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下旬,长津湖战役中的一幕让南逃的美军震撼万分:一排排志愿军战士手握钢枪,眼睛紧紧盯着前方,他们匍匐在零下四十度的阵地上,保持着整齐的战斗姿态,放佛随时都能发动猛烈冲锋。 这是人民志愿军九兵团第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和27军80师242团5连成建制被冻死在长津湖阵地上的惨烈一幕。 冰雕连 冰雕连并非特指的某一个连队,而是志愿军第九兵团中三个成建制的连队!从此“冰雕连”便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和无法磨灭的文化符号,永远地记录在解放军的军史中。 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的出现,一方面确实与朝鲜五十年一遇的超级寒潮有关,另一方面,确实与九兵团没有足够的御寒棉衣有关。 第九兵团全体15万战士中,很多人都是穿着南方薄薄的棉衣来抵抗朝鲜零下3、40度的酷寒低温。 朝鲜那么寒冷,为什么不让战士们全部换上厚棉衣后在入朝作战?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上将的秘书穆俊杰面对提问时,只见穆秘书双眼通红,用着难以掩盖的悲痛,缓缓道出了真相。 军令如山,兵贵神速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美军不顾中国方面的警告,率领联合军队强势跨越三八线以北。朝鲜人民军被“联合国军”打的损伤殆尽,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中国和苏联。 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是志愿军13兵团,其中有38、39、40和42四个军,这四支部队都曾在解放战争中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第13兵团几乎算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志愿军第13兵团入朝之后,38军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打出了“万岁军”的名号。第一次战役打完后,麦克阿瑟知道了中国军队参战的消息,但他仍然十分嚣张和傲慢,直接向美国五角大楼汇报时,认为中国派遣的志愿军不过几个师,根本不值一提。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即便已经得知中国参战,但依旧向五角大楼汇报要发动“圣诞节攻势”,让所有战士在圣诞节前回国欢庆。 正是因为麦克阿瑟的狂妄自大,试图向朝鲜发动总攻一举消灭中国军队和覆灭朝鲜。当毛主席看出麦克阿瑟的计划后,立刻向彭德怀致电:“东线战场,面对美军和南朝鲜三个师北犯的可能,必须让宋时轮的兵团在该方面才有把握,否则对全局不利。” 毛主席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他的战略眼光几乎无人能及,所以急电宋时轮:“朝鲜战场上如果东线打不好,那么江界可能会失守,这样就会使得美军从东面威胁西线,使西线的志愿军部队处于合围之中,那样情况就万分危机,对全局不利!” 随后毛主席下令宋时轮率领九兵团远赴朝鲜赶往江界、长津等方面驻守。 当宋时轮接到毛主席急令时,九兵团正在沪杭线休整。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全境依旧有零星分散的国民党军队在南方地区负隅顽抗,宋时轮将军指挥的第九兵团就在福建地区进行训练,时刻准备渡海作战,为收复国民党占领的台湾省做准备。 宋时轮将军一收到北上朝鲜的命令,立刻率领15万大军登上了前往沈阳的列车。他们原计划在沈阳之后为战士更换冬装作战,奈何“兵贵神速”,九兵团作为一支奇兵不能浪费一分一秒,必须尽早赶到作战地点,所以全体战士草草换上普通的冬装,随后 直接跨过鸭绿江奔赴江界、长津等地。 宋时轮 后勤补给不足作为九兵团的司令员,宋时轮将军对部队的防冻工作十分重视,在他率领部队北上时曾经率领一批干部在北京驻留了片刻。宋时轮专门邀请开国上将萧华讲述“寒带作战经验”,其中主要就是求教严寒情况下的保暖问题。 1950年7月,东北军区成立后勤部,与此同时东三省进入到战时体制。东北军区的后勤部面向的是整个军区的后勤,理论上可以紧急调动东北地区的所有军事资源。就是在这样强大的后勤部运作下,志愿军第13兵团在短短三个月内就穿上了厚实的棉衣。 但九兵团接到急令后,立刻从南方赶到东北地区,跨越范围太大,后勤补给根本无法满足。当东北军区后勤部接到九兵团即将入朝的消息后,就算所有工人不眠不休地赶做棉衣,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出15万件厚棉衣。 1950年10月18日,解放军总后勤部、财政部给中央建议:“加急准备棉衣二十万套,由东北、华北、中南、华东各做五万套”,在12月份完成。 邝任农 由此可知,10月30日,宋时轮率领九兵团出动已成定局,但距离12月份相差甚远。宋时轮找到总后勤部的负责人邝任农讨论御寒棉衣的补给问题时,只得到了一个答案:“时间赶不及”。 