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山之石】日本踢拳的“前世今生”——传统武术现代化的启示

 武谈 2021-10-31

踢拳,英文名称是Kick Boxing,日语名称是キックボクシング。国内的翻译名称很多,早年被翻译成踢拳道,香港翻译为自由搏击。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沿袭了自由搏击这个名称,举办的赛事均称为自由搏击。其实,自由搏击这个翻译是错误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踢拳,是可以上腿的拳击。

事实上,踢拳的诞生,也的确跟拳击有很大的关系。1959年12月20日,在东京都台东区的浅草公会堂,有一个叫作山田辰雄的空手道教练现场演示并推广一种新的空手道规则,即选手双方像泰拳那样戴上拳击手套,可以互相全力击打。山田辰夫的师父,就是大名鼎鼎的空手道大师本部朝基,本部朝基当时在日本被誉为“战前最强空手家”。他是空手道“首里手”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冲绳本部流空手道的创始人,一生参与过无数次真实街斗,跟后来的松涛馆流空手道创始人船越义珍、糸东流空手道创始人摩文仁贤均为同门同派。

山田辰雄的师父—空手道实战大师本部朝基


山田辰雄虽然是一名空手道练习者,但是他却非常喜欢泰拳开放的规则。当时的空手道比赛采用的是点到为止的“寸止”规则,即两个人实战中不戴手套,打到距离对方身体一寸地方便放松不再发力,只要点到对方就算得分。这样的规则对身高臂长的人很有优势,对那些力量大但是身材粗壮的人却很不公平。于是,山田辰雄一直梦想在日本能举行一种全接触规则的空手道大赛,但当时空手道整个业界都比较保守,举行全接触为规则的空手道大赛阻力很大。早在同年11月山田辰雄就发表了“新体育的成立和其企业化计划草案大纲”的企划书,提倡建立一种全新的比赛方式——“空手道拳击”。山田辰雄在浅草公会堂举行表演赛后开始把想法付诸行动,通过拳击经纪人野口修从泰国聘请了一位泰拳冠军来自己的空手道场进行教学。1961年,山田辰雄在《日本拳法空手道教程》的创刊号上,刊登了数张自己在道场练习泰拳的照片,这标志着山田辰雄在把空手道和泰拳的融合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实验阶段。

1962年山田辰雄以“空手道拳击”为名称,在东京后乐园竞技场举办了“首届空手竞技会”。比赛规则在当时非常开放,即比赛双方按照体重划分级别,佩戴拳击手套全力击打,击倒对方是唯一的获胜方式。

由于规则过于开放,比赛遭到了空手道保守派的强烈谴责。虽然山田辰雄在报纸上刊登观众可以免费入场,但是由于保守派舆论阵营过于强大,进场观看比赛的观众很少。山田辰雄举办全接触空手道比赛的想法只好就此作罢。

野口修在1962年8月24日观看在东京后乐园大厅举行的一次泰拳比赛后有了新的灵感,他觉得既然日本本土举办全接触空手道比赛票房不上座,那么空手道VS泰拳这样的比赛也许会有很多人愿意看。于是他找到当时大山道场(后来的极真会)的创始人大山倍达商议此事,大山倍达很感兴趣,于次年(1963年)派出了黒崎健時、中村忠、藤平昭雄三位空手道高手去泰国跟泰拳进行对战。

日泰双方商议,本次比赛规则除了不能踢裆插眼外,任何技法无限制,当日首位出战的空手道选手黑崎健时(四段),他在首局2分35秒时被泰沉量级名将黎威击至重伤,左眼角中肘破裂,重伤倒地,被判击倒败北。接下来,同门藤平昭雄(又名:大沢升)(二段),于第二局用了1分40秒以投技、头击、右钩拳猛攻,击倒泰人何辉,中村忠( 二段),在第二局用了1分48秒击倒华人泰拳师陈青龙。首次客场作战,空手道便以2胜1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本次比赛唯一失败的空手道家黑崎健时当时是一位空手道教练(师范代),很久没有进行过系统训练,他是临时顶替一位不能参赛的空手道选手而参加比赛的。

野口修带领的空手道队在泰国获得胜利后,日本记者采访了他,当记者问到日本选手是练习什么拳法而打败泰拳手的时候,野口修一时语塞,思索半天,他说出了一个名词,即“Kick Boxing”,也就是可以上脚踢的拳击。由此,野口修创造了一个新的武术流派,也赐予了它一个永久的名字。

