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睿哲之君,必致清明之臣,昏乱之朝,多有贪残之吏。 【解析】《尚书》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人则惠。”也就是说了解别人就明智,能管理别人、安抚别人就聪慧。《北齐书》著者从中受到启发,指出睿智明哲的君主,一定任用清明的大臣,昏乱的朝代,多有贪贱的官吏。这句话总结历史兴亡的教训,启示后代君主任用大臣要谨慎从事。 【2、】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注释】《南齐书·文学》。 【解析】这是说南朝齐初丘巨源不愿为武昌太守的事情。丘巨源,兰陵人。 齐建元元年为尚书主客郎、领军司马、越骑校尉。后被任为武昌太守,接旨后却不愿外行,武帝问他原因时他以此句作答。 【3、】 性命自有常分,岂可逃而免乎。 【注释】《南史·列传第八》。 【解析】萧允生活的时代贼寇横行,百姓惊惧逃奔,而他独不逃。萧允认为人的性命有定数,逃跑并不能够幸免。他闭门静处,最终竟避免祸患。这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南朝时代,人们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动荡不安的生活,让他们没有归依感,于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寻求解脱。 【4、】 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注释】《隋书·列传第三十五》。 【解析】杨玄感乃杨素之子,善骑射,以军功位至柱国。时帝好征伐,玄感请求率军应战。文帝嘉之,谓群臣日:将门有将,相门有相。除了一定的遗传因素外,家庭环境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使虎父无犬子,曹操之子曹丕就是一例,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刘备之子刘禅就是无能鼠辈,完全不具备刘备的雄才大略和王者风范。 【5、】 乐有器有文,有情有官。钟鼓干戚,乐之器也;屈伸舒疾,乐之文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 【注释】《宋书·律历上》。 【解析】音乐既有器具也有文辞,既有情感也有官能。钟鼓干戚,是音乐的器具,屈伸缓疾,则是音乐的文辞;论伦无患则是音乐的情感,欣喜欢爱则是音乐的官能。正因音乐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人们常常用乐器来奏出心声、表达感情,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6、】 习习飞蚋,飘飘纤蝇,缘幌求隙,望焰思陵。糜兰膏而无悔,赴朗烛而未惩。 瞻前轨之既覆,忘改辙于后乘,匪微物之足悼,怅永念而拊膺。 【注释】《宋书·列传第三》。 【解析】这也是傅亮《感物赋》中的句子。那些展翅飞翔的飞蚋和纤蝇,为了求得一线缝隙,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却令作者发出一种感慨,他们的下场也许会是自己将来的下场,作者内心的忧惧也就不言而喻,同时此句也表达了他的一种无奈和惆怅。 【7、】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掖(ye):通“腋”,狐皮以腋部价值最高。诺诺:随声附和。谔谔(色):直言争辩的样子。 【解析】这句话极形象地说明直言真话的可贵。历史上人云亦云的朝臣很多,敢于直言上谏的忠勇之士却很少。这就如同一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只狐狸腋皮珍贵;一千人随声附和,抵不上一个人的直言争辩。纵观历史,倡导直言争辩的君主,国家往往昌盛,而喜欢听媚词的国君,王朝往往消亡。 【8、】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注释】《史记.楚元王世家》。此语出自《逸周书·王佩解》,原文为“存亡在所用,离合在出命”。出令:发布政令。所任:所任命的人员。 【解析】做出英明的决策和任用有才能的人,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 司马迁睿智的眼光已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国家安危的关键在于政令的发布。 国家存亡的关键在于任用人才。 【9、】 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跼躅(juzhu):徘徊不前。驽马:劣马。安步:稳步向前。 【解析】这句话用对比的手法,把骏马徘徊不前与劣马稳步向前的不同结果说得非常明白。果断决策,努力向前者,即使自身条件不好也会有所收获;临事而迷,左顾右盼,徘徊不前者,自身条件再好也不会成功。所有人应引以为戒。 【10、】 乾扉奄寂以重闭,天地绝津而无舟。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七·凉武昭王李玄盛》。多年干朽的柴门沉寂地重重掩闭,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没有了渡口舟楫。 【解析】这句话本是说淳朴之风日减,主人闭门不与外界往来,但这种四望苍茫、回归自我的感觉使人觉得这更像是雪后独居,心神与天地相通,幽人独往还。袁安舍雪后高卧,不求邻人接济;王子献雪夜忽生访戴幽思;渔翁于雪中天水茫茫间垂钓;芙蓉山柴门犬吠风雪夜归人。当此情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令人泫然泪下。 【11、】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注释】《汉书·司马迁传》。涂:即“途”。 【解析】尽管大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尽管道路不同,但归宿却是共同的。天下大事,概莫能外。司马迁在他的《论六家之要指》中指出,阴阳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虽有不同的学说与主张,但那仅仅是不同的途径而已,它们共同的目的却在于治理好国家。 《后汉书》名句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12、】 若使夫遇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 【注释】《南史·列传第六十六》。 【解析】《南史》作者李延寿纵观南朝隐逸诸人,得出结论:独立于世间的人,本性都偏执耿介,不肯放弃自己的志向屈从世道。他觉得陶渊明等人如果得到明主的信任,遭逢好的时运,就不会纵情江河湖海,隐逸山间闾里。他们的隐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13、】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注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解析】此句是屈原徘徊江边,自沉前回答一位渔翁的话,悲愤地道出了自己被放逐的原因:“整个世道混浊不堪,唯独我清白;众人都昏醉,唯独我清醒。”