,万里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一旦敌人入侵,城内士兵便能点起烽火狼烟,通知大部队前来增援。由此我们也能看出,我国国内的长城,更像是预警系统,主要是为了防范敌人来袭,而哈德良长城更注重驻守重兵,在敌人入侵时给予沉痛打击。

中国万里长城与哈德良长城究竟孰优孰劣?我们无法得出结论,因为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评头论足,而是用心的去保护和传承。


参考资料:《万里长城》 张全虎著 陕西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