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队中的悲欢离合

 千言无万语 2021-10-28
阅读第1289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到现在,看了七章内容,这家神奇的公司初创团队就基本上换了一茬。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家公司在用人上真的有毒吗?
 
也许是吧。
 
不过,看这家公司的人来来去去,让我想到了企业中的人事问题。
 
 
 
01
 
为什么一直说很佩服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伊丽莎白呢?
 
除了她的胆子够大以外,就是她对于资源的整合以及表达能力太强悍了。
 
一个成立不到三年,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能够在开始笼络到原苹果公司的一支精英部队。
 
确实让我膜拜。
 
读到这里,我又重新梳理了一遍,试图从中找到其中的某些联系。
 
从最开始因为公司内部与苹果公司的某位员工是朋友,招进来。
 
接着,让这位大哥,继续向原来的同事发出橄榄枝。
 
就变成了滚雪球效应。
 
看起来很简单,不过从中可以探究一个问题:朋友之间的关系,真的对于招聘人有那么大帮助吗?
 
这个问题不好和身边的小伙伴进行深入沟通,因为确实太过敏感。
 
不过根据这几年身边看到的来来往往,觉得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况:
 
第一种,如果对于未就业的同学或者朋友,这时候的召唤能力一般是较强的。
 
这里有点小前提:你是真心推荐,同时那位小伙伴的能力并没有那么逆天。
 
为何?太过逆天,也不至于和你去组队啊。
 
想到我们之前的几年,就是这样的情况:某个班来一个人,继而连环转介绍,可能一下子网罗五六位。一下减少了人事部的压力。
 
不过,这类操作,是属于可遇不可求。
 
 
 
02
 
第二种,你的朋友或同学在其它行业工作,你向他推荐。
 
我们曾经遇到过这类情况,不过能够成功的概率,相对较小。
 
这不像前面那种。如果是辞职之后,哪怕这时候去跨行,相对而言可能性高点。
 
因为在岗的时候,面临着去辞职这样的一道坎。
 
再加上跨行,就是两道坎。
 
除非关系好到不得了,或者那位大哥正在经历冰火九重天,亦或具有强烈的教育情怀。
 
不然,也只是呵呵而已。
 
第三种,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就在相同行业的。我们也经历过。
 
如果形容这类情况,我觉得太难去说明,因为很纠结。
 
由于对方本来就在相同的行业,要把人家拉过来,同时你不被拉过去,这是有挑战性的。
 
要么就是我们的待遇、环境能够明显高出一头,否则这时候以情谊去拉拢过来,很难。
 
如果再碰到两家公司是邻居,而且还是同行,那就更加有趣。
 
抬头不见低头见,每天见面第一句:要不去我公司坐会?
 
算了,我要上班呢。
 
但是也会出现例外,就是对方能够感觉到,我们的生源客户明显要更充足,那么就可能“弃暗投明”。
 
而不幸的事,也会出现相反的事情,虽然不一定是因为这样的客观原因。
 
 
 
03
 
网络上流传了一句马云的经典语录,说一个人之所以辞职,要么是钱没有给够,要么就是关怀不够,不然别人为什么辞职。
 
这句话,某段时间我是奉为圭臬,觉得极为在理,后来发现就是扯淡。
 
当然,也不能叫做扯淡,只能说绝对性太强,甚至连所谓的大多数都没法包括。
 
为何?因为那些特殊的情况,本来就不是符合现在情形。
 
就像教培机构会出现有人考公招。我觉得很正常。
 
我专门分析过考公招的几类原因,可能是颓废点的,也可能是求稳定的,或者想着能够挣更多。
 
和一位教培机构的大佬探讨这个现象,他提出,这还是公司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如果你对员工的关怀足够多,给的工资足够高,就不会如此了。
 
是不是很有道理?
 
嗯,很有道理。为什么?假如你一个月给人家十万,他会辞职考公招吗?
 
他去学校一百年都做不到一个月挣这么多。
 
只是,我问,可是,现在的小企业用人,一年十万有可能,但是一个月十万达不到啊,怎么办呢?
 
大佬回答:那就只有求发展。
 
但是我想,发展又不是一时的啊,这就形成了悖论呢。包括关怀也是如此。
 
 
 
04
 
员工关怀,我始终觉得也是一个极为玄幻的内容。
 
就是你知道应该要做,但是不知道要做到哪一步。
 
突然有一天员工辞职,说公司的关怀不够,你就蒙圈了。
 
因为我自己也面临过这个问题,辞职员工吐槽这一点,我很郁闷,思考怎么改变。
 
后来突然发现一点,我好像钻进了牛角尖。
 
员工关怀并不是属于必需品,而是附加品。
 
员工在工作的时候,获取工资,已经是一个正常交易了。
 
当然,世界上总是“弱者”发言的几乎更多,公司就要关怀员工,否则这样的公司谁会待啊。
 
我想到这一点,觉得自己是不是错了?
 
直到去参观了一些大型公司,发现他们的员工关怀,其实是极为基础,相当于应付一下那种。但是离职率并不高。
 
包括看介绍某些大厂的员工制度,我觉得这也能忍受?没错,还是更多的人忍受了。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足够强。
 
虽然网上对于某些大厂的抱怨屡见不鲜,一副“爷不稀罕这”的模样,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辛苦奋战。
 
公司如果没有足够说话的权利,那真正搞事情的就是员工群体,而非领导层。
 
反过来,当每一个人真正走向工作的那一瞬间,最残酷的事实已经浮现出现:
 
愿意,就做;不愿,就滚。
 
社会上,愿意惯着你的人,确实很少。
 
 
 
【结语】
 
其实,虽然能够认识到某些客观的事实,但是现在人文方面的事情,自己还是必须去做;无他,实力不够。
 
而对于公司的氛围来说,只要创始人不是真的完全脑子抽风,整体的氛围也不能坏到哪去。
 
最多,就是钱,到底有没有给到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