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有哪些令人敬佩或畏惧的细节?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1-11-02

图片

苏联人民在工作,与红军一起争取最后的胜利

1941年绘

01

这是俄罗斯人民在1941年6月后过的生活:
图片

1941年7月,工人每天可以获得800克面包,家属可以获得400克。
图片

1941年11月底,工人剩下一天250克面包,其他人只剩下125克。

1941年11月,开始出现饥饿导致的死亡,仅仅一个月已经造成11000人死亡。

12月止,经造成53000人饥饿而死,而随之来临的冬季更加加剧了困境。
图片

1942年初,每天都会有4000人因为饥饿死亡,有时候甚至会达到7000人。

非工作人员已经没有口粮配额。

所有的家具和可燃烧的木栅栏已经全部充当燃料,但列宁格勒人民始终没有在国家森林区砍伐一棵树。
图片

列宁格勒植物研究所一共有28位研究人员因为饥饿而死,数吨稻米和土豆育种标本全部完好无损。
图片


02

1942年8月9日,列宁格勒举行了音乐会,苏联红军对德军进行了压制。

短暂的平静中,音乐厅内外,列宁格勒人民都听到了伟大的第七交响乐。

图片
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登上时代封面

一位德国军官听到高音喇叭内的第七交响乐,在日记中写下:
“我们犯了一个错误,这样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这场演出需要80名乐手,但全城只有28位,而且只有一位能够走动,其他都因为营养不良已经需要搀扶。

为此,苏联军队从军队抽调了乐手,终于凑成了乐队。

大家由于营养不良,乐器都无法使用,完全用意志在拼搏。

1947年,列宁格勒政府想召集当年参演的80人,再进行一次演出。

如果已经不在人世,就在位置上放上一束鲜花。


03

明明是个战斗民族,又文艺的无法自拔!

艺术作品就不谈了。

新闻摄影都能拍的甩大片剧照/世界名画几条街。

图片
普京出席俄罗斯大使葬礼

图片
修道院失火的修女们

图片
乌克兰议员打架


04

《俄罗斯大力士年少时犯事!竟是洗劫图书馆?》

俄罗斯著名大力士米哈伊尔·考克利亚耶夫少年时代改邪归正的经历:

图片
米哈伊尔·考克利亚耶夫

在一个米哈伊尔·考克利亚耶夫的采访视频里,他是这样介绍自己如何开始举重训练的:

“我13岁那年(米哈伊尔·考克利亚耶夫生于1978年12月17日),苏联解体了,经济衰退,社会一片混乱。我和小伙伴们没事可干,整天在街上打混,后来我们惹了点麻烦,警察找上门来。我哥说:'既然你精力旺盛无处发泄,那就跟我去练举重吧。’于是我就跟着他去了健身房,从那以后我不仅长壮了,学业也进步了,高中毕业时成绩全是A。”

“那么你当时到底惹了什么麻烦呢?”

“我和小伙伴们洗劫了一家图书馆,每个人都搬了许多书回家。”

即便是打家劫舍的小混混,第一次动手抢劫时首先想到的竟然是搬一堆书回家看。


05

如今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专业英文书籍电子版,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人帮我们扫描加工好的。

欧美的视频、音乐、游戏、成人片等资源,俄罗斯网站上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还有很好的站内搜索引擎可以迅速找到。

得益于前苏联时期逆天的理工科基础教育,俄罗斯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相当突出,涌现出很多很著名的俄罗斯黑客。

中国人去欧美读书后,经常发现教科书和各种资料贵得离谱,只好一页页地去复印书籍。

而俄罗斯留学生则会团队合作,精确分工,用高清扫描仪把所需书籍一网打尽。

他们还不忘国内那些穷困的同学们,把书籍电子版免费发回俄罗斯。


06

1965年,苏联水利部门打算修个水库缓解当地人用水紧张的问题。

结果他们一计算,这工程量特大,光挖土就要挖几年,太慢了。

这时候,苏联核能部的说,别费那事儿了,咱们直接用核弹炸一个水库出来吧!

水利部的人都听懵了,核弹,不怕辐射超标吗?

但核能部的人非常自信,说包在他们身上了。

图片

于是,经过周密的计算,他们在河滩上打了一个两百米的大洞,然后把一颗14万吨TNT当量的核弹丢了进去。

人员撤离后,随着一声巨响,一个一百多米的深坑就炸好了。

水利部门的人稍微加工下,就能做一个大水库了。

图片

水库造好以后,当地人还有些顾虑。

核能部长斯拉夫斯基一句废话也不多说,当着大家的面就跳进水库里游泳,用行动做榜样。

后来,这个部长一直活到了90多岁。

图片

07

1960年,有几个苏联青年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

1966年,他们的论文在苏联建筑出版社出版。

1968年,修订版方案在米兰展出。

1970年,和同代设计师的作品一起在大版世界博览会上展出。

这么牛的一篇论文写了点啥呢?

这是部分手稿:

图片
图片
图片

星球?细胞?和贝壳?

这个建筑小组名字叫NER,旨在建立规模有限,人数不超过100,000人的理想定居点,并确保对每个人最大程度的资源均等,为后工业非消费社会的城市建设提出一个全苏联乃至更广泛的全星球规模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几个刚毕业的建筑师想把全世界的人装进一个一个标准的10万人小据点里面,把全世界划分成迷你小城镇,通过严格的数学方法来安置居民和资源排列,使每一个人没有例外都能得到均等的资源。

在论文的第22页,NER写道:

“每个人都将拥有真正平等的机会,以自由、和谐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创造性工作中。

人作为有创造力的人——是共产主义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居住问题来看,这意味着,无论一个人生活在何处,他的发展和创造力,都将被给予同样的社会和物质条件。

“世界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要创造一个充满逻辑,并尊重每一个人的世界。

——1960年 于莫斯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