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的这些西关小吃,你还能吃到几种?

 sujunad 2021-11-06

导读

鸡屎藤糊,有鸡屎么?

华林水做的粉,能有么?

陈皮黑豆炆塘虱,吃过么?

有瓦罉饭,但是有瓦罉礼云饭么?

鸡屎藤糊

鸡屎藤糊臭莉箱,

却是妙药乃甜藤,

痢疾有方神仙草,

能治人间暑中晕。

鸡屎藤是一种草药,田边随处可见,味似鸡屎,入口微甜,又能解暑清肝,导滞除湿。

以往,西关一带的农家,常于夏天采其叶,与米泡软,然后擂(捣)为米糊,名“鸡屎藤糊”,加水与红糖煮,作为一种食品,有时也当饭吃。

当时家家户户,都有磨制此糊的习惯,自成一种风俗。

说起此草,在西关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西关土地庙的土地公常常显灵,保佑当地人畜两旺。

古时候,泮塘乡住着一个孤儿亚福,以替财主放牛为生。

某年夏天,亚福放牛时口渴难忍,喝了小溪中不干净的水,于是得了痢疾,腹泻不已。

这日正午,亚福继续腹泻;

因一连3天不思饮食,在放牛中又受暑热熏蒸,忽然晕倒在地。

那头水牛见了,“哞哞”直叫,并用舌头去舔亚福的脸蛋。

过了一阵,亚福醒过来,却见一个手拿拐杖的老公公站在身旁,须发飘飘,面带慈色地望着自己笑着说:“亚福,你唔使(不用)怕,我是土地公公啊。”

原来,刚才亚福晕倒,水牛一叫,就惊动了土地神。

接着,土地公公说:'福,今日我教你一法,可治你病。”说完,随手一把拔出田基中的一种草,一搓,散发出淡淡的鸡尿味。

土地公公又说:“哪,亚福,不要怕这一种草有异味,其实是甜藤,又名鸡屎藤;原为天上仙草,后植人间,为不给富人食,故有鸡屎味。”

土地公公停了一下,再教亚福说:'你用其叶与米插烂煮糊,加点糖,连服3日,则可保平安。”说完摸摸亚福的脑袋,然后离去了。

亚福回家后,立刻如法拔草制糊,连服3日,果然病愈身轻。

后来,亚福又将此法教与其他穷人,治好了很多无钱看病的人。于是,夏天磨鸡屎藤糊就成了西关的一种习俗。

海山仙馆,位于现在的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

凉粉糕

大只威有药葫芦,

四时感冒一碗好;

又有小儿喉方妙,

原来乃是凉粉草。

今日的西关,偶而还可以听到有人串街过巷,推着单车叫卖凉粉。

凉粉也是西关风味之一。但今天过街卖的凉粉,已不是以前的西关凉粉。

泮塘乡一带出产的西关凉粉在二三十年代曾经风行一时,到了60年代便日渐稀少。

相传这种凉粉,又叫凉粉糕,出自一个名叫“大只威”的凉茶铺店主。

大约在清咸丰年间,在离泮塘仁威庙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只威”凉茶铺。店主“大只威”秘制了一种“大只威凉茶”,专治小儿痰火咳嗽,尤其在暑天,生意很好。

他又常年卖一种叫凉粉草的药,并告诉买药的人用来煲粉葛则可以治咽干咽痛、暑天烦渴,很有医德风范,受到左右远近的称赞。

一日,某友人来访。两人坐下,友人开门见山地说:“威叔,今日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一事特来请教!

原来,这个友人是城中的一个名医,擅长儿科。唯今次却是“老猫烧须”急得他团团转。因为他的一个孙子咽痛而不肯服药,眼看病情渐重,又手无良策。如果此症不能治好,无异于自己拆自己的招牌,因此心如火焚,请教于老友。

“大只威”先默言无语,后来“嗯”一声说:“有办法。

其友急问:“有何法呢?”大只威”说:“将药变成糕,小儿一定喜欢食,食了糕,也就是服了药。”

将苦药变成小儿糕,那可真是闻所未闻的奇事。友人愕然地望着“大只威”, “大只威”却唱嘻笑说: “老友,稍等一阵!'