其中包含着对楚国国破的伤痛,对昏君、佞臣的愤恨,以及对楚国政治清醒的认识。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派,遭靳尚、令尹子兰及郑袖嫉恨、谗害,终被放逐江南。面对风雨飘摇的楚国,屈原已无力挽救,作《怀沙》自沉江中。 【14、】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 【注释】《三国志·许糜孙简伊秦传第八》。 【解析】许靖对曹操说:爵位高的人忧虑深重,俸禄丰厚的人责任重大。意即在其位谋其政,官职、地位越高的人考虑的问题越多,担负的责任越大。看来为高官者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况且封建社会,伴君如伴虎,为官者时时都要谨小慎微,唯恐有所闪失,否则不仅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而且还要连累家族。 【15、】 令问令望,诗人所以作咏,有礼有法,前哲由斯播美。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三》。令:美好。 【解析】诗人歌颂学问和名望,而先哲因礼法传播美名。诗三百的作者“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为我们留下了传诵千年的佳作。广博的知识学问和美好的声望,恰是诗人作诗的原因。先哲制定了礼法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因而声名远扬。范晔便以学问著称,而裴松之德行远播。 【16、】 二雄不俱立,冀天不弃德以济黎元。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六·姚襄》。两位豪雄是不可能相容的,只希望上天能够扶持有德之人,使百姓免于水火。 【解析】姚襄深得百姓拥戴,几次战败,知道他所在的百姓都扶老携幼追随他,听说他身受重伤,被敌方俘虏的百姓没有不哭的。在关中与苻生大战,败退。苻坚追赶,沙门智通劝襄暂且收兵,以待后日,襄决心死战。战死后,苻生以王公之礼埋葬他。在北方十六国多年混战的形势下,姚襄如此深得民心简直是奇迹,说出这样的话来的也只能是他。 【17、】 天命未改,一得一失,自古皆然。 【注释】《北齐书·帝纪第八》。 【解析】齐后主率军与周武帝在晋州城南大战。兵败后,他弃军先回来,不久到了晋阳,忧虑、恐惧让他不知怎么办才好。他对朝臣们说:“周朝的军队太盛了,该怎么办?”群臣说:“天命还没有改,有得就有失,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应安慰朝野上下,收拾残兵,背城死战,保存国家。” 【18、】 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故常战栗,不敢讳亡。 【注释】《汉书·楚元王传》。 【解析】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刘向对汉成帝上疏时说,一个王朝的长短兴衰,取决于统治者的德行。行德政则兴,行暴政则亡。故当权者应当安不忘危,恭行德俭,朝乾夕惕,防止腐化堕落,以求国泰民安。这是对历代统治经验的一种概括,也是对统治者的一种规劝与警示。德政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帝王之治天下,罔弗博求众才,以义厥民。 【注释】《周书-帝纪第三》。义(y1):治理。厥(jue):代词,其。 【解析】周孝闵帝下诏书,颁布了他对人才的管理。他指出:“帝王治理天下,没有不广泛搜求贤才,以统治他的人民。现在二十四军都应举荐贤良、能够治理百姓的人。如果被举荐的人今后不称职,举荐他的官员也要一同治罪。”这体现孝闵帝对人才的重视,和对人才合理有效的管理。 【20、】 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注释】《汉书·高帝纪下》。 【解析】人寿命的长短,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如果病人膏肓,虽神医扁鹊再生,也不能妙手回春。刘邦在平定淮南王黥布叛乱的时候,被流箭射中。归途中病发,而且愈来愈厉害。吕后遍请名医,然病情沉笃,终未济事。刘邦认为自己的寿数已尽,就是神医扁鹊也无能为力,就说了上面的话。刘邦戎马一生,以布衣君临天下,可谓平步青云,风光至极。然而他在中矢病重期间,仍能如此豁达大度,自信有加,显示了一代英主的非凡城府与见地。 【2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注释】《史记·酷吏列传》。 【解析】语出《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上德”)用不着向人们提出什么具体的道德要求,而是让人们自觉地按应有的做人标准行事(所以叫“不德”),这样,社会也就有了道德。低标准的道德(“下德”)只满足于不违背道德(所谓“不失德”),结果连最低的道德标准也维持不了,最终就没有道德。这话含有辩证思想。 【22、】 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 【注释】《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蹈:遵循、实行。背:违反,违背。 【解析】袁绍攻城围臧洪,臧洪失败,其邑人陈容钦佩臧洪,在臧洪被杀之际,陈容对袁绍说:仁义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定义,遵循它就是君子,违背它就是小人。我愿意与臧洪同死,也不愿与你共生。陈容把仁义和大丈夫诠释到了极致,也正因为仁义的“无常”,才显出君子的高尚情操和可贵品质。 【23、】 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八》。 【解析】苏琼任南清河太守时,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地,多年不断,各自找帮手,到了百人。苏琼召普明兄弟对他们说:“天下难得的是兄弟之情,易求的是田地,现在让你们得到田地而失去兄弟,你们心情怎样?”说着流下了眼泪,众人也都哭了。普明兄弟叩首乞求回去思考,分居了十年的兄弟,又同住到了一起。此言表明苏琼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24、】 渭以泾浊,玉以砾贞。 【注释】《后汉书·党锢列传》。 【解析】渭河由于泾水的污浊才显出它的清澈;美玉与砾石相比才更显其纯贞。范晔以此来说明以李膺为代表的党人,与宦官等邪恶势力相比,才更显其忠直高洁。 【25、】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士不必贤也,要之知道。 【注释】《史记·外戚世家》。骐骥(qijl):骏马。知道:懂得道理。 【解析】历朝历代,后妃在宫廷中的权力角逐与王朝兴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史记》独辟一章来写宫中后妃们的事迹。此条录自褚少孙对后妃事迹的评论。洗澡不必非到江海中去,只要能去掉污垢就好;马不必非是骏马,只要善于奔跑就行;臣子不必非是圣贤,只要他们懂得道理就好。褚先生说此话的目的是在为后妃们微贱的出身制造舆论,他认为女子不必出身名门,只要贞洁美好就能当其任。