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荐读】漫说这双手/马 达

 我的卧虎湾 2021-10-29
作为正常人,人人都有一双手,但因经历与“三观”不同,手的成色和用途及作用成效也不同。这就有了议一议的必要。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见得最多的大概要数辛勤劳作的手。劳动创造世界,而真正的劳动成果无疑都是通过脑和手来完成的。迄今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的手,那是一双冬天因劳累满是裂纹、常年粗糙的手,由于经常染线织布颜料浸入裂纹,母亲的手常常是五颜六色的。工人要做工,农民要种田,解放军要训练作战,他们的手都是辛勤劳作的手。解甲归田后回故乡绿化荒山、最近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张连印将军,有着一双满是土垢、粗纹的大手。正是有了这种成色的辛劳之手,我们的世界创造的价值才越来越大,发明创造成果也越来越多。看到这样的手,善良的人们会顿生敬仰之情,深感生活来之不易,幸福来之不易。
人们通常所讨厌的大概就是游手好闲的手。社会上从来就有这么一些人,虽然长有一双手,却贪图安逸,常常闲空着不去做事,虚掷时光。一些反映旧时代生活的文艺作品里,经常描述有这样好逸恶劳的纨绔子弟的形象。因此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一说。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好吃懒做的人的数量好像并没有减少的趋势。有的年轻人既缺乏社会担当的责任感,也没有对家庭负责的精神,要么宅在家里不想成家立业,要么婚前婚后都一直在啃父母,只想依赖他人坐享其成,不愿意为自己的明天买单,成为令人挠头侧目的“啃老一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还有一种袖手旁观的手。袖手旁观这个词语据说最早出自唐.韩愈著《祭柳子厚文》,原意是指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的样子。比喻置身事外观看,不去帮助别人。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古今中外大有人在。
人人都有一双手,但究竟要使自己的手成为什么样的成色,一开始主动权总是在自己手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按照党章和国家法律要求去做,就能使自己的手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好样子,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堂堂正正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2021.10.21于北京知行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