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机械效率

 王老师说物理 2021-10-29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正确认识机械效率,关键是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有用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也可以理解成为达到目的而必须要做的功,无论采用什么机械来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有用功的数量是不变的。若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升物体,那么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即W=GhG是物体的重力,h是物体上升的高度);若目的是在水平面上平移物,那么克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即W=fsf是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s是物体移动的距离)。额外功是指由于使用机械而额外多做的功,这是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机械零件间的摩擦和机械的自重往往是产生额外功的原因总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WW+W),也可以理解为使用机械时,对机械所做的功(WFsF是作用在机械上的力,s是这个力移动的距离)

二、机械效率

使用不同的机械,需要做的额外功是各不相同的,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或者说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个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例,即h=W/W。由于W是不可避免的,因此W<W机械效率总小于1

三、典型机械效率问题

1.杠杆的机械效率问题:

如果动力为F1,阻力为F2,动力移动的距离为s1,阻力移动的距离为s2,则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2.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问题:

如果物重为G,拉绳子的力为F,拉力移动的距离为s,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n,则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如果动滑轮的重为G,忽略绳重和摩擦,则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由上式进一步分析可知,如果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滑轮组平移物体的机械效率问题:

  如果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f,拉绳子的力为F,拉力移动的距离为s,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n,则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4.斜面的机械效率问题:

如果物重为G,推物体的力为F,斜面的长为s,斜面的高为h,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请转发给周围的人,这也是对王老师最大的支持,衷心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