这种注重实际的、平民化的观点,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26、】 彼劳我逸,破之必矣。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八》。 【解析】大宁二年十二月,周武帝派大将率领羌夷与突厥共同逼近晋阳,齐世祖从邺赶去救援。当时大雪之后,周人用步卒为先锋,从西山下来,离城只有二里。诸将想追出去攻打他们。段韶不同意,他说:“步兵的气势有限,现在积雪这么厚,逆战不便利,不如我们严阵以待。敌人疲惫,我军有精力,一定能胜了他们。” 【27、】 贞劲之节,岁寒自有性也。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四》。 【解析】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松柏志气高洁,在寒冷的冬季,不为严寒所迫,依然傲霜挺立。孔子以此为喻,后世人纷纷效法,用以表达对忠节之士的尊敬与赞美。李延寿仰慕江子一的为人,认为他有坚贞的气节,在南朝这样政治酷寒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松柏般的品性。 【28、】 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注释】《汉书·贾谊传》。苴(ju):鞋底的草垫。 【解析】鞋子再新,也不能把它放在枕头上;帽子即使破旧不堪了,也不把它当鞋垫儿用。如果就事论事,此语不差。但贾谊以此来宣扬等级制度的必要性,就不免加入了可怀疑的成分。贾谊认为,等级不可逾越,否则统治秩序将受到威胁。大臣们位及贵宠,皇帝要礼遇他们,吏民要敬畏他们。不能因为有过而把他们捆绑起来,交给下级官吏去任意打骂。从中可见贾谊严重的阶级偏见和为封建统治卫道的本质。 【29、】 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 【解析】此句是鲍照愤激之言,化用《史记·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典故。鲍照胸怀一腔报国之志,却因出身寒门庶族而无报国的机缘。他不愿与碌碌无为的世人同流合污,苟且度过一生。因而鄙视与燕雀相随的庸碌之人,并为兰花混于艾草中不被赏识而倍感愤慨。 【30、】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注释】《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 【解析】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他用简洁的对比揭示了天下兴亡的一个根本原因,对待贤臣与小人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到国家的兴亡。如唐朝贞观之治和安史之乱,就是很好的历史例证。这个上书切中要害,指出了国家兴亡的实质。寥寥数语,表现了诸葛亮洞察世事能力之强,也为后代帝王指出了治国用人之道。 【31、】 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注释】《三国志·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解析】这是袁涣对太祖的进谏,他说:兵士,也是一种凶器,不得已时才用。实行休养生息,发展社会经济,使国家呈现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是每个统治者所希望的。凡事动之兵戎,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而且受灾难最深的是百姓。 所以,遇事用谈判的、非武力的手段协商解决最好,尽量避免刀戈相见。 【32、】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注释】《梁书·儒林传》。 【解析】这是范缜在其《神灭论》巾提出的著名观点,即形神一元论。他认为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它们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只是“名殊而体一”,足既有区别而又有联系的统一体。同时他还认为人的精神存在是以人的形体存在为前提的。可见,在形神不可分的统一体中,义是以形体为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天地间根本没有脱离形体而存在的精神,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形神论范缜正是以此为基础,驳斥了佛教“形神相异”的二元论。 【33、】 无礼之人,难为其上。 【注释】《魏书·陆俟列传》。 【解析】“礼”是中国古代儒家最推崇的道德之一。诸如“礼尚往来”“礼贤下士一-礼让三先”等等成语都是为突出这个“礼”字。在封建社会,一个无礼之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34、】 股肱体合,则四海和平;上下猜贰,则封疆幅裂。 【注释】《梁书·侯景传》。股肱:指大腿和胳膊。常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重臣。 【解析】意思是,如若辅佐君王的大臣之间能和睦共处,共同为国出力,那么全国便会安定太平;如若君臣互相猜疑,互不信任,就会出现混乱,最终国家会四分五裂。因此,英明的君主善于驾驭群臣,择人而用,并时常施以恩惠,使臣子们能够团结和睦,而不会因不被任用而产生嫌怨,君臣也不会互相猜忌。 【35、】 天下昏乱,忠臣乃见。 【注释】《汉书·魏豹传》。 【解析】疾风知劲草,版荡显忠臣。在国家混乱、生灵涂炭时,最容易显出忠臣的高贵品质。陈胜因魏人周市平魏有功,就封他为魏王;而周市提出应由魏国宗室魏咎当魏王更合适。周市自以为作为魏国臣民拥戴魏咎称王,是自己忠君的表现,就用上面的话来标榜。但魏咎无功受禄,不久降秦后自杀,周市也为章邯所杀。周市的愚忠不值一提,魏咎也死不足惜,但“天下昏乱,忠臣乃现”却是至理。 【36、】 智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 【解析】人常说“该断不断,必有后患”。果断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优柔寡断终会坏事,这个道理是蒯通说给韩信听的,告诫他聪明人应当机立断。 【37、】 天生地养,各有所亲。兽必依地,鸟亦凭云。 【注释】《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 【解析】走兽离不开大地,鸟儿离不开蓝天,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无论什么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定范围,不应该凭着主观的好恶而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行事,那样只会造成无谓的损失。 【38、】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注释】《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解析】“得到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声允诺”。