—会儿, “大只威”制出一块糕来,乌黑油润,先让友人过目,随后再下糖水。“大只威'先尝了一口, 友人跟着也试了试,果真爽滑甘甜,没有苦药味。

“大只威”说:“此糕名凉粉糕,用凉粉草米合葛粉调煮,冷冻而成。

友人听了开颜一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原来,凉粉草甘淡利尿解暑,葛粉生津止渴,合制成糕,则小儿喜吃,良药也就可以不苦口了,真是两全其美。

几天之后,友人再访“大只威”,一见面就称赞他的凉粉糕诚儿科妙药,不仅治好了孙儿的病,也保住了他的名医招牌。

后来,友人为了答谢“大只威”,就叫“大只威”开铺制凉粉糕卖,由他在城中,介绍人到这里来买。于是,凉粉糕很快就流传开去,而且不单小儿喜欢,大人也喜欢。

以后,又有人改用米粉来制凉粉糕,当作小食售卖。

不知谁作了这样一首诗赞“大只威”:

大只威有药葫芦,

四时感冒一碗好;

又有小儿喉方妙,

原来乃是凉粉草。

1952年的荔湾湖。

泮塘马蹄糕

细韧香滑马蹄糕,

泮塘五秀样样好。

此糕源自田耕户,

西关人家烹艺高。

这一首诗,说明马蹄糕起源于泮塘农家。

马蹄糕是广州名点之一。它以晶明通透,有如玻璃,入口香滑,微带马蹄清香之味而闻名。

蒸制马蹄糕,以泮塘马蹄粉所制者为上。这种粉蒸糕,不仅软滑爽口,具有弹性,且有春夏保肝、秋冬养阴的功效。肝病者常食有益。因泮塘马蹄粉具此药食双功,遂使马蹄糕也由是出名。

传统的马蹄糕有两种:一种是清制。食时可以清食,也可以油煎,微带焦香。一种是生磨马蹄和粉而蒸,名“生磨马蹄糕”。以后,发展到加入鲜奶、朱古力等。

泮塘马蹄糕由泮塘乡李氏创制于清同治年间。

到了40年代,泮塘乡李氏后代李文伦、李声铿2人合资在泮塘村口,架起木板,搭起酒家,取名“泮溪酒家”。

泮溪酒家开业的第一天,场面热闹非凡。

李文伦、李声铿二人,亲入厨中,首蒸两盆马蹄糕。其中一盆生磨马蹄糕,在食点中名列榜首,名曰:“泮塘马蹄糕。”

原来,李氏制马蹄糕,用多少粉,用多少水,哪一口塘户的马蹄,哪一家字号制的马蹄粉,什么时候制,是新是旧,都非常讲究。

李氏后人一直严守祖训,对其制法秘而不宣。故此时李氏中人亲制的马蹄糕,人人皆以先尝为快。立刻,马蹄糕便成为酒家最畅销的品种。

当时有一班名人,乃清末西关文澜书院的绅士与秀才,也被邀来开张助兴。虽然人人老态龙钟,却首品名食,并到处题诗作画。

李氏族人李德尊,乃岭南知名画家,与李文伦为幼时好友,曾同居于泮塘,今次也被邀回乡参加开业典礼,十分高兴,当场作了一幅称赞马蹄糕的漫画,悬于泮溪酒家大堂,引来不少食客。

从此,泮塘马蹄糕正式问世,泮溪酒家远近闻名。

50年代的荔湾湖公园。

陈皮黑豆炆塘虱

陈皮黑豆炆塘虱,

妇人血虚有治物,

唔怕头晕兼眼花,

耳鸣盗汗津亏失。

民国初,西关黄沙地段,有一堂医,人称“大只虾”,以擅治妇儿杂症出名。

相传,此人的医馆,画有一对大虾悬挂堂中。渐渐,“大只虾”绰号传出,其真名反不被人记住。

这幅画出自岭南画派名家高奇峰之手。高奇峰的画怎么会挂在“大只虾”堂前呢?这里有一个故事,讲到了这段因缘。

原来,高奇峰家有老母,年事已高。一次,其母病后久不复元,先是头痛头晕,后渐渐眼花,继而耳鸣、盗汗,面如纸白。

于是高奇峰延医诊治,日日服药;但百日之后,丝毫不见起色。高奇峰本为孝子,故此终日郁郁寡欢。

一日,高奇峰应友人邀请到荔枝湾作画。他一反常态,不像平时有说有笑,只是闷头作画。

友人见状一问,方知他怀有担忧母病的心事。

友人于是告诉他说:“西关有一医生精治妇人之症,不妨试邀一诊如何?”高奇峰无奈之中,点了点头。

那个医生来到高奇峰家中,诊过脉后说:“此症,前乃是药攻过度,今则血虚矣。若再用药,妄下当归熟地,必虚不受补而症变,不可不慎。”