回到日本的野口修非常得意,他于1966年1月30日以“キックボクシング”的名称创立注册了日本踢拳协会,并招募了一批空手道、拳击等不同的选手进行训练。4月11日在大阪府立体育馆举办了首届踢拳VS泰拳比赛。不料之前对比赛很感兴趣的大山倍达却突然以“道场实在选不出合适的参赛选手”为理由拒绝参加了本次比赛。由于比赛缺乏选手,情急之下的野口修通过朋友找到了当时日本大学艺术系空手道社团的刚柔流空手道练习者泽村忠参赛。这个学艺术专业的业余空手道选手泽村忠居然在比赛中表现神勇,2回合便KO了泰国拳选手获胜。

同年6月,泽村忠在第二次与泰拳选手的交战中则遭遇惨败,被仑批尼拳场羽量级排名第八的泰拳手萨曼莎击倒数次。他虽然硬挺了4个回合没被KO,但是浑身被重创16处,牙齿被打掉三颗,肋骨被踢断数根,在医院住了半个月才得以康复。野口修得知泽村忠受伤后,赶去医院看望,两人达成默契,一定要报仇。

1970年,经过苦练踢拳技术的泽村忠复出,不断挑战泰拳手并取得胜利,引发了全日本对踢拳的热潮,电视每周都转播踢拳比赛。至此,踢拳在日本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

而1969年,踢拳历史上发生了另一件重大事件,即第一次去泰国挑战被KO的那个极真会师范代黒崎健時宣布脱离极真会成立第一个踢拳标志性道场——目白踢拳馆。这个拳馆是日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踢拳馆,它的伟大不单单是日后培养大沢昇・藤原敏男、魔裟斗等一大批泰拳、踢拳冠军。最重要的是这个拳馆也是荷兰踢拳的播种者。

20世纪80年代,各种搏击赛事日渐丰富,踢拳比赛开始逐渐受到观众的冷落。电视也开始不再转播踢拳比赛,直到1993年,一个历史性人物的出现,再次让踢拳火爆全球,他就是极真空手道正道会馆创始人石井和义,石井和义虽然是极真空手道出身,但是他思维非常开放,对各种武道都很喜欢。于是在他的努力之下,一个全新的踢拳赛事——k-1诞生了,“K”代表Karate(空手道)、Kongfu(功夫)、Kickboxing(踢拳),Kempo(拳法)等格斗技;“1”即第一、冠军。事实上,参加K-1的选手使用的格斗技有泰拳、空手道、踢拳、散打、职业摔跤、跆拳道、传统泰拳、拳击,甚至还有美国的军队格斗技、法国腿击术。
精明的石井义和深知没有观众的比赛水平再高也是曲高和寡,因此K-1比赛从创立之初就以 “高奖金”“赛事紧张激烈”而出名。
为了让比赛保持紧张激烈的节奏,K-1的规则以鼓励进攻、鼓励KO为原则,限制使比赛节奏拖沓的技术如搂抱并禁止摔法。出于安全考虑,肘法亦被禁止。通常的比赛为3分钟1局,共进行5局比赛,局间休息1分钟。淘汰赛则为3回合3分钟制。平局时进行延长赛(延长赛回合数因大会种类而异)。被击倒选手被读秒至10秒未能站起时为KO。一回合之内倒下3次也为KO。淘汰赛时,除决赛外一回合之内倒下两次为KO。判定胜负的标准有KO、TKO(包括医务监督叫停、场裁叫停、助手抛白毛巾等)以及3位裁判的点数判定。在计分上类似拳击规则,每回合共10分,当两人无明显差距时判平,有一方占明显优势对手被扣1分,一方占特别明显优势对手被扣2分,最后由3名裁判计算总分,当两名或两名以上裁判同时判平比赛即为平局。K-1规则更趋严格,在无差别级赛事中,在一方对另一方采取箍颈技术后,只能进行一次膝撞,这对泰拳出身的选手影响颇大。
在新颖赛制和巨额奖金的吸引下,各路英豪蜂拥而来,K-1也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格斗组织。踢拳再次风靡了全世界。

踢拳流派之争
关于踢拳的流派(风格),一直是国内搏击爱好者争论不休的话题。本节就详细谈谈踢拳流派的划分,本节内容全部以真实历史资料为依据,尽量以严谨中立的态度给读者阐述踢拳各流派和风格的关系。
目前,人们普遍把踢拳以规则和风格分为四个流派,即日式踢拳、荷兰踢拳(日式踢拳的变种)、美式踢拳(日式踢拳的变种)、法式踢拳。

