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恋说丨能一眼看到底的杨元庆

 新用户3908WfFJ 2021-10-30

来,咱们换个角度看事件

最近有个老视频有点儿火。

这是2014年4月份录制的央视的《对话》节目,一个多小时的节目现在最火的就是这一分多钟的内容了。

根据这段视频,有人说杨元庆当年看不起、看不懂马斯克,我觉得不至于。在CCTV的舞台上,杨元庆只是想争一口气,不想让马斯克的“奇谈怪论”抢了风头而已。毕竟,这是自己家门口啊。(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当年的新浪科技报道,链接:http://tech.sina.com.cn/it/2014-04-21/18569335477.shtml)

回看2014年,在这期《对话》节目录制前,联想在2月份连续两个交易日股价合计暴跌了23%,市值蒸发265亿港币,原因是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价格过高。对于未来,杨元庆表示“联想的目标是在两年内成为广义个人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领域的全球第一(已达成);同时,在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交易完成一年后,把企业级业务打造成50亿美元营业额、利润率超过个人电脑的业务(未达成)。”——联想集团经过几年的努力攀爬后,市值从2014年暴跌后的不足900亿港币变成了2021年10月25日的1000亿港币多那么一点儿。

而特斯拉,2014年4月份中国区负责人因为业绩不佳而离职;当时的公司市值不足300亿美金,马斯克本人已经觉得挺满意。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马斯克口出狂言说他有信心让公司在2025年达到7000亿美金的市值——而上面这段老视频之所以被挖出来热炒,就是因为在2021年10月25日,特斯拉市值突破一万亿美金,成为有史以来进入万亿美金俱乐部用时最少的企业。

人比人。。。

2000年前后的时候,联想内部培(xi)训(nao),说公司需要三种人:

-能独立做一摊事情的人;

-能够带领一帮人做事情的人;

-能审时度势,一眼看到底的领军人物。

培训的结论是:杨元庆就是那种一眼看到底的领军人物。白纸黑字,振聋发聩。

联想电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杨元庆为首的团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班虎狼之师。先是在诸侯遍地的情况下做到国产PC品牌市场第一、然后力压各路国际大厂在国内PC市场上做到第一、然后收购IBM电脑事业部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然后死扛DELL、HP力保全球市场第一。

用“能审时度势,一眼看到底”来评价电脑领域的杨元庆,没毛病。

杨元庆也看见过很多其它领域,只是没能一眼看见底。

2000年发布门户网站FM365.COM,和新浪搜狐掰手腕;

2003年收购国内IT管理咨询服务公司汉普,向IBM学习业务转型;

2003年收购厦华电子进军手机市场,力争成为业内前三;

此外,联想内部还成立过各种事业部,进军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家用电器。。。

你会发现,只要是涉足蓝海市场,联想全都被呛的脸色发蓝;而当海水变红,联想入场倒是能活的挺自在。

领军人物的眼光,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盘,也是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其实拿联想对标特斯拉并不公平,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领域。联想目前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戴尔市值840亿美金,惠普其两家上市公司,分别市值350亿和190亿美金,都远远不足特斯拉的一个零头。

而惠普,是硅谷精神的奠基人,是美国创新企业文化的开创者啊!

之所以马斯克能够把眼光投向火星,扎克伯格能够挺进元宇宙,就是因为硅谷那个神奇之地,经过六十多年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建立起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创新环境,可以源源不断的奉献出惊世骇俗的创新者,指引人类科技发展的方向,拓宽人类逐梦的边界。

当惠普在硅谷创立车库文化的时候,我们还正在努力的消灭文化呢。联想电脑诞生的传达室并不比惠普的车库强多少。就像我们不应该嘲笑父母对流行文化的迟钝一样,我们也没必要苛求杨元庆的眼光要像马斯克一样缥缈而坚定,他们不是一个代际的企业家。

也许在出现了数百乃至数千像杨元庆那样可以把某个领域“一眼看到底”的企业家之后,中国也可以出现一位一眼看穿宇宙的非人类。

非人类可遇不可求;可求的,是建立一个能让万物自由生长的环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