高奇峰一时急了,忙问该用何治法。医生说:“药不及食,治用食法。”

于是取过一方,写下:塘虱鱼2条,黑豆1两,陈皮5钱。写毕,嘱咐高奇峰说:“以瓦锅文火炆食。”随之口里念出四句诗来:

陈皮黑豆炆塘虱,

妇人血虚有治物;

唔怕头晕兼眼花,

耳鸣盗汗津亏失。

医生走后,高奇峰心里半信半疑。细看此方,全是餐中之物,吃也无妨,也就嘱家人依样画葫芦做了。

不料只吃1次,高母的头晕便见轻了;服过5次之后,症减大半。

于是,高奇峰叫人请医生来复诊。医生诊后笑道:“守方不变。”不久,如是再邀医来,医生诊脉写方:仍原方不变。

这时,高奇峰心中暗服,并许下诺言说:'若日后母病痊愈,愿以一画酬谢,聊表心意。”

医生展颜一笑说:“看来,这幅画我要定了。”

一个月之后,高母竞面色红洞,神复如初。高奇峰大喜之下,复邀医生前来,随问他喜欢何物。医生不加思索地说最爱虾。

高氏随即铺纸泼墨,画出一对大虾,衬以小虾数条,题词落款,赠与医生。

医生回到馆中,立将此画挂上,由此名声大振。

后来,其塘虱姣黑豆一方传出,不少妇人吃了很有效,渐渐也就家喻户晓,成为西关一种风味。

荔枝湾上的莲池。

茨菇煮猪肉

泮塘茨菇煮猪肉,

有人试到耳仔郁;

两广总督张之洞,

食过叫妙有口福。

 这一首流传到今天的闲诗,说的是张之洞试茨菇煮猪肉的故事。

茨菇煮猪肉是洋塘农家的家常菜色。

茨菇这种菜含粉量极高。茨菇纹猪肉即是在锅中先爆香猪肉(以肥肉为主,稍带点瘦肉),再加入茨菇纹煎,最后下葱盐。做成之后,自有一番风味。

这道菜不单是粤人喜爱,就连前清两广总督张之洞也为之垂诞,有一次竟然因此而在餐桌上失态。

相传,清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于广州城西西村建起了一间广雅书院。

一天,张之洞到书院视察,途中看到乡人担有农品,不知是为何物,于是回头问地方官员。

地方官答道:“大人,此物乃农家之瘦品,又名泮塘五瘦,属贱民所食,一名茨菇也。”

不料张之洞听罢,面带不悦之色,鼻哼一声说:“此话错也。盖人间万物,上至飞禽走兽,下至农田疏果,以及河里所游,海中所产,皆为天地所赐,唯有形色之异,何有贵贱之分。所谓贵贱,不过人所妄言也!”

地方官一听,立刻改口说:“是是,大人所言极为有理。如果大人慧眼相中此泮塘果疏,我立刻吩咐下人做出一味来,献与大人品尝。”

张之洞“唔”了一声,言谈之中到了广雅书院。

午膳的时候,张之洞与各位官员围坐一桌。席中自然摆满粤中名菜、山珍海味,或煎、或煮、或蒸、或炸,五颜六色。

过了一阵,上来一道菜。这时,有一官员静静来到张之洞身旁,轻声说:“张大人,此肴乃刚才大人路经所见的茨菇,今以猪肉煮之,请大人品尝。若味道欠佳,尚望多多包涵。”张之洞点点头。

只见这一味猪肉煮茨菇,配搭得十分好看:金黄色的茨菇垫底,上面铺着白的肥肉,红的瘦肉,再以绿葱作盖,整盘菜红黄绿白兼有,香味四溢,真可谓色、香、味俱佳。

张之洞见了食欲大动,忘记招呼同僚就起筷直挟茨菇;一入口,十分松化,连声叫妙。

众官员伸长脖子,目瞪口呆地望着张之洞。张之洞此刻方知自己一时失态,脸色不觉微微一红,立刻补上一句说:“来!大家共试!”