这是当时楚地的谚语,是对季布“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侠义品格的衷心赞叹。成语“一诺千金”源出于此。 【39、】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乎! 【注释】《三国志·武帝纪第一》。曷:难道。 【解析】自古以来接受天命而担负起振兴国家的君主,难道不是求得贤人君子与他共同治理天下的吗?这是曹操作于铜雀台的名言。它精辟地指出,一个国家若要强盛繁荣,除了国君自身的励精图治之外,还要礼贤下士,广开言路,要有一个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40、】 函车之兽,离山必毙;绝波之鳞,宕流则枯。 【注释】《宋书·袁淑传》。函车之兽:指大兽。 【解析】能够函车的大兽,如果离开大山就会毙命;能够横绝波涛的大鳞,如果离开河流就会枯死。这是袁淑议论防御之术时上表中的话,以此来说明虽然当时索虏南侵,声势浩大,然而他们很难适应所侵之地的习性,也必然会在他逐步深入的战斗中走向溃亡,将成为离山毙命的大兽,宕流而枯的巨鳞。因此袁淑建议太祖应鼓舞士气,放弃包袱,以己之长,攻敌所短,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41、】 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 【注释】《晋书·列传第三·何曾》。在家中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对外交往崇尚礼让来广交天下朋友。 【解析】尚书何曾严于律己,从小到大不爱声乐姬妾。年老之后,每见到妻子都正衣冠,相敬如宾。傅玄说他像周文王礼让贤人一样侍奉双亲,可与曾皙、闵子骞齐名。这句话表现出何曾的“孝”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偏爱,他崇尚礼让,所以至孝,又能把对父母的孝扩展开来,作为对待天下人的态度。 【42、】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 【注释】《三国志·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解析】陆凯上疏说:贤明的君主,以礼乐与民同乐,昏庸的君主,只用礼乐愉悦自身。使百姓愉悦的,他的统治会长久,礼乐也将长久地存在;只知乐其身者,统治岌岌可危,自然礼崩乐坏。因此,有作为的君主会与民同乐,得到百姓的拥护,自然江山安稳,只沉溺于个人的淫乐中,失民心必亡。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有识之君必以礼乐为笼络民心的工具。 【43、】 在德不在险。 【注释】《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解析】当许多人都如魏武侯一样在一味地慨叹山河之险、城池之固时,吴起却敏锐地看出,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并不在于山河的险要,而是靠一国之君能否以德服人,这是固国、强国的根本。正如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 【44、】 为国之道,不可独任。 【注释】《南史·梁本纪》。 【解析】治理国家,重要的是如何用人。君主独断专行,不听臣民的意见,只能招致来自各阶层的抱怨。国家是一个上下团结的统一体,国君是核心,必须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这个核心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历史上,没有哪个君主能不用人才,独自担当治国的大任。独断专行的君主最终只能如没有士兵的将军。 【45、】 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注释】《三国志·武帝纪第一》。 【解析】魏武帝曹操精明地认识到:有高尚品德的人不一定能有进取之心,而有进取心的人不一定有高尚的品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君主,任用人才时应看重他的长处,发挥他的优势,不能因为他的某个缺点而忽视他的优点,要全面地看问题,否则就会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一点论错误。 【46、】 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 【注释】《汉书·楚元王传》。 【解析】尽管年年月月、朝朝代代的人在不断死去,而国家有兴有亡,绝不会总是一姓统江山。刘向以此向汉成帝说明国家有废兴,朝代有更替,当权者不应安不思危,背德忘俭,而当常思己过,仁爱施于天下,德泽布于四海,方可求黎元乐业,国步龙腾。刘向的劝谏无疑是至理名言,但汉成帝拒不纳谏的毛病,使得这些金玉良言一钱不值。 【47、】 帝王之兴,罔弗更正朔,明受之于天,革民视听也。 【注释】《周书·帝纪第三》。罔:没有。正(zheng):阴历每年第一个月叫“正月”。朔:阴历的每月初一。革:改变。 【解析】周孝闵帝即天王位,在路门朝见百官,并大赦天下。槐里献上四只赤雀。百官们奏议说:“一代帝王兴起,没有不更改历法的,这是受命于天,改变人民的耳闻目睹。”他们认为,夏朝的历法是最好的,后代一直沿用至魏,北周受命于天,也应遵从圣道,袭用夏历。改制是封建统治者的一种驭民术,这里正是利用改制使人民服从北周的统治。 【48、】 礼以安上化人,弘风训俗,经国家,利后嗣者也。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 【解析】中国古代讲究“礼制”,儒家传统以礼作为统治的手段。春秋时代,孔子慨叹礼崩乐坏,企图靠礼制来维持封建统治秩序。徐勉饱读诗书,谨遵儒家礼教,他上书梁武帝指出,礼制是安抚上层统治阶级,教化下层劳动人民,弘扬风化的手段,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秩序稳定。 【49、】 行师之道,以全军为上。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九》。 【解析】赫连达认为,急攻汉中,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萧循若困兽犹斗,那么胜败就更难以预料了。他指出,行军打仗,保全军队的战斗力是上策。达奚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等着萧循前来投降,果真立了大功。赫连达精通兵理,能认真分析敌我情况,不是一位莽撞的武夫。 【50、】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注释】《魏书·李冲列传》。及:到。 【解析】虽然鞭子很长,但总打不到马的肚子上,比喻力所不能及。当时李冲上书劝君主不要攻打南郑,南郑离国很远,如果孤军作战,恐怕粮草不济,很难得胜,故有此言。 【51、】 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 【注释】《后汉书·卢植传》。 