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月| 今天,你买米买面了吗

 西宁的表情 2021-10-30



今天,你买米买面了吗

今天,你买米买面了吗

第一次听到新冠病毒肺炎时我正在准备过年的心情和家务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准备开开心心地迎接新的一年。

刚吃过了年夜饭,刚与亲朋好友道谢祝贺后,工作群里的召回信息,让年味瞬间消失。然后与同事们忙督查,看乡镇如何落实防控措施,看单位如何开展自我防护,逐渐的督查疫情防控工作成了常态化工作,文件里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疫情防控”这个词语。

“从平安归来的人员要做核酸检测。”几天前我看到这样的通知时,除了惊讶还有一丝担心。我在内心祈求着疫情好转,因为我最近始终谋划着必须要外出的事情。外出办一件从来没有办过的正事,这对别人只是呵呵或者茶余饭后的谈资,对我却是关乎亲人生命的大事。

每天假装平静地重复着昨天的日子,收集资料,编写文件和简报,参加一次次的会议,日子在我沉思和忙碌的缝隙里偷偷流失。我内心的慌乱和无序体现在易怒的言行中,体现在越来越疲惫地脚步里。

又是一个早起的清晨,目送孩子披着寒意消失在目光里。百无聊赖拿起手机的瞬间,真有血压上升头脑发胀的感觉。西宁有3例确诊病例的事实由刷爆朋友圈的信息作证。

于是我想到了交通管制,想到了封城封村,想到了已经选了座位的飞机票。

快两年的时间里,一直为别人喊加油。就在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已经身陷其中了。

“十九日从西宁回来的同志报备的同时做核酸检测。”熟悉的文字出现在眼前,然后看到医院里等候检测的长队的视频。

好久默默无声的好几个群里,突然炸了锅。埋怨的、鼓励的、说明情况的、唉声叹气的,让我原本沮丧的情绪低落到冰点。没有了说话的欲望,没有了斗嘴的心情。

“特殊时期要保护好自己呀!”一行带有温度的字眼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方时,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也许是朋友群发的一条短信,也许是朋友真担心我,终究我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我们要出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接触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把心放在事情上,而不是把事情放在心上。”这是我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初看很是赞赏,再看有点不妥。就因为我心上一直有事情的原因吧!劝诫别人的话我也会说,轮到自己时,真有六神无主的慌乱。

快一个月的时间里习惯了每晚依靠网络度日,看手机,看快手,看抖音,看电视,就因为心中有事,无法平静地看书,也不能安心踏实地睡觉吃饭。我把这一切,归结为我的前半生过得太安逸了。简单平庸的生活虽然没有色彩,却一直是家人团聚,兄友弟恭,儿女顺心,不为油盐酱醋茶担心,不为家人的健康担忧,始终是愉悦和踏实地重复着单调的日子。

中午下班时,突然发现街道里特别拥挤和忙碌。所有的高速路口都封了,哪来这么多的车和人。在我纳闷时,突然记起快过年时街道就是这个样子。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仔细观察,面铺前人头攒动,你抬一袋米我拉两袋面,原本闲得晒太阳的老板,此刻忙得不亦乐乎。再看菜铺,更是人声沸鼎,不说价格 不论多少,似乎在领免费的东西。西宁和平安都有疫情了,化隆人难掩内心的恐慌和紧张。于是都在准备囤积食物,以防不测。

我清楚地知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我们没饭吃。就算交通管制,救护车、保障防护物资、生活物资的车辆不在管制范围之内。民以食为天,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更要保障人民的一日三餐。

“你看我买了一袋盐。”母亲混浊的眼睛望着我说,原本要买面,但担心一个人拿不进来,只买了一袋盐。

是呀,平时我们每天过得是买一个饼子,拎一盒面条的日子。对习惯将面放在面柜里压瓷实装满了才踏实的父母来说,那有一丝的安全感和踏实感啊!

“买一袋面吧,你们不用了我走的时候拿走。”不用母亲说出来,我读懂了她的眼神。

回想小时候,到了冬天,放在厨房里的两个面柜里面装得满满的,母亲每次整齐地取上点面。大案板底下的窖里放着半窖的萝卜和洋芋。和水缸并列着的是装满酸菜的大缸,还有几个花菜坛坛站在面柜上。挂在草房梁顶上的几条腊肉总是让厨房里飘出不一样的香味。那时,父母的脸上露着不易察觉的笑。这才是他们踏实又幸福的生活吧!

我认真阅读《关于西宁封控小区内免费送菜到家》和《海东市再次为隔离区群众发放4400份生活物资》的简报给母亲听,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便起身准备明天做馍馍的事情了。

我翻完了朋友圈的所有信息,给微信运动里的所有朋友点完赞后,望着恍若白昼的窗外,啰啰嗦嗦地在手机里记录真实的一天。

相信我明天看到的信息是“转阴”的文字,还有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照。恰好,明天我接种第三剂疫苗的时间到了,顺便做个核酸检测,为自己负责为他人和社会负责。


今天,你买米买面了吗

九月|国庆佳节 阖家幸福
九月|善举很小,内心很暖
九月|您接种疫苗了吗
九月| 我眼中的群科新区
九月|又是一年麦穗黄,而我只是徒伤感
九月| 母亲的厨房
九月|处处有暖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