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诗录(三)

 寒林萤火 2021-11-05

前几天偶然和L聊起来,才发现我们已经很久没谈诗歌了。距上一次谈诗还是他想发表一些古体诗,结果被Y退了,理由很无语,Y说我只给你发,别的我不管。可后来我再给他一段时间写的一部分诗,也被他退了回来,而且骂的狗血喷头,他觉得我不但没进步还退步了,写的诗没有新意,一看就知道不够勤奋。我心想,大哥我每天活在文字里,写诗都成了很奢侈的事,但他觉得这是借口,谁每天不忙着很多和自己无关紧要的事。

然后我把近期有些诗发给L看,他说他每天都在写学术论文、讲课,根本无暇写诗,而且自从我们分开之后,就再也没碰过诗歌。我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论才华,他高过我太多,几乎是我无法超越的,而我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之后再也不写诗了。我很诧异,我问他难道你写诗一定要有个具体的对象存在才可以吗?他说,写诗还是要有谈恋爱的感觉才能写出来,否则没有对象简直是无病呻吟。

我完全不能苟同。这些年我坚持写诗,虽然状态也不是很好,经常不知道脑洞开到哪里,又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但我还是会听Y的建议,每天坚持读一些诗,偶尔写一部分。至少在某一年的某一天,我把我写的诗选出一部分,交给他,他会觉得我这些时间没有白白浪费,即使不发表,也并无关系。

在我看来,写诗未必一定要有个明确的对象,或者有一种恋爱的感情附着在上面,才会迸发灵感。难道每个诗人每天都在谈恋爱才能写出美好的诗句吗?我并不认同。我觉得诗歌也是记录的一种方式,可能有些事和人会触发一些想写诗的愿望,于是写出来,然后修改。

这是我看到普希金的诗歌的时候,也慢慢感觉到的,他的诗歌,很多不是因为爱上什么人而写的,他写给过不同的人,也写了很多事件。诗歌应该是更宽广的一种呈现,而非爱情诗本身。因为写诗不像是画模特像,你需要一个人在面前才可以画他的轮廓,样貌,表情,姿态等等,诗歌靠的是一种想象力,是映入脑海中,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奇特的感觉。

然后我又问L,那你以后都不打算再写了?他说,除非再谈恋爱,否则是不会写了。我当时听了多少有点难过,如果当时我没有删诗,如果当时能继续保持这种恋爱的状态,哪怕让他保持写诗的状态,也比完全丧失写诗的能力要好更多。现在的他,除了研究哲学,就是诗学,完全从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变成了一个理性的研究者。

没有对象的表达,其实也存在一种虚无的空。但这样的空,这恰恰是现代人的一种状态。我想要表达的可能就是这种疏离感和虚无感的存在,是一种看似不存在,但游离在我们身上的一种无形的空洞。所以有时候对象化产生的一些东西,虽然真实而具体,但也毕竟是对象赋予你的,而不是你真正寻找的一种感觉。

对于一切真实存在过的,我都兴趣不大,反而被虚构的,却觉得更为真实。这就是为什么每当我看到写实派的作品,包括真实的历史事件,都想保持一定距离。它们的存在会让人陷入现实的巨大漩涡中,在真实中你开始怀疑自己。可人无论如何都在想方设法地存活在现实之中,认为这样的活才是真正意义的活,其实这不过只是肉身在活,而非作为人真正意义的活。

人要把自己作为最重要的存在,才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真正意义,其他的,都可有可无。那些附属在作为人之外的东西,都会变成一种即将消失的存在。这或许是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但这确实是我的一种真实的想要表达的。所以脱离具体的人的书写,可能会更清晰地表达心中所想,之后的写作,会更加有方向感。

写作和修行一样,很多人都一开始走在同一条路上,走着走着,人与人就走散了。说明还是不够真正的热爱,不够真正的喜欢,如果是真正的热爱和喜欢,肯定不会轻易舍弃,甚至丢弃它。所以这些年,我唯一坚持下来的,以后还会继续的,可能就是写诗本身这件事,不为出版,也不为发表,只为寻找到一个出口,写出心中最满意的一首诗就足够。哪怕只有一句诗也足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