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读书|学生作品•吕滟鸿:《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青年读书说 2021-11-01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高一学生

吕滟鸿



一提起明朝,我就会想到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和臭名昭著的党派之争。明朝虽然也有郑和下西洋这样令人骄傲的壮举,但正是从明朝开始,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推向顶峰,同时倭寇等原因而实行的海禁政策,使中国社会的逐步发展滞后,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图来源  网络】
既然是万历十五年,自然离不了主角万历皇帝。在明朝历史上,“万历”总是与一个名字关联在一起,那就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的新政改革给趋近腐朽的明王朝带来了一缕春风,他对于近乎凝固的制度所采取的雷厉风行的锐意改革,确确实实简化了行政机构,增加了国家财政税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张居正到头来依旧跳不出封建制度的束缚,在他死后,改革也失败了。

【图来源 网络】
至于我们那位历史上少有的“消极怠工”的万历皇帝,其实是很令人同情。刚开始时,他其实是个勤奋好学积极向奋进的小皇帝、好少年。他小时整日地听张居正讲为君的大道理,好不容易能自己掌权,但立皇后、立储等事与满朝文武闹翻了脸,年轻人的锐气被一帮老头折腾得没剩下多少,到头来落得个万念俱灰、身不由己。本是雄才大略的万历,硬是被僵化的体制和繁琐的礼仪折磨得苦不堪言,名义上是天子,实际受制于朝臣。因为伦理之道,他不能立心爱之人的孩子为太子,能被他掌控的是少之又少,逐渐地,他变得消极,再也不想管了,变得“无为”。然而可笑的是在万历皇帝避不上朝的几十年中,整个朝廷依旧在正常运作着,因此黄仁宇先生恰到好处地评价万历为“活着的祖宗”。强大的文官体制,死板的财政制度,武官的地位低下至极,或许也就导致了明的覆灭。

【图来源  网络】
就这段平凡的万历十五年,其实已无形中注定了明清及后面中国落后的结局。中国自明朝起,君主专制开始强化,人们思想开始逐渐麻木,社会变得僵硬,中国变得封闭,开始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我们要开放互鉴,勇于创新,让今天的中国变得更好。

  

历史教学·精品推荐|中外纲要(下)·李王辉|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德育分享|实习周记·陈泽敏:实习跟岗的小故事

青年读书|学生作品·刘欲晓:《万历十五年》书评

青年情感|学生作品·张佳:植根于美育沃土,浇灌希望的田野

NO.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