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书鱼知小 2021-11-03
这本书的名字起的很好《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你的孩子也会庆幸你读过 》。我用的网易蜗牛读书app看的,笔记无法导出,所以这篇笔记写的很麻烦。

1.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

比如,你八岁的孩子说:“我不想上学。”当你赶时间、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时,你很容易脱口说出:“你必须去,就这样!”但如果你说:“你真的不想现在去上学,是吗?”孩子比较容易听进去。这样说可以启动亲子对话,而不是终止对话。
感受是个人的,你无法替别人去感受一件事情。所以不要否定对方的感受,比如孩子说“我想xxx”,不该说“不,你不想xxx”。

2.养成谈论感受的习惯

随着孩子日益成熟,大脑更趋向逻辑思考,这并不是说孩子会因此变得非常理性,人类永远是感性导向的,但孩子可以学会运用图片、绘画、语言来表达他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开始学会掌控情绪,而不是任凭情绪摆布。
曾看过一本书(可能是《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上说,孩子一开始是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比如愤怒,他不知道这种感受叫做愤怒,而是直接将这种情绪发泄出来,也就是表现出行为。因此家长需要引导他,告诉他这种情绪叫沮丧/愤怒/失望。语言会影响行为,当孩子可以表达出他的情绪后,负面行为可能就消失了。

3.人必须快乐吗?

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说,苛求快乐反而会破坏生活。生活中必然有苦有乐,如果我们试图消除痛苦,以快乐来掩盖痛苦或麻痹痛苦,或以转移我们或他人的注意力来忘却痛苦,我们就无法学会接纳及调整它。
当你试图阻挡负面的感受时,也同时阻挡了正面的感受。诚如治疗师杰瑞·海德(Jerry Hyde)所言:“情绪不是混音台,它们只有主音量。你无法淡化悲伤和痛苦,并强化幸福和快乐。你只要把一种情绪调低,所有的情绪都会一并调低。”
婴儿是无法像大人一样通过买买买、住大house、用名牌来得到快乐的。他们的快乐来自哪里呢?来自父母对他的理解。所以孩子需要我们接纳它们所有的感受。即使孩子长大后也是如此,早期和父母的关系让他知道,物质主义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亲密的关系带来的快乐才是持久的。

4. 练习: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 不要干扰全神贯注的孩子。· 年幼的孩子想和你一起玩时,陪他一起启动游戏。等他沉浸在游戏中、不需要你时,你就可以抽离了。· 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你看到他不知道该做什么时,不需要替他规划娱乐形式。孩子感到无聊时,你应该告诉他,你相信他一定可以找到有趣的活动。无聊可能是发挥创意的必要条件。
大人不必严格界定游戏和学习的区别,把游戏和学习对立起来,就意味着学习是痛苦的,游戏是快乐的。其实学习本身也有很多的乐趣,对孩子来说,学习完全是可以在游戏中完成的。并不是学会背古诗解数学题才是学习,在游戏中组装一辆车也是学习,这锻炼的是手眼协调能力,是抽象思考能力、计划能力。
游戏对孩子来说就像是工作之于大人,是全职的,是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时候不能被打扰,同样游戏中也不需要被打扰。
现在的孩子玩耍时间比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少得多,包括户外运动时间。我还是希望以后给孩子多一些玩耍时间的,希望这个想法不要随着孩子长大而改变。

5.孩子是家长的第一个榜样

在影响孩子行为的所有要素中,家长的行为影响最大。我们以为自己是一个个体,但每个人都会相互影响。我们都是系统的一部分,我们为自己塑造的角色,是因应他人在我们周遭扮演的角色。所以,无论孩子表现如何或你表现如何,那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你周围的人与文化共同塑造出来的。
如果家长的的言语指令和行为不一致,会让孩子矛盾。比如告诉他不要玩手机自己却玩的飞起,比如告诉他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自己却在地铁上手机外放。学校是教育场所,但是孩子要到一定年龄才会去上学,在此之前家长的言行和家长塑造的环境是影响孩子最深的因素。