【解析】历经风霜,才能见出草木的生命力,国君危难,方能显出忠臣的贞良之节。卢植为人耿直忠义,为国操劳。他曾告劝窦武,力谏灵帝,均告失败。 后董卓擅权,目无朝纲,群臣慑服,独有卢植敢怒敢言,直斥王前。曹操曾称赞他为“士之楷模,国之桢干”。“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卢植为国而计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他无私无畏的精神。 【52、】 前车覆,后车诫。 【注释】《汉书·贾谊传》。 【解析】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就要警惕。贾谊在他的《陈政事疏》中引用了这一谚语,以强调统治者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他认为秦朝其兴亦速也,其亡亦忽矣。它灭亡的“辙迹”是清楚的,教训是深刻的。 汉代统治者只有以史为鉴,时刻警诫,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会步秦之后尘。这显示了贾谊敏锐的洞察力与危机意识。 【53、】 天道深远,或未易谈,吉凶由人,抑可扬榷。 【注释】《北齐书·帝纪第八》。榷(que):商讨。 【解析】唐太宗的谋臣郑文贞公魏征曾总结北齐兴亡的经验教训。他指出,天道深远广大,有的地方可能不容易谈论到,吉凶却可由人事来决定,高低上下是可以商量的。这句话表明魏征从客观角度看问题,认为国家兴衰盛败主要由人事来决定。 【54、】 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注释】《梁书·文学上》。 【解析】这里强调了五言诗的地位,并就诗歌的创作问题提出了“滋味说”。 钟嵘认为好的诗歌必须是有“滋味”的。所谓诗的“滋味”,就是指诗歌在创作上要描写深刻,注重赋比兴的综合运用,同时诗歌必有文采,应该形象鲜明,而反对“理过其辞”的诗作。他的滋味说也就是主要强调诗歌的形象性。他的这一主张,对后世的诗话有很大影响。 【55、】 人情挫辱,则义节之风损;法防繁多,则苟免之行兴。 【注释】《后汉书·杜林传》。 【解析】人情受到挫折与侮辱,讲正义、重气节的风气就会受到损害;法律条文太多,那种企图侥幸逃避惩罚的行为就会泛滥。光武帝年间,大臣们曾向刘秀建议严罚峻典,以震慑作奸犯科之人。大臣杜林极力反对,他认为因为很小的过错而重罚于人,就会伤害人民的感情,使忠义之风衰退,因此现行法律不能轻易变动。杜林的言论阐明了人情与义节、行为与法律的辩证关系,不能偏向任何一面,要有一个适当的度。 【56、】 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 【注释】《宋书·颜延之传》。 【解析】元嘉三年,颜延之受到厚赏重待,他看不惯一些权豪势要把持朝政,因而发此不平之语。他认为天下事应由天下人管。只有天下人共同参与,积极作为,才能建设好国家,这与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一致之处,但前者的重点在于让天下人共同参与,共同管理事务,而不是一人独断专行;而后者则要求人们为社会的发展、国家兴旺发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7、】 言,身之文也,言而不文,行之不远。 【注释】《隋书·列传第四十一》。 【解析】言论,是行为的记录,若不记载下来,则流传不深远。意即文学的重要性。若孔子的弟子不把孔子的言行记录整理成《论语》,那么孔子的思想就不可能被流传下来,并且影响深远。“言传身教”不仅教育对象、范围有限,而且难以世代相传。而文章书籍却可以跨越时空界限,教育世世代代。 【58、】 兵以正合,以奇胜。 【注释】《史记·田单列传》。古时用兵打仗以对阵交锋为正,设计邀截袭击为奇。正、奇是古代用兵的军事术语。 【解析】这是司马迁写此传的关键。齐人败逃,田单以铁笼车轴得脱,说明他处事之“奇”,善用智术。田单为将,先用反间计使燕失乐毅,然后遗食米以集飞鸟,拜神师,最后出奇制胜,以火牛阵大破燕军于即墨,亦是用兵之“奇”。 这表现了司马迁的战略思想,用兵打仗,要慎选良将,以计取,以奇胜。 【59、】 民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 【注释】《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解析】骆统上疏孙权的这句话指出了君民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唐太宗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富则国兴,民困则国亡。夏桀的暴虐终于激起人民的反抗,被商鞅取而代之。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注重与人民的关系。 【60、】 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将至。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谈论虚无玄妙之语,不觉天色已晚;登山临水以游乐,忘记了自己正在慢慢变老。 【解析】苻朗性情宏达,神气爽迈,有操守,不慕荣华富贵。苻坚很赞赏他,他不得已出来做官,身为方伯,还像寒士一样耽玩经籍,手不释卷。这句话写出了他的性情,竞与江左名士遥相呼应,毫无二致。后归降晋朝,超然自得,志凌万物,所与交谈的人不过一两个,王忱去拜访,朗都不见他。 【61、】 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各任其职。 【注释】《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解析】诸葛瑾、陆逊、朱然、程普等十一人上疏说:国君不必凡事亲临,文武百官应该各司其职。意即治理国家时,国君不必事必躬亲,应处理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其他社会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一个职权明确的社会才能有效、高速地运转。 【62、】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注释】《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裘(qiu):毛皮衣。腋:腋窝,特指兽腋下的毛皮。榭:建在台上的高屋。榱(cui):椽子。意思是: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檄的椽木,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能建成的;夏、商、周三代的功业,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解析】一场伟大的斗争,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多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需要集中群众的智慧。司马迁说:“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指进定都的建议),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总结了刘邦建立汉朝是集中群雄的智慧。 