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冰儿:“艾格蒙特”与贝多芬

 张逸i5fwigtd0s 2021-11-06

艾格蒙特序曲具有极强的叙事性,高度压缩的情节以较小的篇幅对序曲进行概括,色调变化即是故事的发展,对整个故事完整的印象均可建立在序曲上。

f小调。序曲分三部分,即引子Sostenuto, ma non troppo(持续地,不太快地),主部Allegro(快板),终章Allegro con brio(有活力的快板)。

与贝多芬英雄时期的其他作品一样,艾格蒙特序曲力量感十足且场面壮阔。随着嘹亮的长鸣,弦乐以进行曲风格奏出沉重的动机,压抑的气氛徐徐展开,双簧管哀怨的旋律更添几分分惶恐;提琴重复双簧管的旋律,并与之形成对峙后开头的动机重现;管乐的加入使沉重转为破釜沉舟的气势,随即又被惶恐取代……第一小提琴、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相继呈现柔和的下行主题,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则疾速跑动,形成矛盾性的发展进入主部。

主部为奏鸣曲式,呈示部是对产生于引子部分的矛盾的升级,并以此为动力引出斗争性的主题,这一过程几乎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

大提与小提交替奏出主题旋律,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短暂缠斗带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局势;法国号顺着这紧张感吹响重复的八度音程引导小提琴,以三个八分音符加一个四分音符行进,似乎在为和平、自由、乃至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谱写赞歌,艾格蒙特伯爵俨然就是贝多芬心中最大的英雄。

小提琴的旋律升温至顶点后,重回主题旋律,长时间蛰伏所积攒的能量于瞬间爆发,史诗感骤现,而贝多芬并不满足于此。小提琴的升温尚未结束,一段下行旋律后又一切归于沉寂。沉重的动机以更轻盈的方式跳动,柔和的木管乐与之缠绕;斗争在简短的展开部偃旗息鼓。

虽然矛盾依然存在,然而双方似乎在寻求另外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平终是短暂的,艾格蒙特和阿尔瓦无法和平共处,贝多芬也没能做到让弦乐与木管乐互相妥协。不安与躁动的情绪由小提琴和中提琴齐鸣的三连音袭来,局势再度紧张,极富攻击性的上升音阶将脆弱的和平一举击破;木管乐极力使氛围缓和下来,却总是被全乐团轰出的强音阻止。

战火在再现部重燃,再现部的主题与结构与呈示部基本相同,重复的主题把斗争的悲壮与惨烈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同样的上升音阶却引向了另一种结局,管乐强奏和弦乐弱奏交替展开然后同时强奏,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黑暗中涌出小提琴奏响的两个诡异的音符。末乐章则完全消灭了恐惧和压抑,所有乐器在这里真正实现了和平共处,并其乐融融地高唱凯旋之歌,拉开了胜利交响曲的序幕。这一终章,其实也是贝多芬向晚期创作风格转型的体现。

贝多芬这位“厌世者”,将世俗纷争、压迫带来的绝望等系列情感,在英雄时期作品中发泄得最为频繁。而在晚期作品中,老贝则开始敞开心扉拥抱这个世界,并将对平等、自由的追求通通融入作品,并以英雄般的博爱歌颂欢乐,用声音构建没有相互残杀、没有野蛮战争的一切丑恶理想世界。

贝多芬的英雄,就是他自己。其晚期作品尤其充满感性与理性交织的力量。这儿有悲悯,有鼓舞,有呼唤,有呐喊,当然,更多的是欢乐,贝多芬式的欢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