6.行为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孩子不见得总是很乖巧,因为在懂得运用言语沟通之前,行为是他们唯一的沟通方式。即使在孩子学会语言之后,这种情况仍会持续好几年。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些技巧,才知道自己的感受,并以语言表达出来,接着才根据那些语言去寻求我们需要的东西。
人尤其是孩子之所以会以不得体、惹麻烦的方式行事,是因为他们还没找到其他更有效、更方便的方式来表达感受与需求。
我第一次在另一本书听到这个观点时,挺震惊的。因为我们对语言、肢体语言是沟通主要方式这一观点习以为常,但是从未思考过在孩子的语言系统没有发育成熟时,他们是如何沟通的。原来他们是用行为沟通的,比如孩子推搡别的小伙伴,是因为他们不会表达“你不应该抢走我的玩具我很愤怒”。
所以比起去指责孩子的行为,家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去解码他的行为想要表达的含义。
题外话,我是在现在这个年纪,才明白沟通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不是说出一句话被听到就是沟通。比如“好好好是我错了”并不是在道歉,而是在传达“又没事找事如果道歉能让你闭嘴那我赶紧低头认错”的意思。这是沟通,却不是有效的沟通,因为其中的负面情绪盖过了他本想表达的事实。

7.当孩子发脾气时怎么办

孩子不会永远处于发脾气的状态,所以你的第一个任务是记下你们在何处、何时、跟谁、为了什么事情而争吵,以发现触发点是什么。
你找出触发点之后,下一个任务是观察你在孩子发脾气的情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或其他成年人扮演的角色(如果你不在场,例如孩子在学校的时候)。你是不是反应不够灵活?当孩子用行为跟我们沟通时,我们往往误以为应该对他更严格一点,纠正他的“坏”行为,却没有考虑到他行为背后的含义——那只是因为他无法清楚表达感受。
压制孩子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开明地对待他们,从他们的角度看他们的需求和欲望,才是最好的方法。讲大道理通常不是让孩子跟你合作或让他停止哭泣的方法,因为幼儿还听不懂道理。你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往往能够让孩子配合。父母生孩子的气时,很少自我检讨,他们只觉得孩子在找麻烦,“行为恶劣”。但你和孩子之间的任何情况,都和你们的亲子关系有关,那是你们一起创造出来的。当我们这样想时,就可以影响孩子的行为。
孩子不会故意去为难人,想一想他发脾气背后的原因。我怕自己以后会忘记这一点,所以从现在起就告诉自己每天都要牢记。
从生理角度讲,孩子的控制情绪的前额叶还未发育成熟,即使他想控制脾气,也没有这个能力,想通了这个,可能会对孩子闹脾气这件事宽心一些。

8.界限:界定自己,而不是孩子

设定界限的经验法则是,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例如,孩子放音乐的声音很大,打扰了你。孩子沉浸在音乐中,不亦乐乎,你却开始烦躁起来,怒气冲冲。换句话说,你正在接近你的极限。这时你可以界定自己,描述你的感受,而不是界定孩子。你可以说:“我觉得音乐太大声了,我想请你调小声一点。”而不是说:“你的音乐太吵了,把音量调小一点。”
我记得《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开篇就讲过这个,弄清楚问题出在孩子还是出在自己很重要。像是上面作者举的案例,问题在于自己。这时候就坦诚地和孩子说,他的行为打扰到了自己,让自己心情不好,而不是他的行为本身有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沟通。
这也是很多讲沟通的书中会提到的观点,把“你xxx”的句式换成“我xxx”,更有利于沟通。

也许你感兴趣:
育儿中的一些想法记录-01
科学养猪指北 | 我的育儿书单第二辑
法国家长怎么养孩子(上)
以知识对抗焦虑 孕期我读了这些书

封面图:周碧初(1903~199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