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奴隶做宰相,夫人当将军,儿子能分忧,商王武丁大杀四方!

 品读二十四史 2021-10-30

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中兴了商朝这件事情,基本是广为流传了,但是从更长的时间角度来看,盘庚迁都更像是一种铺垫了,商朝很快又出现一位中兴之主,这位的贡献更大,他就是武丁。

事情是这样的。盘庚去世以后,弟弟小辛继位,小辛的能力明显不足,国家又有了衰败的迹象。小辛去世以后,弟弟小乙继位,小乙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武丁继位了。

按照一些资料记载的说法,小乙是盘庚比较小的弟弟,他能继位是个意外,武丁作为小乙的儿子,少年时期被父亲派到民间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很多民间疾苦,也知道底层百姓中是有人才的。

据《史记》记载,武丁继位以后,一心想重振大商朝的雄风,可苦于没有得心应手的人才。于是,在继位前三年,他就没管过国家大事,把事情都交给一位大臣,自己就在高处观察,一方面看谁是人才,另一方面了解国家衰败的根源。

有一天,大臣们得到一个消息,武丁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位圣人,梦中的圣人相貌清晰,名叫“说”。接下去的几天里,武丁开始给群臣相面,相来相去,没一个像圣人的。朝里没有,那就去民间找吧,大臣们按照武丁提供的样子,就在全国各地进行人脸识别,终于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一位,此人正好叫“说”。

当时,说正在服劳役,具体一点说,是正在傅岩修路。来人就把说带到了武丁面前,两个人关起门来这么一聊,果然就是梦中的圣人。武丁任命说为宰相,让他协助自己治理国家,说果然有真才实学,在他的治理之下,商朝重新兴盛了起来。因为是在傅岩找到的说,所以人们称他为傅说。

如果只是让国家兴盛了,那武丁的历史地位也就没有那么高了,他还做了另一件大事,开疆扩土。

在前面几篇里,经常提到商朝同周围的方国作战,什么鬼方、土方等等等。有一位朋友留言说,鬼方是商朝比较重要的对手,应该是欧洲人迁徙到亚洲的部落,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关于鬼方等方国的来历,说法有很多,有的说他们是匈奴人的前身,有的说他们是欧洲人的后裔。

同前辈们一样,武丁时期也存在着很多对手,周围的方国。国家内部稳定发展之后,武丁把眼光扫向了边疆一带。

朔方和土方经常侵扰商朝的边境和附属国,有时候还会联合起来威胁商朝西北方的安全。武丁多次调兵遣将,甚至亲自带兵出征,终于把朔方和土方给征服了。

随后,武丁又花了三年时间,平定了鬼方。

再发兵攻打羌方,俘虏了一大批的羌人做奴隶。

又统兵南下,深入荆楚之地,打败当地的军队,收获大量俘虏。

还出兵攻打夷方、巴方、蜀方和虎方等等,都大获全胜。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是商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在位时间第一长的,是前面讲过的商朝第一位中兴之主,太戊帝。

武丁在位期间,内部稳定国家、发展生产,对外开疆扩土,把东、南、西、北很多地方都纳入了商朝的版图之中。如果拿我们熟悉的帝王来对比的话,大概跟西汉的汉武帝比较想象吧!

说到开疆扩土了,我们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他就是武丁的夫人妇好。据甲骨文记载,妇好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武丁对周边方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率军出战取胜。

妇好曾统兵一万三千人攻打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是武丁时期带兵最多的将领。妇好还参与指挥了对土方、巴方、夷方的作战,同期的很多名将都归她统一调配。

这么看来,武丁真是一位雄主了,真是威风八面、拳打四方了,有点百无禁忌的意思,不过他也有害怕的时候。

据《史记》记载,有一次武丁继承祖先商汤,不知从哪飞来一只野鸡,正好落在祭祀用鼎的鼎耳上。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又是在祭祀祖先的时候,武丁不由得害怕起来。

这时候,武丁的儿子,也是当时的太子祖己站了出来,他安慰父亲说:“大王不要担心,只要处理好国家大事,其他都不是问题。”

接下去,祖己又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老天在上观察万民,主要看的是人民是否遵守道义。人的寿命有长有短,不是老天让人长寿或者短命的,短命的人都是自己作死的。有人没有道德,做事没有畏惧之心,上天才会给他惩罚的。

大王只要尽心竭力为民众办事,老天都会看在眼里。以后再祭祀的时候,就按照以前的规矩,不要铺张浪费好了!

家里有贤子,朝中有良臣,夫人能内外辅佐,武丁又有雄才大略,商朝在他的手里兴旺发达,也就不奇怪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