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综述丨重视结核病流行国家炎症性肠病患者生物制剂治疗的管理(上)

 余元子 2021-11-01

Dr.X陪您读的第758文章


图片

重视结核病流行国家炎症性肠病患者生物制剂治疗的管理




文献来源: Gut Liver. 2020 Nov 15;14(6):685-698




特别声明: 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
观点与综述:

生物制剂的出现,改变了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思路和模式。

生物制剂的使用使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早期疗效,减少住院和手术需求,更进一步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治疗结果(例如完全黏膜愈合和组织学愈合)。

抗-TNF药物是最早的一代的生物制剂,这类药物治疗IBD一个重要问题,会会造成结核病(TB)的风险增加。

尤其是目前克罗恩病和肠结核在鉴别诊断时还存在不小的挑战,如果在误诊的情况下启动不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后果。 

有报道显示,在亚洲国家IBD与结核病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据报道2016年全球1,04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中,有60%以上来自亚洲国家。

目前已有明确的研究证据表明,使用抗-TNF药物会增加结核病的风险,包括那些在开始治疗前结核病筛查呈阴性的患者。

除了抗-TNF药物之外,近年来出现了新一代不同作用机制的生物制剂。

现有的证据显示,使用抗-整合素药物(如维得利珠单抗)患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相对较低,为结核病流行地区IBD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希望的选择。

这篇综述通整理了既往亚洲结核病流行地区使用生物制剂治疗IBD的文献报道,重点探讨了诊断难题、复发风险、潜伏性和活动性结核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

一、结核病流行国家的风险和疾病负担

可以理解,在IBD流行国家,与IBD中使用生物制剂有关的所有这些问题都引起了更大的关注。

结核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2016年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根据最近的估计,2016年全球估计有1040万新发结核病例。其中,男性和女性中64%和59%的病例在亚洲。

其中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菲律宾和巴基斯坦占所有新病例的56%。

根据结核病患者绝对数量计算,世界前20个结核高负担国家是:安哥拉、孟加拉国、巴西、中国(全球第4)、朝鲜、刚果、埃塞俄比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莫桑比克、缅甸、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俄罗斯、南非、泰国、坦桑尼亚和越南。

亚太地区几乎所有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都很高。

图片

二、炎症性肠病与肠结核的诊断和鉴别

克罗恩病(CD)和消化道结核病(giTB)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鉴别和区分这两种疾病存在相当的有挑战性:

  1. CD和肠结核的病变通常都发生在回盲部,二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内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组织学特征都非常相似; 
  2. CD和肠结核均为肉芽肿性疾病,可能会累及消化道的任何部分; 
  3. 没有简单的检查,可以可靠地区分CD与肠结核。

此外,目前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的出现,又进一步加剧了上述问题。

如果是对治疗敏感的结核病患者,经验性抗结核病治疗(ATT)明确有效,通常有助于确定结核病的最终诊断。

但是,如果患者感染的是多重耐药结核菌,那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看不出明确的效果,从而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CD和肠结核之间进行鉴别诊断时,任何错误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如果CD被误诊为结核,则患者会经历较长时间不必要的抗结核治疗,这不但对患者毫无帮助而且可能反而有害,导致CD疾病的治疗延迟。

确实,现有的文献也显示,经验性抗结核治疗已经成为结核病流行国家CD诊断延迟的最大因素。

反过来说,如果肠结核误诊为CD可能更危险。

如果结核患者使用激素甚至是抗-TNF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全身性免疫抑制状态加剧和播散性结核感染恶化,这可能对患者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三、炎症性肠病治疗与结核病

随着生物制剂的使用日益增加,另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生物制剂治疗后结核病再激活的风险。

暴露于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会导致人群的潜在感染,并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始终存在结核重新激活的风险。 

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是指,活结核分枝杆菌持续存在,但无法通过任何临床症状识别的活动性结核病。

在这种情况下,潜伏结核感染尚不足以引起活动性疾病,除非患者的免疫状态的改变。比如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例如抗-TNF药物)或年龄增长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研究显示,潜伏性结核感染的患者约有10%在其一生中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年激活率约为0.1%至0.15%。 

TNF-α是人体免疫应答的关键组成部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TNF-α会诱导巨噬细胞活化、募集,形成并维持肉芽肿的完整性。

这是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正常免疫应答方式。

因此,在潜伏性结核感染的患者中,抗-TNF药物可导致活动性结核感染的发生率更高,其临床表现通常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相似,即非典型、粟粒性结核或肺外结核。 

这种结核感染的风险,可能是由于细胞介导的免疫力降低而发生,抗-TNF药物会造成抵御结核分枝杆菌的CD8 细胞减少。

另一方面,抗-TNF药物造成结核病风险增加的另一个假设机制,涉及吞噬体成熟的过程。 

有研究显示,TNF-α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吞噬体的成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抗-TNF药物会抑制吞噬体成熟的过程,从而导致人体/宿主对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减弱。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本文第二部分......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