无奈之下宋时轮只能联系周总理,当周总理得知九兵团的困境后立刻下达命令:“后勤部必须在11月内完成二十万套棉服的准备工作,不能延长至12月!” 此时距离九兵团出发朝鲜已经不到一星期时间(当然,具体实现宋时轮还并不知晓)。 1950年11月5日,九兵团的部队陆续赶到沈阳。九兵团到达后,由于没有充足的棉衣储备,东北后勤部只能先给战士们分发棉大衣,但即便是棉大衣也储备不足。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整个沈阳的库存被搬运一空,也只凑够了三万五千零九十件棉大衣。时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贺晋年到车站看望九兵团的部队后,赫然发现,这支来自华东的劲旅,竟然戴着大檐帽,穿着军胶鞋,身上的衣着对于东北的寒冷的气温来说“薄如纸”。贺晋年立刻将沈阳仓库中的三万多棉衣分发给战士们,还有十二万多人没有分到棉衣。 情急之下,贺晋年紧急动员东北军区机关干部和驻留部队赶到火车站,脱下身上的都冬装棉衣送给九兵团。 据统计,在11月5、6日期间,贺晋年为九兵团第20军凑集了641件冬装,这641件从其他机关同志身上扒下来的棉衣,不过是杯水车薪。 贺晋年将军 11月10日,当九兵团的后续部队赶到沈阳后,东北军区后勤部日夜不休的又赶制了3000件棉衣发给了九兵团。 1950年11月11日,宋时轮下令入朝作战后,贺晋年见到九兵团大多数人依旧没能分配到棉服,立刻找到宋时轮说:“让部队再多停留几天,给我点时间再凑凑棉大衣。” 宋时轮心中也想让部队多停留两天,奈何情况紧急迟则生变。宋时轮实在没办法再耽搁下去,于是拒绝了贺晋年的好意,下令出兵朝鲜。 贺晋年看着缓缓远去的九兵团部队,再一次将身上的棉衣和棉帽脱掉,送给了战士们。 直到九兵团出发朝鲜后,很多人仍觉得问题不大,只要国内后勤部能尽快赶工10万套棉衣,即便部队先上去,后勤部组织运输部队也能将棉服送往前线。 断绝的运输线可是当宋时轮率领九兵团四个军到达指定位置后,丧心病狂的美军为了能获得战争胜利,每日派遣数千架次的轰炸机无休止的轰炸中朝边界,试图断绝中国的补给线。 美军轰炸中朝边界 新中国成立初期,运输能力严重不足,最为关键的就是运输车辆非常少,根据《对美敌作战的初步经验总结》一书中提到:为了支援入朝部队,从全国各地征调735辆卡车,但是在11月12日,735辆运输卡车中被敌机炸毁的就有315辆(其中包含道路损毁后损毁翻车的20多辆)。 入朝作战后的二十天内,志愿军的运输车辆更是损毁超过600辆,导致运输补给严重不足。当九兵团入朝之后,对于运输车辆的需求量更大,剧东北军区后勤部统计,仅九兵团的补给就需要一千五百辆卡车,才能保证全军能够吃上饭。 后勤补给车辆 由此可见,九兵团在入朝后非但没能得到棉衣补给,甚至连作战时的粮食补给都无法满足。 朝鲜一片狼藉 国内到朝鲜的补给线断裂,无法给九兵团提供充足的棉衣和粮食,那我军曾经一贯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敌战略能否实现呢? 曾经在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的胜利,又被称为“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中我军并没有将后勤工作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因为我军的后勤基本上没有出现过问题!老百姓支持拥戴我军,随时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从而保证解放军战士有充足的后援力量。 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在朝鲜战场上为何我军的后勤无法在当地得到满足呢? 国军的实力和美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美国人出动无数架轰炸机,向北朝鲜地区轮番实施地毯式轰炸,导致朝鲜半岛大部分都是坑坑洼洼的荒地,朝鲜本地的居民尚且没有粮食食用,更何谈支援我军呢? 除此之外,取之于敌的方法同样无法实现,即便我军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取得胜利,缴获了敌人大量的坦克物资,但是我国在建国初期,会开坦克的战士并不多,也就是说缴获敌人的坦克就如同铁疙瘩一般无法使用。 每次我军在战争胜利后,美军会立刻派遣大量轰炸机对我军阵地轰炸,导致缴获的物资还没来得及运走,便彻底毁灭在了美军的轰炸炮火下。 美军轰炸机 抗美援朝算是我国首次主动出国进行的大规模战斗,之前并没有同没美军交战的情况,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抗美援朝等于从零出发,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长津湖战役-----立国之战 当九兵团日夜兼程地赶到朝鲜后,立刻迂回赶到毛主席和彭德怀下达的指定位置,彭德怀总指挥交给宋时轮一个死命令,要求他 的第九兵团中15万人,对抗西线9万联合军队,而西线的13万军队交给13兵团在内的6个军。 可以说九兵团的任务非常艰巨,不光要提前做好对长津地区的美军进行埋伏作战,更是要直接切断朝鲜战场东线和西线的所有联系,一举吃掉9万联合军队! 所以宋时轮只能将九兵团打散,让部分部队深入敌后形成严密的包围圈,将长津地区的美军分割包围成了4个小块。 