【63、】 事贵应机,兵不厌诈。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厌:嫌。 【解析】氽朱荣被诛杀后,司马子如知道情况有变化,自己就从宫中突围出去,到了氽朱荣的宅院,他抛弃家室带着氽朱荣的妻子、儿女和氽朱世隆等人逃出了京城。氽朱世隆想回到北边。司马子如说:“办事贵在顺应时机,用兵打仗不嫌使用欺骗手段……”这句话表明司马子如精通兵法,善于发现并利用战机,以欺诈手段取得胜利。 【64、】 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分定之后,以忠义为首。 【注释】《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解析】明帝继位后,桓范说:帝王用人,应根据时局的不同需要提拔人才,争夺天下时,应以策略为重,谁的策略能打败对方就应提拔谁,而天下安定后,应以忠义为首,把品质忠良放在第一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情况,用人原则也要随之改变,做到因时制宜,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国计民生的策略方针。 【65、】 凡富贵少不骄奢,以约失之者鲜矣。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二》。 【解析】豫章文献王看到历代王侯的子孙骄奢淫逸,不务正业,所以告诫他的孩子们:“富贵家族中年少而不骄奢,因受约束而失掉自己的人太少了。”在那个时代,文献王的这种观点具有进步意义。他虽贵为皇族,却不溺爱子女,以谆谆教导告诫他们要适当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可放纵无度。 【66、】 今之所谓少者可以为多矣,古之所谓难者可以为易矣。 【注释】《周书·列传第三十八》。 【解析】史家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他们承认事物间存在互相转化的关系。《周书》的作者指出,现在所说的少可以变成多,古代所说的难也可以变为容易。所以他们博采异闻,网罗遗事逸事,把它记录下来垂范后来者。 【67、】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 【注释】《后汉书·张衡传》。 【解析】君子不担心地位的底下,而害怕德行的浅薄;不以钱财的紧缺为耻辱,却因才智的贫乏而羞愧。这句话出自张衡的《应闲》一文。它阐明了君子看重德行与智慧,轻视钱财与地位的道理。从中可见张衡尚德轻财的人格。 【68、】 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 【注释】《梁书·文学下》。 【解析】无论是相同或相异,均不在乎它是古人的还是今人的,都要像剖解肌肉纹理那样,进行有条有理的论述,力求做到公允、恰当。这里说明了刘勰品评文章的态度。他绝不会因人废言,而是根据文章自身的价值,进行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态度是应当取法、借鉴的。后人对其评价也很高,认为是“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也”。 【69、】 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 【注释】《汉书·景帝纪》。 【解析】大小官吏应该为万民师表,作百姓榜样。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应该有一定标准,与自己的职位相称。西汉初年,官吏大多来自民间,以战功封官。文景之后,封建国家制度得到完善。因此景帝就制定了明确的等级划分制度,完善官僚体制。这是正常统治秩序的要求与反映,也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它强调了官吏的形象与责任,但同时也助长了等级划分的风气。 【70、】 天下想望至治,惟有以崇德布化,惠恤黎庶,则兆民幸甚。 【注释】《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经二十二》。 【解析】曹操当政之初,陈群上疏:天下想要达到治世,只有推崇德政和节俭之道,体恤黎民百姓,则人民无比幸运。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分天下,战事减少,这时最重要的是安抚百姓,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例如楚汉战争后,刘邦实行黄老政策,既收揽了民心,巩固了统治,又恢复和发展了生产,为西汉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71、】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注释】《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此句出自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垂堂:近屋檐处。 【解析】这是两句俗语,意思是说:“家里有千金的人,坐的时候不靠近屋檐之下。”为什么呢?原因是以防万一瓦片掉下来伤人。富人尚且自爱,何况万乘之尊呢?这是劝说皇上禁猎以防不测。 【72、】 枯柏以应其诚,惊雷以危其虑。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八·孝友》。鲜活的柏树因为他的悲伤而枯萎,令人惊骇的雷声使他为泉下父母担忧。 【解析】王裒少有节操,讲礼节。因父亲被朝廷处斩,不与朝廷合作,隐居教书。在父亲墓旁盖房居住,早晚到墓前拜跪,泪水淋到柏树上竞使柏树枯萎了。母亲生前害怕打雷,每遇这种天气,他就到墓旁陪伴母亲。“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二十四孝图》多是讲怎么遂父母心意,父母死后仍怀有如此深情,诚为可贵。 【73、】 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注释】《后汉书·班超传》。 【解析】水至清则无大鱼,政至察则下不和。为政之道,理当平易近人,宽恕小的过失,把握大的原则。任尚接替了班超的职位后,就治理西域一事向班超请教方法。班超认为,塞外诸国,常怀二心,在处理与他们的关系时,不可过于苛刻认真,应当宽简疏荡,恕小过而总大纲。任尚不以为然,后来,在他治理西域时因为政无方导致西域诸国降而叛乱。等再想起班超的话,为时已晚。班超的话说明,统治者为政应当总揽大局,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这样才能纲举目张,游刃有余。 【74、】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注释】《魏书·李顺列传》。恃(shl):倚仗。 【解析】凭借仁德治理国家,他的国家就会昌盛;倚仗武力治理国家,他的国家就会灭亡。“天下,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无法靠武力强迫得到的。齐桓公推行仁政,取得霸主之位;秦二世残暴滥罚,终究短命而亡。 