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病治胃”,三十年前学到的治疗冠心病的...

 礼诗人家 2021-10-27
“心病治胃”,三十年前学到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到了今天依然受用。时间会证明,好药方永远不过期。

很多年前,我学医的时候,老师跟我讲过这么一句话,叫“心病治胃”。我当时很不明白,就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老师说,就是心脏不好,别忘了去治胃。胃舒服了,心脏就舒服了。说实话,老师当时讲完我也没怎么明白。

这心和胃咋就能联系到一块去呢?想不通,我就一直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学习。

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不断学习,我现在也算积累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经验了,今天我来跟大家讲讲。

还是在我学徒的时候,有天有一位大爷来找到我老师。这个大爷一直有冠心病,不过症状不明显,生活也基本不受影响。

但是来求医的三个月前,这位患者因为一些事情心情不好,胸前突然感觉憋闷、疼痛。连带着左胳膊也疼。同时全身乏力,食欲减退。

送到医院去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虽然症状有所好转,但情绪只要一变化,还是会发作。少的时候可能有三四次,多的时候可能有十次。实在没有办法了,听人说中医也许有效,遂前来试试。

前不久去老师家拜访,还翻过那本病历。患者脉象弦,舌质淡红。老师开的药方是这样的:党参、焦白术、木香、砂仁、陈皮、半夏、檀香、焦三仙、茯苓、制首乌各、丹参、生姜、大枣、炙甘草。

三剂药后疼痛减缓,二十剂药后不适完全消失,各种症状也随之消失。后来还服用了十剂以巩固疗效。多年随访,患者并未复发。

我现在可全明白了,老师开的这幅方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和半夏,理气和胃,降逆除湿。木香和砂仁,行气消胀而醒脾胃。这几味药合用,可以改善脾胃气虚、痰阻气滞的问题。

丹参活血化瘀,檀香和砂仁,理气止痛,这就起到了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

焦三仙,可以辅助脾胃运化,增进食欲。生姜大枣,可以固护脾胃,促进气血生化之源。

表面上,心和胃是人体的两个脏器,但从中医理论上讲,心和胃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脾胃属土,心属火。火能生土。心为母脏,脾胃为子脏。脾胃不足,子病犯母,则心一定跟着受影响。

患者发病时周身乏力、困倦疲惫、食欲全无,苔白,舌淡红,这很显然是脾虚的表现。脾胃虚,一来可以生痰湿。痰湿淤阻脉道,就加重淤血。二来,脾胃一虚弱可以直接影响心气的运行。所以说,对这个患者而言,治疗心病必须从脾胃治起。这才是治病求本的体现。

三十年过去了,我已记不清我用师父教给我的方法治好了多少位患者。岁月匆匆逝去,也许三十年前的服装会过时、三十年前的食物会过期,但时间也会证明,好药方永远不会过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