长津湖战役示意图 但是让宋时轮没有想到的,朝鲜的天气变得如此之快。在刚入朝时朝鲜虽然寒冷,但也只是零下十多度,没想到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朝鲜气温立刻跌至零下3、40度。 根据抗美援朝九兵团老兵的回忆,当时朝鲜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大多数战士们穿着南方薄薄的衣服,坚守在冰雪覆盖的阵地上。战士们冻得浑身上下失去了知觉,露在外面的耳朵冻得通红,一碰就掉。第九兵团27军在第一天行军的过程中,就已经严重冻伤减员700多人。 战士们长时间守在阵地上,即便困得不行也不敢轻易入睡,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在冰天雪地中睡着,那么将会再也睁不开眼睛。除此之外战士们连水也不能多喝,因为水喝多后尿也多,一旦脱下裤子撒尿,极寒会瞬间冻伤战士们裸露出来的部位。所以志愿军战士宁愿尿在裤子中然后捂干,也不敢撒尿。 还有那些深入敌后的志愿军战士,除了没有棉衣御寒之外,几乎可以说完全失去了补给的机会,毕竟补给运输车辆太过庞大,一旦被美军发现,那所有的战略部署都将顷刻间化为泡影。 九兵团在长津湖附近埋伏了6天时间,由于没有棉服和补给,部队非战斗伤亡极大,战斗力锐减。 长津湖战役 冰雪长津湖1950年11月27日,随着宋时轮将军一声令下,藏身于冰雪之中近十天的志愿军第9兵团中的第20军、27军,向长津湖附近的美军发起了猛烈冲锋! 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中,志愿军身披白色长布穿梭在雪地里,由于低温已经将志愿军战士的双腿冻僵,所以他们跑的很慢,在美军眼中志愿军战士就像是蜗牛一般。 美军招呼坦克、飞机一顿轰炸,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彻底击溃了美军的心理防线,志愿军战士如同“白色幽灵”,倒下一批后面立刻有人涌上。 就这样我军神出鬼没的出现在美军面前,冒着大雪和密集火力网顽强战斗,美国军事史学家蒙特罗斯后来在文章中记述:“陆战坦克、大炮、迫击炮和机关枪面对志愿军大显身手,但是中国人仍源源不断的进攻,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令美军陆战队肃然起敬”。 南逃的美军 美军陆战一师战处长鲍泽在逃离长津湖地区后心有余悸:“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进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长津湖战役中美军精锐部队“北极熊” 团被志愿军全歼,甚至连他们的团旗,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战利品之一,而“北极熊”团成为朝鲜战场上唯一一个完整建制覆灭的美军团级部队。 北极熊团团旗 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九兵团共歼敌13916人,但也付出了伤亡19202人的代价。非战斗减员的冻伤员更是高达28954人,其中有近千人冻死。 毛主席在对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做总结时评价道: “庆祝我九兵团两次歼敌大胜利,在极困难条件下,完成巨大的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毛主席军事文集) “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巨大的战略任务”,整个长津湖核心都离不开毛主席说的这句话,“极困难条件”便是对没能获得充足棉服和补给,紧急入朝作战的九兵团最写实的描写。 “完成巨大战略任务”志愿军总部在对长津湖战役总结时:第二次战役转变朝鲜战局的目的达到了,彻底扭转朝鲜战局,使得朝鲜战场上的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毛主席高瞻远瞩,看透了麦克阿瑟的所有战略布局并且提前做好了准备。命令宋时轮作为奇兵前往朝鲜作战,打了东线美军一个措手不及,从而扭转了西线战场可能被东线美军包围的局面。 1952年7月,志愿军9兵团从朝鲜回国,在路过鸭绿江时,担任长津湖战役的总指挥宋时轮站在中朝边界,望向长津湖的方向矗立许久。 张涵予扮演宋时轮 宋将军缓缓脱下军帽向长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等到他抬起头时,这位戎马数十载的将军泪流满面,为那些埋葬在冰雪之下的战士,献上了最深情的歉意:“没能带你们回家”。 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没能想明白,为何“冰雕连”能够不惧零下40度的低温,为何他们宁愿冻死也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为何他们直到死去也要保持着冲锋的姿态?他们更读不懂117团6连战士宋阿毛写的绝笔信是什么含义: 宋阿毛绝笔信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