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全华‖真正的教育在饭桌上

 新时代文学 2021-11-04



真正的教育在饭桌上
——小孙子“分蛋”有感
文图:杨全华

盛夏的一天傍晚,我与6岁的小孙子在客厅里玩得正开心,听到老伴从厨房里亲切地喊到:“宝贝,快过来,看奶奶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小孙子听后立刻跑过去见奶奶手里拿着一串他喜欢的食物,高兴地叫到“鹌鹑卤蛋”!其实这“鹌鹑卤蛋”并非什么名吃,而是老伴为了让平时不喜欢吃蛋的小孙子和小孙女增加营养,特别加工的一种鹌鹑蛋。这鹌鹑蛋虽然好吃,做起来还真不省事。首先要将煮熟的蛋小心翼翼地剥掉外壳,用牙签将它们全身扎满小眼,放到高压锅里与排骨一起炖煮,待排骨的香味渗透后捞出来再放到油锅里拨一下。最后,为了孩子拿着方便,再用竹签像穿糖葫芦那样一个一个穿成串。每当我看到老伴加工那种鹌鹑蛋时,心中总不免会生发一种感慨。“这哪里是在为孩子们做吃的,分明是在用“耐心”做“爱心”,真是难能可贵的“隔辈亲”呀!

那天,小孙子拿到那串鹌鹑蛋,数了数,发现共有9个,有些犯难的问奶奶:“奶奶,一共9个,我和姐姐怎么分呀?”奶奶说:“噢,是单数呀?那你自己看着办吧!”小孙子略加思索又对奶奶说:“我有办法了”。说着便取下一个,背着小手到奶奶跟前说:“奶奶,请闭上眼晴,张开嘴巴”。忙着做饭的奶奶还没搞清是咋回事,那枚多出的鹌鹑蛋便被放进她的嘴里。正在一旁静观其变的我,看到小孙子这个举动,先是一怔继而便开心地笑了。看来平时我们在饭桌上的那些“唠叨”见效了。

饭桌不仅是人们吃饭的地方,也是人们交往的场所,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往往会在饭桌上表现出来。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对此,我们在饭店等一些公共场所聚餐时,都会有切身感受。君不见,大凡有“礼”者,举手投足,落座起身、言谈举止无不彬彬有礼。而那些不大在乎饭桌礼数的朋友常常是另一种表现。他们好似多日不曾进食,一两个凉菜刚上桌,便迫不及待地“先食为快”;同时在他们看来“菜是远处的香,汤是底部的甜”。手中的筷子总是不惜舍近求远,甚至常常要伸到桌子那边;勺子也喜欢在盆里搅来搅去,恨不得把一盆汤翻个底朝天;主食上来,不论是面条还是包子,咬一口若不合口味,即弃置桌边,浑然不觉农夫们“锄禾日当午”的心酸;说起话来更是滔滔不绝,旁若无人……由此我又想到从媒体上看到的一则消息:某大型企业招录员工,最后一关考的竟是餐桌上的表现。有位“高材生”,笔试面试都是第一,只因在饭桌上高淡阔论,唾星横飞,目无他人而被淘汰。我读罢此文不禁为之击掌。专业素质固然重要,但文明举止绝不可轻视。试想一个员工连饭桌上起码的文明礼仪都不顾及,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从何谈起。

人的素质包含方方面面,而素质的来源不外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学校教育重在专业,社会教育重在“监督”,家庭教育则重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基础无疑就是做人的规范。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教孩子做人是家庭的事,做事是学校与社会的事。为事先为人。如何做人是子女教育的重中之重。一个人如果连做人的底线都守不住,怎能谈得上攀登“做事”的高峰!纵观社会上那些失足青年特别是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等“差二代”的“落水”,无不与从小家教缺失,做人的基础不牢有着直接的关系。真可谓“子不教,父之过”。遗憾的是,时下仍有不少家长还一味主张将孩子的教育交给社会,让社会去摔打。殊不知,社会固然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课堂,让孩子到社会的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是必修课,但绝不是“为人处事”的基础课。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若从小缺失良好的家庭熏陶和立身做人的本钱,其“先天不足”时常会遭到人们的指责和“监督”,甚至会遗恨终生。

