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月入一万,足够养活我爸妈,你凭什么让我爸去做工”

 相见相思 2021-11-02

每个子女,都是应该孝敬父母的。

但对于孝敬这件事,却是没有标准的。我认为,每一个年纪,都去做那个年纪能做和该做的事,这是很平常、也是很必要的。而不是子女成年了,父母还不太老,却一定要养老,这样才能表达子女的孝敬。

黄涛今年28岁,结婚五年了,有两个孩子,大的四岁,小的还不满周岁。他在同龄人中算是结婚比较早的,用他自己戏谑的话来说,这是他们家的传统。因为当初他爸妈生他的时候也很早,现在他爸刚52,他妈妈刚50岁。

自从结婚以后,黄涛就把自己的父母从老家接过来跟他们一起生活了,父母原本在乡下,不会讲普通话,来了之后语言不通,不太能够融入周围的环境,因此基本上每天也就待在家里看看电视,下楼遛个弯,很少去其他的地方。

一开始的时候,他和妻子都上班,母亲帮忙带孩子,经济状况还算可以。但自从有了二宝,黄涛就觉得妈妈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太累了,带孩子这事他爸也帮不上忙,就让自己的妻子辞职也在家带孩子了。

妻子辞职后,家里的经济收入就只剩下黄涛一个人的工资,他每月收入大概一万块,两个孩子、两个老人另外再加他们夫妻两个,日子捉襟见肘。这个时候,黄涛的妻子就提出来,让黄涛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适合他父亲的工作,一来可以缓解一下家里的压力,另一方面她觉得老人天天在家闷着也不好,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说不定心情更舒畅。

可是黄涛一听就拒绝了,他说,我爸妈把我养大了,现在我能赚钱了,就是我该养着他们的时候了,怎么还能让他出去打工呢。再说了,他语言不通,对这里的环境也不熟悉,他能做什么啊,做什么我都不放心。

听黄涛这样说,妻子倒也没执意坚持,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但不知道是父亲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还是老人家真的有想帮助家里减轻负担的意愿,过了一段时间,黄涛爸爸回来跟儿媳妇说,有老乡请他去做工,他答应了。

黄涛妻子也认真地了解清楚了,父亲要去做的工作,就是帮老乡看管一个院子,平常负责看一下大门,打扫一下卫生,院子里有一小块地,应季的时候需要种点蔬菜。妻子觉得这些活不重,黄涛父亲做根本没问题,便答应让他去了。

等黄涛下班回来,听说了这事之后,对妻子大发雷霆。他认为是妻子逼着父亲出去做工的,妻子不孝,他对妻子吼道:“我月入一万,足够养活我爸妈,你凭什么让我爸去做工,你没这个权利。”

在黄涛的逻辑里,自己工资高,足够负担爸妈的生活,那就不应该再让爸妈去工作去赚钱,他用自己的钱养自己的爸妈,妻子没有权利干涉。可是他并没有想过,他的责任不是只有爸妈,还有妻子和孩子。

月入一万的工资,听起来不低,确实足够养活爸妈,可是落实到一家六口人身上,那就真的很难了。

再说孝敬父母这个话题,真的只有不让父母工作才叫孝敬吗?

诚然,如果父母年纪大了已经失去了劳动的能力,或者父母的身体状况不好,那我们做子女的是责无旁贷要承担他们的生活的。可如今并不是这样的状况,五十岁刚刚出头的年纪,身体健壮,其实是完全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儿子一味坚持不让父母工作,并不是真的孝敬,而只是为了换取自己孝敬的名号,满足自己的虚荣。可这却是建立在剥夺妻子孩子正当权益的基础上,何其自私?

我们退一步讲,就算这真的是出于孝心。那么,你在父母还年轻的时候不让他们工作,用你那点微薄的工资来养了他们,你自己省吃俭用勉强支撑,那等父母真的老了,遇到什么病痛,你拿什么为父母医治呢?

有道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其实,子女孝敬父母,也是应该从长远考虑的。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享乐,不顾将来。更何况,即便是眼前,你也没那个实力。

真爱都应该是细水长流的,而不是只顾眼前。真正的孝敬,也应该是有前瞻性和建立在实际情况之上的,否则,那便成了愚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