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苏33 黄州谪客渐萧索 汴京来信薄云天

 无犀之谈 2021-11-02
黄苏33   苏轼一生最重要的三个朋友 是如何影响“东坡人设”的?
黄州谪客渐萧索 汴京来信薄云天

苏轼一生,有三个最重要的朋友:文同(与可)、陈慥(季常)、章惇(子厚)。
苏轼交友无数,无论是亦师亦友的欧阳修、司马光、张方平,还是亦敌亦友的王安石,又或者亦徒亦友的苏门四学士,都对他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为什么偏偏这三人是最重要的呢?
文同和苏轼的交集很少,一生仅缘两面,但文同对于苏轼在文人画领域的影响是具有启迪性质的。
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文同,被后世尊为十项全能天才选手的苏轼,至少在绘画这一项上,可能是达不到顶级造诣的。画作本身倒在其次,由画而生出的很多哲学思辨,恐怕也无从谈起了。

陈慥,应该是苏轼所有朋友中,甚至包括亦亲亦友的老弟苏辙在内,与苏轼在物理空间层面上交往最久的朋友。
我虽然没有特别详细的考证,但凭借总览苏子一生轨迹,印象中,是再没有人能像陈慥这样密集地与苏轼聚会。
陈慥与苏轼之间最有名的段子是河东狮吼,二人之所以交往繁密,一因天生自带社交属性的苏轼初到黄州竟然找不到可以聊天的朋友,二也是二人秉性相投,陈慥这人又以豪爽性情待友,从不嫌弃落难的昔日巨星。

陈慥是对黄州时期的苏轼影响最大的人,二人自歧亭一遇,五年间往来无数,后文详叙。
在黄州,苏轼彻底完成了人格的蜕变与世界观的升华。从这个意义上,陈慥在苏东坡的世界中,无可取代。
如果说文同影响了苏轼人生的上半场,陈慥正在影响着苏轼人生的中场转承,那么,章惇,则是真正影响、甚至彻底改变苏轼人生下半场轨迹的朋友。

在苏轼人生的上半场,章惇的戏份并不大,比较著名的是二人青年时代的一次远足旅行,关于此事,《近苏篇》中有过详细介绍,并借题唐李太白《赠汪伦》一诗,打油一首:
苏轼岸边却步行,忽闻绝壁独木撑
仙游潭水深千尽,不及章惇撒手情
(有兴趣的读者可通过公众号对话框底部导引栏“重识东坡”内的“近苏”分栏目,查阅。)
苏轼人生最后的八年,章惇几乎以一己之力“成就”了苏东坡“在困苦与漂泊中的乐观主义”这一经典人设,那也是后面篇章中的重头戏,按下不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