【75、】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注释】《史记·魏世家》。 【解析】这是中山相李克教导魏文侯所说的话。家境贫寒就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渴望有才能的宰相。这表明国家也如同小家庭一样,急风暴雨之时,最需要的是能够默默掌握风雨飘摇中的小舟的舵手。 【76、】 人而不仁,古今共疾。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五》。疾:痛恨。 【解析】孔子在《论语》中说:“有杀身以成仁,无求身以害仁。”仁,是儒家理想道德境界的最高标准。不仁的人,从古到今都遭到痛恨。武则天贵为有唐一代女皇,但其杀人如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毫无仁义可言,故遭到后世的斥责。而刘备仁厚爱人,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仁义之举打动诸葛亮,使他走出陇亩共议天下大事。 【77、】 官得其人,则政平讼理;政平故民富实,讼理则囹圄空虚。 【注释】《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解析】杜几之子杜恕说:如果官职由称职的人担任,那么政治就会清明,案件就会得到公正的判决。政治清明则人民生活富裕,案件公判则罪犯减少,监狱空虚。意即选拔官吏要德为先行,任用品德高尚、正直、清廉为公的人才,否则政不平、理不讼,导致国家政治黑暗,腐败成风,政权岌岌可危。 【78、】 归师勿遏,古人畏之,死地之兵,不可轻也。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五》。遏:阻止。 【解析】魏国围攻钟离,欣泰听从崔慧景的话,放走了归兵。慧景劝说欣泰时说了上面的话。回营的军队不能阻挡,连古人都畏惧他们,陷于死地的军队,不能轻视。兵家常言“置之死地而后生”,归师与死地兵均是豁出性命的军队,他们无所顾忌,因而勇往直前,不可阻挡。 【79、】 忠臣殉国,不谋其报。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 【解析】忠臣报效国家,并不贪图什么回报。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爱国,临终前作诗《示儿》还念念不忘复国之事:“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这样忠心耿耿,只是渴望国家统一,并不为个人私利谋划。若贪图回报,忠臣也不会以身殉国了。 【80、】 车如流水,马似游龙。 【注释】《后汉书·马皇后纪》。 【解析】车水马龙用来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明帝马皇后为人贤明,章帝登基后尊之为皇太后,并要分封诸舅。马太后担心她的哥哥们会因此而骄奢,招灾惹祸,故坚决不许。一次她去看马家子弟,见他们车如流水,马似游龙,连仆人都奢华异常。马太后从此停发了诸兄的年俸,以告诫他们勤劳节俭,忧国忧家。马太后深明大义,堪称贤后。 【81、】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注释】《史记·佞幸列传》。力田:努力耕种。逢年:碰上好年成。善仕:会做官。遇合:得到君王的赏识。 【解析】命运常常捉弄人,机遇在人命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以至人们发出“努力耕田,不如遇上丰年;善于做官,不如和皇帝老子交攀”的感叹。 汉代有一种被称作“佞幸”的人物,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因为善于取媚和讨好皇帝,因而得以和皇帝亲近,并且红得发紫,以至公卿大臣们办事都要通过他们打通关节。 【82、】 匈奴未平,无以家为也。 【注释】《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解析】卫青是汉朝打击匈奴的主将,立有赫赫战功。他为打击匈奴呕心沥血,天子曾为他兴建府第,并让他前去视察,卫青说:“匈奴没有消灭,哪有心思顾家呢?”表达了卫青誓把匈奴逐出中原,使汉朝边塞永保安宁的爱国情怀。 【83、】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注释】《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解析】如果刑罚不公正,那么人民就会手足无措。这本是《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这里被刘秀引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大赦天下,并下诏减轻刑罚,以改变当时刑罚苛刻、冤狱百出的现状。刘邦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 【84、】 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 【注释】《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 【解析】太祖曹操擒得陈宫后,问他是否想让母亲及女儿活下去,陈宫说:我听说以孝治理天下的人不灭绝别人的亲人,仁义施于四海的人不能缺少别人的祭祀之礼,我母亲及女儿的生与死在于你,不取决于我。陈宫认为曹操是个明君,所以临死进言。而曹操也确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为人,“太祖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中国封建礼教中以“孝”为先,行孝道是明君的必要条件之一。 【85、】 性明者欲简,嗜繁者气惛。 【注释】《宋书·颜延之传》。 【解析】这里提到了导致“欲简”和“气悟”的原因。只有减少了“欲”,才能免受其害,避免“熏心智,耗真情,伤人和,犯天性”,嗜望烦多,H然就会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86、】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 【注释】《史记·晋世家》。举:推荐人才。隐:隐避,即埋没或回避的意思。 【解析】推荐外面的人才,不埋没自己的仇人;推荐家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这真正做到了公正无私,因而得到人们衷心地赞美。这一品格的典范是晋国的祁奚。一次晋悼公向他询伺可以任用的人,他荐举了解狐,解狐本是他的仇人;再问,他荐举祁午,祁午是他的儿子。结果这两个人都很称职。 【87、】 讨贼,大顺也;拯时,大业也。 【注释】《北齐书·帝纪第一》! 【解析】齐神武帝高欢杀牛给士卒吃,准备讨伐氽朱氏。封隆之进谏说:“千年才有这样一个机会,普天下人都觉得幸运。”神武帝说:“讨伐逆贼,是顺应时代发展;拯救时政,是丰功伟业。我虽然没有武力,但用死去成就这件事,又怎么能受责备呢?”此言表明了神武帝讨伐逆贼,建立丰功伟业的决心。 【88、】 举大事必有所资。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三》。 【解析】侯景假传圣旨免去会理的官职,会理与柳敬礼谋划攻打他。