荷兰踢拳
“荷兰踢拳”是在踢拳届极具影响力,又跟日式踢拳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踢拳流派。荷兰踢拳最早起源于日式踢拳。荷兰第一家踢拳馆——目白道场的创始人an PLA1975年去日本旅游,在日本他遇到了他的踢拳老师黑崎并被他高超的踢拳技术吸引,于是决定留下来学习,在那里他与日后横扫泰国的踢拳冠军藤原一起训练,在学习了几年后,an PLA回到了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创立了荷兰历史上第一家踢拳馆,以为自己老师黑崎的踢拳道场坐落在东京目白区,为了致敬恩师,他给自己的踢拳馆取名为——目白道场。同时,他还创立了荷兰第一个踢拳组织荷兰踢拳协会(N.K.B.B)。从那之后,踢拳在荷兰生根发芽传播开来。荷兰踢拳协会培养了一大批职业选手。
今天的荷兰踢拳选手在世界大赛中大放异彩,尤其在大级别。中几乎占有统治地位。这除了得益于荷兰人天生身材高大强壮之外,荷兰人发明的独特“X”型打法也是荷兰踢拳保持其拳坛统治地位的秘诀。
荷兰踢拳虽然源自于日本,但是“X”型打法却是荷兰人根据自己特点发明出的一种独特技术。荷兰人身材高大,移动不是很灵活但拳击技术水平较高,因此荷兰人发明了以变换打击角度、拳腿组合多变的特色技术。这种打法角度刁钻,拳腿攻击密集,加上荷兰人强大的身体素质,往往令对手难以招架。
 
美式踢拳
美式踢拳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认的历史是由传统空手道演变而来。60年代空手道传播至世界各地,60年代末,一部分思维开放的美国人不满足传统空手道:“寸止”(一种空手道规则,多数单击,互相击打时需要点到为止)的规则,开始尝试创新一种规则更开放,打起来更过瘾的“新式空手道”。于是,美式踢拳由此诞生了。美式踢拳最早的规则带有非常浓厚的空手道味道,比赛选手选手穿长裤比赛、禁止膝击、禁止下段踢、在类似空手道的场地进行比赛……
后来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改变了美式踢拳的规则。1988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著名的美国踢拳选手—Rick Roufus(号称美式踢拳不败拳王)接受了当时“独游世界”推广泰拳的泰国选手Changpuek Kietsongrit的挑战。赛前大家都认为泰拳手必败,因为美式踢拳王Rick Roufus的体重远远大于泰拳选手Changpuek Kietsongrit。然而,比赛过程和结果却令观众大跌眼镜,比赛一开始,虽然Rick Roufus凭借重拳把泰拳手Changpuek Kietsongrit揍得东倒西歪,然而Changpuek Kietsongrit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坚持战斗。比赛进行到了第二回合后的后半段开始逆转,泰拳手Changpuek Kietsongrit不停用泰式低扫踢去攻击Rick Roufus腿部,由于美式踢拳规则是不允许下段攻击,因此Rick Roufus从未有防守腿部攻击的经验,因此频频中招。俩人开启了互相伤害模式,一个不断用拳法攻击对方,一个不停用低扫攻击对方腿部。比赛进行到第四回合,受到叠加伤害的Rick Roufus的双腿终于再也站不住了,倒在擂台上爬不起来,最后被担架抬下擂台,而获胜的泰拳手Changpuek Kietsongrit则被揍得面部肿胀说不出话来。
此役引起了美式踢拳届巨大轰动。他们意识到美式踢拳技术上的不足,于是在保留原来规则的情况下,又新增加了一种新的美式踢拳规则——“低踢”,意为允许对腿部进行攻击的规则。
现在的美式踢拳根据规则开放程度有三个规则,分别是“全接触”“半接触”“低踢”,三种规则的比赛场地也不同,有在擂台进行的比赛,也有在类似空手道场地进行的比赛。并且思维开放的美国人与时俱进又开发出美式职业踢拳规则,比赛中一改传统美式踢拳的长裤着装,穿个性搏击短裤同时开放膝击,且不穿护具。美式踢拳的技术特点是步法灵活,擅长外游击战,远距离突防能力强。
 
