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必然过程。为全面准确评价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与政策创新团队,从农业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和效益、绿色发展、支持保护六个方面,研究确定了24个量化指标,以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对2015-201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即相对2050年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由于数据来源面广,大多数只能更新到2018年),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总体处于转型跨越阶段 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转型跨越阶段,2018年,全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得分62.0分,处于转型跨越期。江苏等19个省份(直辖市)处于转型跨越期,贵州等12个省份处于起步发展期。农业现代化6个方面发展差异较大。从六大领域来看,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效益、绿色发展、支持保护2018年得分分别为11.26分、10.34分、9.69分、9.05分、14.86分、6.85分,实现程度分别为62.5%、73.9%、57.0%、45.2%、70.8%、68.5%。 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及问题 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短板限制农业经营水平提升。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实现了以机械动力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劳动力大量稳定转入非农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资本回流农村更加广泛,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业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发展呈现出基础良好、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特点,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分配的矛盾,扶持政策顶层设计与落地执行的矛盾等,制约着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当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仅为32%,与基本现代化目标值尚有差距,制约了农业经营体系的健康发展。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质量效益水平提升较难。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然较小,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问题仍突出,2018年全国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实现程度仅为45.2%。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形成。因此,要加快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脱节等突出问题,改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积极推进教育和“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 农产品加工和涉农服务业滞后,农业产业体系需要补足短板。产业体系不健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短板之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各产业间的发展协调性不足,产业增长缓慢,与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协调性亟待加强。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平衡。目前,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度持续稳定在100%,粮食保障能力强,但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发展滞后,现代化实现程度低于60%,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程度仅29.2%,制约了农业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西部落后局面亟待解决。我国幅员辽阔,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特征明显、业态类型多样、发展水平不一。东部地区由于自身在地理和气候方面的先天优势和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经济、资源、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劳动力素质普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东北地区的不断开发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规模开垦,东北地区已逐步发展为中国农业重要的北大仓,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等农业现代化特征鲜明。中部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水资源充沛,地理面貌以平原为主,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农业现代化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相比而言,西部地区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薄弱、发展相对落后。一方面是先天不足,气候恶劣、水资源短缺、宜耕地区少,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发展落后,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提高,走出一条西部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农业现代化政策建议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未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需要重点补足质量效益短板,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要以农业提质增效为导向,构建技术攻关能力有保障、科技成果能落地、体系健全、运作有效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二要构建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推动信息技术和农业机械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高效设施农业;三是全国各区域、各省要抓住自身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新功能、发展融合新业态,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夯实农业保民生的基础地位,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改善提升农机装备、农田水利和仓储物流等设施条件,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落实“米袋子”“菜篮子”,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结构安全。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供求和各地农业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一要着重发展一批产业链条较长、经济效益较高的草食畜牧业、奶业、水产养殖业、果蔬产业等。二要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深挖本土名、优、特等有地域代表性的农产品,发展农业标准化、全链条生产,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产品品牌。 发展涉农服务业,促进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涉农服务业,促进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关键要建立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一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及多元服务主体的作用,明确各类主体的功能定位,按照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思路,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组织、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的重要作用;二要探索各具特色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提供代耕代种、生产半托管、全托管和土地流转服务,以及电子商务、区域公共品牌管理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形成农业服务链接型规模经营和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绿色、均衡、高质量的现代化,一要牢固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发展节水农业,提升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二要建立健全区域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在区域间充分涌流和汇聚,形成一批优势农业产业集聚区、高水平农业人才集聚区和农业高新技术集聚区,通过发挥规模效益、外部效应、知识溢出和创新效应,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均衡和高质量发展。 继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由于农业比较收益较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自身积累不足、外部资金注入较少,农业现代化过程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保护。美国、欧盟、日本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都采取各种方式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有益经验。下一阶段,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在积极借鉴和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支持政策的同时,制定适宜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政策。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与政策创新团队,胡志全、辛岭、朱晓峰、杨敬华、李超、黄德林、杨婷婷) 责任编辑:王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