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风子、荆沥、竹沥、竹茹、淡竹叶、天竺黄

 昵称34818012 2021-11-04

大风子 
    燥痰,外用治疮辛热有毒。取油治疮癣疥癞,有杀虫劫毒之功(丹溪曰∶粗工治大风病,佐以大风油,殊不知此物性热,有燥痰之功而伤血,至有病将愈而先失明者)。出南番。子中有仁,白色,久则油黄,不可用。入丸药,压去油。
     

荆沥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宣通经络,滑痰泻热甘平。除风热,化痰涎,开经络,行血气。治中风失音,惊痫痰迷,眩晕烦闷,消渴热痢,为去风化痰妙药。气虚、食少者忌之(《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丹溪曰∶虚痰用竹沥,实痰用荆沥,并宜姜汁助送,则不凝滞)。
    牡荆俗名黄荆,截取尺余,架砖上,中间火炙,两头承取汁用。
     

竹沥 
    泻火,滑痰,润燥甘寒而滑。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竹之有沥,犹人之有血也。故能补阴清火)。利窍明目。
    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产乳》方∶妊娠苦烦名子烦,竹沥不限多少细服。梅师加茯苓煎)消渴,血虚自汗。然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服(《经疏》曰∶中风要药。凡中风未有不因阴虚火旺、痰热壅结所致,如果外来风邪,安得复用此寒滑之药治之哉!丹溪曰∶痰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能达行。又曰∶味甘性缓,能除阴虚之有大热者。寒而能补,胎后不碍虚,胎前不损子。世人因本草大寒二字,弃而不用,然人食笋,至老未有因寒而病者。沥,即笋之液也,又假火而成,何寒如此之甚耶?治法云∶竹沥和米煮粥,能治反胃)。竹类甚多,淡行肉薄,节间有粉,多汁而甘,最良;竹坚而节促,皮白如霜;苦竹本粗叶大,笋味苦。入药,惟此三种,功用略同。竹茹即刮取青皮。竹沥如取荆沥法。姜汁为使(姜能除痰,且济其寒)。
    笋尖发痘疮(《本草》未载。昂按∶笋蕨多食,皆能燥血,故笋有刮肠篦之名。惟同肉煮食,则无害也)。
     

竹茹 
    泻上焦烦热,凉血甘而微寒。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温胆汤用之),温气寒热,噎膈呕逆(胃热),吐血衄血(清肺凉胃,齿血不止,浸醋含之),肺痿惊痫(散肝火),崩中胎动(凉胎气)。
     

淡竹叶 
    泻上焦烦热辛淡甘寒。凉心暖脾,消痰止渴。除上焦风邪烦热(叶生竹上,故治上焦。仲景治伤寒发热、大渴,有竹叶石膏汤。乃假其辛寒,以散阳明之邪热也),咳逆喘促,呕哕吐血,中风失音,小儿惊痫。竹生一年以上者,嫩而有力。
     

天竹黄 
    泻热,豁痰,凉心甘而微寒。凉心经,去风热,利窍豁痰,镇肝明目。功同竹沥,而性和缓,无寒滑之患。治大人中风不语,小儿客忤惊痫为尤宜。出南海。大竹之津气结成(即竹内黄粉),片片如竹节者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