法式踢拳
法语的踢拳为萨瓦特(Savate),法语发音为[saˈvat]是一种法国武术,又称赛法斗、法国踢腿术、法国腿击术、法式踢拳,Savate是法语“老鞋”的意思,其名称来源于巴黎恶棍们穿的旧鞋。萨瓦特也是唯一一种准许斗士穿鞋的竞技踢击武术。关于法式踢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泛,也是最有趣的一种说法是源自于19世纪法国马赛港口的水手们开发的一种游戏。当时远洋船上生活无聊,水手们在打拳击的同时,又发明出一种可以互相踢对方屁股的游戏。
萨瓦特的具体起源已经难以考证,但史学界对于谁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萨瓦特系统培训的人,并无异议。米歇尔·卡素尔(Michel Casseux)将法国马赛的“香松”和巴黎的街头格斗技结合起来,于1825年创立了第一家萨瓦特培训学校,萨瓦特格斗术正式诞生,米歇尔·卡素尔因此被尊称为“萨瓦特之父”。
在米歇尔·卡素尔创立萨瓦特的过程中,他的学生Charles Lecour功不可没。Charles参考了当时的英国拳击,极大的丰富发展了萨瓦特的拳法技术,由此创立了今天的竞技版、擂台版萨瓦特。1924年,萨瓦特作为表演项目亮相第8届巴黎奥运会,这是萨瓦特首次在国际大赛中亮相。
萨瓦特二百年历史中,吸引了众多社会名流学习,如今萨瓦特技战术已经比较成熟,越来越多的萨瓦特练习者在踢拳、MMA擂台上大显身手。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Byron)、法国作家亚历山大·仲马(大仲马,Alexandre Dumas)、第一届UFC天下武道大会亚军杰拉德·杰勒德(Gerard Gordeau)、法国踢拳名将迪伦·萨尔瓦多(Dylan Salvador)等名人皆是萨瓦特的练习者。法式踢拳的的点是腿法招数华丽多变,并且比赛中只允许用脚尖或者脚背踢击对手,禁止像泰拳那样用胫骨横扫对手。并且法式踢拳还保留大量“截击”低段腿的技术。

踢拳在中国
踢拳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进入中国香港和澳门,中国大陆由于大力发展本土散打运动接触踢拳较晚。公认的第一次官方与国际踢拳接轨的是1999年受当时K-1赛事邀请,中国武术协会派出了当时著名散打选手腾军参加K-1Spirits1999的比赛,藤军第一场比赛在两回合中以点数战胜一名泰国选手,第2场则在两回合中以点数负于日本选手天田广美。2000年5月28日,腾军再次参加K-1Survival2000,预赛第一场在3回合中以点数胜一名日本选手,而后于7月7日决赛阶段第一场战至延长赛后被判定以点数战胜日本选手黑泽浩树。但在半决赛中,他3回合再次以点数负于天田广美。
虽然腾军再次负于天田广美,但其拳法犀利,侧踹又快又恨,擅长使用拳腿组合。最让观众欣赏的是他的心理素质和敢打敢拼作风,腾军参加的是K-1GP(100㎏)重量级比赛,而他本人的体重当时只有不到90㎏,比赛中藤军以小打大,毫无惧色。让当时的日本观众非常称赞。
从那以后到2002年,中国武术协会官方又派出过安虎、张家泼、安虎,石洪坚、王三侦参加K-1比赛,其中王三侦参加的是2002年10月11日的K-1World Max世界王者对抗赛,和王三侦配对的是日本选手大野崇。大野崇史日本ISKA世界踢拳中量级王者。比赛中王三侦打得非常顽强,但是在最后判定环节裁判一致判定日本选手获胜。
中国武术协会觉得踢拳比赛跟散打规则上有一定的偏差,从此不再派运动员参赛。而此时一家北京民间俱乐部走上历史舞台,它就是号称中国踢拳黄埔军校的北京盛华武术俱乐部。在主教练邹国俊带领下,俱乐部康恩等选手多次参加K-1比赛并创办了自己的踢拳赛事品牌—《英雄传说》,为中国踢拳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时间来到2012年,这一年被很多踢拳人士称为“中国踢拳元年”,因此这一年里,发生了两件大事件,一件是全国举行了首届由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自由搏击锦标赛”,象征着踢拳正式被体育总局认可,第二件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搏击类电视节目《武林风》修改了比赛规则,赛事由散打踢拳混合规则全面转向踢拳规则。至此,中国踢拳走向了快速发展道路,随着2015年国家放宽搏击赛事审批,《昆仑决》《峨眉传奇》《勇士的荣耀》等赛事相继出炉,中国踢拳赛事欣欣向荣发展起来。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