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中医的不传之秘竟然是……

 一帘清泉 2021-10-28

临床常见同一张方子,两个医生开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同一味药物,在不同的医生手中会呈现不同的作用。很多有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恐怕都会日思夜想这个问题,我从事临床工作以来,时常被这一问题所困惑,通过四十多年的不懈探索,我终于对这个博大精深、复杂多变的问题有了一个肤浅的认识。

药物之所以能够出现某种效应,除与药物的性味归经、配伍有直接关系外,与药物在方剂中的使用剂量恐怕关系也很大。

白术与茯苓
白术与茯苓都是健脾去湿药,配伍在一起协同作用会增强。但随着配伍剂量的改变,它们所起的疗效就会有所偏差。我们知道,白术健脾去湿偏于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去湿偏于健脾利水。在二者配伍当中,如果白术用量大与茯苓,它们就会呈现健脾益气的效应;如果茯苓用量大于白术,它们就会呈现健脾利水的效应。

附子与干姜
附子与干姜都是温里药,都能回阳救逆、温里止痛,一个温先天,一个暖后天,二者常相须为用。但附子偏于温补肾阳、温经散寒,以走见长,回阳救逆,温经止痛方剂中常用;干姜偏于温脾阳、暖脾胃,以守见长,温脾散寒,暖胃止痛的方剂常用。附子用量大于干姜它们就偏于温经散寒止痛、回阳救逆;干姜用量大于附子它们就偏于振奋脾阳、暖胃止痛。

大黄
大黄苦寒,泄热通便,逐瘀通经,本身既含有具有泻下作用的蒽醌;也含具有止泻作用鞣酸。既可泄热通便;又能健脾止泻。但不管是便秘还是腹泻,我们都在方剂中加入30 g大黄行吗?一个脾胃虚寒,肠鸣泻泄的病人,不管你配伍再多的温脾止泻药,再多的收敛止泻药,若加上30 g大黄,不闹出医疗事故那才真是见鬼了!

柴胡
柴胡既能解表透疹,又能疏肝解郁,还可升举清阳。不管是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发表透疹的方剂,治疗伤寒邪在半表半里少阳证的方剂,疏肝解郁的方剂,还是升举固脱的方剂,我们一律加上10 g柴胡,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吗?肯定不能。

“若开方用药这么简单,是个人只要识几个字,读几本医书,记住几味药,他就是名医!就没有看不好的病!”

如果我们治疗一位脾胃虚寒泄泻的病人,在温脾止泻的基础上,配入少量(3~5 g)具有健脾止泻作用的大黄,且与药同煎,将其具有泻下作用的成分挥发掉,保留其收敛止泻的成分,这个方子的效果可能要比单纯温脾止泻要好得多。

柴胡在解表透疹、和解少阳的方剂中用10~15 g都可以,但用于疏肝解郁就得少用。古人认为:药物的使用剂量对药物的功效有很大影响,某些药物,特别是具有升散作用的药物用量宜轻,用量轻质量就轻,质轻轻如羽毛,轻扬疏散。我在临床一般都是用柴胡用量的二分之一(5~6 g)。柴胡若用于升举固脱,用量还应减少,古人认为:用量越小,轻浮之力越大,升提之力也就越大。


图片

图片
通过四十多年的临床摸索,反复参研历代名家的用药规律,我逐渐按感悟到:用于发散解表、疏肝解郁、开窍醒脑的药物在方剂中用量宜轻;用于补益气血、滋阴补肾、重镇降逆、平肝潜阳的药物在方剂中用量宜重。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医教学主要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许多老中医为防止“教会了徒弟,饿坏了师傅”悲剧发生,往往在给徒弟授课时把其他东西都告诉你了,就是不告诉你所用药物的份量。就是告诉了你份量也不告诉你份量与功效之间的关系。致使许多中医奋斗一辈子也追赶不上师傅的技术水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当归补血汤是补血剂,治疗血虚浮阳外越的发热证。其组方原理是根据“气血同源”、“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道理,用大量黄芪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

组方理论依据是“阳升阴长”;组方要点是黄芪用量大于当归。但具体比例用多少呢?是9:8、2:1、还是10:1?李东垣先生在《内外伤辩》卷中将其比例定为5:1。千百年来,还没有发现那个比例的疗效能能达到或超过这个水平。现在许多杂志介绍的医疗方法观点新颖,疗效超群。但你实际一用,就会发现疗效平平,“不过如此”。其中的奥秘也许就在于此。

作者:杨承岐(河北省行唐县口头中心卫生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