敬礼认为,发动攻势一定要有装备和军队,战争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士兵和装备。 高素质的士兵和精良的武器装备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敬礼提出的这一军事原则有重要意义。 【89、】 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一》。 【解析】周宗室宇文贵小时候,跟从老师做学问,他常常扔下书本感叹:“男子汉应当骑马挥剑取得公侯的爵位,怎么能像老师~样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呢?”可见,宇文贵崇尚武力,向往通过厮杀疆场取得功名利禄。后来,他果真统领大军屡战沙场。 【90、】 善治者,务俭约,重民力也;恶政者,从心恣欲,触情而发也。 【注释】《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解析】杨阜上疏曹操说:贤君一定勤俭节约,爱惜民力,而昏君恣意妄为,毫无顾忌。作为国君,凡事要三思而后行,除了群臣的进谏和监督,最重要的是自身做事要有一定的准则,不可随心所欲,放松自己。这在唐玄宗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执政前期,励精图治,国家繁荣昌盛;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纵情享乐,不理朝政,重用外戚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91、】 几者事之微,不可失矣。 【注释】《周书·帝纪第六》。几(jT):事情的苗头或预兆。 【解析】周武帝准备攻打晋州,诸将大多不愿意去。武帝说:“事情的苗头往往很隐微,不能失去。你们若有阻止军队的,我要用军法制裁。”此言表明武帝明察秋毫,觉察到了战局的变化,并能够把握战机,及时决定出兵。注意事情的苗头,有预见性的统观全局,对我们今天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92、】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注释】《史记·货殖列传》。反:返回。 【解析】前两句是春秋时期越国大商人、大谋略家计然总结的物价涨落规律:货物涨到最高的极限就会下跌,返归于贱,跌到极限就会上涨,返归于贵。 后两句是针对这一规律所制定的经营策略:当物价涨到一定极限之时,就要把货物看作粪土一样毫不可惜地抛售出去,当价跌到一定极限之时,就要把货物视同珠宝一样,毫不犹豫地收购进来。 【93、】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注释】《后汉书·文苑赵壹传》。 【解析】赵壹怀才不遇,特立独行。著《刺世疾邪赋》以抨击奸邪得势、富贵称贤的世态,为抱才而困的贤才鸣不平。在重钱不重才的社会里,赵壹深感文籍满腹,不如一袋金钱,于是发而为叹,体现了他的不满与无奈。 【94、】 简而不失,淡而不流,古之所谓名臣。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 【解析】谢弘微性情宽厚,深得文帝赏识,与王惠、王球共以简淡并称。沈约认为王惠简,而王球淡,只有弘微可称之为简淡。南朝风行人物品评,《世说新语》便记载了各类人物的风貌,简淡是其中概括人物风采的一个词,形容人简约淡雅,不流于俗。当时,还以冲淡、典雅、明丽、清靡等词形容人物的神采风貌,表现他们的精神世界。 【95、】 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七·姚兴上》。虽有南面称王的至尊地位,而没有总体统治各方的实际权力。 【解析】京兆韦华等率襄阳流民一万人背叛晋朝,投奔姚兴。姚兴问韦华,晋朝南迁以来一直太平,现在怎么样?韦华说皇帝无实权,宰相辅国把持朝政,政令难以统一,政权落在王公贵族之手。确实,晋室朝政、兵权一直由王谢旧族和外戚控制,使得王敦、桓玄先后谋反,刘裕在征讨桓玄中势力壮大,终于灭了晋朝。 【96、】 不患贫而患不安。 【注释】《魏书·高闾列传》。 【解析】不害怕贫穷,害怕不安于贫穷。“安贫乐道”是儒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提倡处于贫困境地,仍要以守道为乐,行不逾方,进退履绳。这其实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愚民政策,目的是让人民永远安于现状,那社会就安定太平了。 【97、】 王者之宰民也,莫不同四海,一远近,为父母而子之。 【注释】《周书·帝纪第四》。 【解析】周世宗下诏放免自元年以来,被掠人周境的人。他指出:“君王统治人民,没有不统一国内,使远处和近处一致的,没有不为民父母,把人民看作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他认为天下的土地往往因为当时的境况而阻隔为东西不同的境地,以致使疆场上出现了互相劫掠的现象。周世宗此言表达了封建帝王天下大同的想法。 【98、】 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注释】《史记·鲁周公世家》。沐:洗头发。捉发:提起头发。吐哺(ba):吐出口中所吃食物。 【解析】周公是古代最懂得尊重人才的人,他常常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掉天下的人才。 这说明了他待士的诚心和对人才的重视。 【99、】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注释】《史记·项羽本纪》。三户:指三户人家,极言其少。楚国即使只剩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必定还是楚国。这是当时在楚地流行的预言秦灭亡的谶语。 【解析】这个谶语表明楚人对秦朝的仇恨,也表明楚人最具复仇意识,最具反抗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大兴土木,筑长城,修陵墓,对国内人民的压迫日盛一日,十分暴虐,这就为它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再加上它以武力吞并六国,六国虽亡而民心不服,尤其是楚地的人。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从秦地刮起,最后还是楚人项羽率楚人消灭了秦军的主力。这一谶语反映的是当时天下的人心向背,也是对在楚地起兵响应陈胜、吴广的项梁、项羽的肯定。 【100、】 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注释】《汉书·贾谊传》。 【解析】功劳少的人最易于保全自己,地位低、势力小的臣子对君主最忠心。所谓“高位多灾祸,荣名秽人身”即为此理。韩信、彭越因权倾天下,危及王权而被诛,樊哙、周勃因势单权疏而得以远祸全身。贾谊基于以上事实,总结了西汉诸侯王同中央政权的利害关系后,得出了“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的结论。他认为韩信等并非天生有反叛之心,只是因为他权及人主的显赫地位,才招来杀身之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