家庭饭桌是一家人一日三餐温馨相聚的地方,也是一家人相互交流最方便的场所。利用饭桌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教育是每个家长应当十分珍重的。特别是在当下社会状态复杂多变,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大人常常在班上吃“外卖”、孩子常常被托付“小饭桌”的情况下,尤其重要。作为父亲,由于我的前半生交付军旅,与爱人孩子多年生活两地,对儿子早期教育的重任更多的落在爱人身上。对儿子的欠账感和对孙子辈的责任感使得如今作为爷爷的我,把家庭教育视为“还债”和“护花”的使命,总是喜欢见缝插针,不时“唠叨”,既晓以饭桌礼仪,更明以为人的道理,几乎不肯放过一次吃饭的机会。

小孩子的大脑,如同一张白纸,单纯洁净,写字绘画都容易出彩。不长时间,两个孩子便记住了我们常说的那些饭桌上的礼仪。有趣的是他们还常常拿着不许“先吃为快”、“挑肥拣瘦”、扒拉菜、“砸吧嘴”、长者先、幼者后等饭桌规矩互相“监督”。同时我看到,他们在饭前饭后听到大人讲的那些“孔融让梨”“放羊的孩子”“司马光砸缸”等流传千古的典故也已入脑入心。当家里有了好吃的时,两个孩子总会想着、争着拿给我与老伴先吃。为了不使两个孩子的礼让时间长了成为形式,变为应付,我们有时会真的先吃、多吃甚至有意吃一些大的、好的。两个孩子对于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新故事,似乎更感兴趣。小孙子隔三差五的对我说:“爷爷,我还想听听你讲的那个小男孩不让他奶奶吃肉的故事。每当此时我会一本正经地再给他们讲一遍。那是从手机上看到的一个网络故事,说的是一个奶奶每天中午都带着上小学的孙子到附近一家餐馆吃一顿肉丝面条。每当饭馆服务员将两碗面条端上桌后,奶奶总是将自己碗里的肉丝都放到小孙子碗里。为减少麻烦,一天,奶奶告诉厨师,以后可将她碗里的那些肉直接盛到小孙子碗里。第二天,当她们祖孙二人又来餐馆吃面时,厨师按奶奶的吩咐盛了两碗面条送上饭桌。小孙子不吃,继续等奶奶往他碗里加肉。奶奶告诉他肉已让师傅都放到他碗里了。小孙子不信,大哭大闹,奶奶无奈只好要求厨师再下一碗带肉的面条。没想到奶奶的要求不仅遭到厨师的拒绝,还被厨师说教了一番。奶奶带着小孙子回家后,孩子向爸爸告了状。孩子的爸爸一气之下领着儿子来到饭馆,将一摞钞票摔到饭馆老板面前,命令给他做100碗肉丝面条。饭馆老板毫不客气的拒绝了他并义正辞严的告诉他:你钱多钱少与我无关,卖不卖面我说了算。我开饭馆,并非见钱眼开,教育后代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天,我讲完这个故事,看到小孙子用他的饭勺从菜盘里挖了一块肉直接放到了奶奶碗里。贪吃是孩子的天性,而这“天性”却是完全可塑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儿童是国家的未来,饭桌关联着社会大舞台。千家万户的家长们,应切实用好一日三餐的饭桌这个课堂,让孩子们天天伴随着馨香可口的饭菜,多吸收一些有益的精神食粮,使走出家门的子女如同一朵文明文花在社会的大家庭里尽绽芬芳!

我们应当谨记:饭桌是家庭教育的好课堂,“真正的教育在每天的饭桌上”,切不可再忽略了!

2021年11月1日于淄博




 【作者简介】 


杨全华 在部队服役30年,主要从事政治工作,后转业到地方机关。爱好摄影、文学,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摄影作品、文章曾散见多家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