在座的官员,这才回过神来,众人一齐挟向茨菇煮猪肉。结果无不称赞,满桌佳肴,唯有这盘菜吃得 一干二净。

此后,地方官知道张之洞试惯了京城口味,腻了,要换换地方口味,于是也就将不少西关风味,诸如莲藕纹猪肉、菱角效猪肉、腊肉炒焚笋等,做给他吃。

据说,后来张之洞专聘了一西关人作家厨。由此茨菇煮猪肉,竟引出了这段广为流传的趣闻。

1997年荔湾广场开业。

瓦罉礼云饭

蟛蜞卵称礼云子,

曾是名食鲜人知;

此珍还比虾子责,

欲品稀味清明时。

 这是一首说“礼云子”的诗。

“礼云子”这个名称现在已鲜为人知了,以“礼云子”做菜就更为罕见。所谓“礼云子”,即蟛蜞腹中的卵子。是粤人的俗称,学名叫相手蟹。

蟛蜞卵之所以称“礼云子”,据说与广州话“来”“礼”同音有关。当蟛蜞卵煮熟时,有一块红似云彩,仿佛从天外飘来,故美其名曰:“来云子。”后有文人厨子,上菜牌时,易为“礼云子。”

说起“礼云子”这道菜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在古时泮塘乡,有一个叫鸭公罗的农民,以养鸭为业,常年在溪涌、水田边捉熊蟆来喂鸭。鸭子因而长得十分肥壮。

一天,他在田间开锅煮饭,正巧友人老陈携酒而至,鸭公罗自然留老友吃饭。

一会儿,鸭公罗在田间摘了菜,又从河里捞上鱼,烹煮一番。于是,二人饮酒吃菜,大快朵颐。但酒过三巡之后,两人都觉得还不过瘾。

这时,鸭公罗见到一群蟛蜞在石缝中跑来跑去,脑中顿起一个念头,于是笑对友人说:“喂!老陈,你敢唔敢食蟛蜞?”

老陈一愣,“咦”一声说:“鸭罗,乜蟛蜞人都食得嘅?”

鸭公罗笑了,说:“其实,人食鸭,鸭的味道好,离不开喂蟛蜞。如此类推,蟛蜞一定好食!”

老陈却说:“鸭罗,这不成理由。比如猪食草,人食猪肉,但为何人唔煮草食呢?”

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了起来。

这时,恰有一相识老农经过,闻言哈哈大笑,说:“口争不如口试。等我捉蟛蜞,由鸭罗煮了先试,然后再定胜负,好唔好?”

“好!”鸭公罗叫了一声。

过了一阵,老农果然捉了十只八只蟛蜞上来,由鸭公罗用油煎炒。哗!一股香味直冲鼻孔。炒好的蟛蜞装在碟子里,黄灿灿、亮闪闪地满满一盘,好不

诱人!鸭公罗捡了一只小的放到口里一试:哇!咯咯脆!于是连皮带骨都吃了下去,再呷一口酒,真是美味无穷!

看到鸭公罗笑眯眯地滋滋有味吃起来;老陈也取来一只一试,哈!果然美味。接着老农也拈了一只放到嘴里。3人立刻哈哈大笑,庆幸找到了如此美食。

以后,油烹蟛蜞就成了农家的一道美味。

再说,鸭公罗知道每年清明前后,正是蟛蜞产卵孵子的季节;蟛蜞身上有不少卵子,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呢?他灵机一动,捕回蟛蜞取其腹中卵子,放在瓦罉饭里一焗,咦,其味远在蟛蜞之上。此后,不少农家都仿做这道菜。

大约在清光绪年间,西关不少酒楼,每到清明前后,便四处收买蟛蜞卵,开设这道菜,名曰“礼云子”,深受食客欢迎。

西关的礼云菜有4种:礼云黄布蛋,礼云扒鲜笋(茭笋),礼云扒冬菇,瓦罉礼云饭。

1955年荔枝湾湖上的赛龙舟。

蛇王满龙虎凤

岭南蛇王第一家,

龙虎凤羹名天下。

俗语云:秋风起,三蛇肥。

蛇一身是宝,骨可以熬汤,胆可以泡酒,血可以饮,肉、肠都可以吃。

粤人吃蛇历史悠久,而广州人最精此道。

广州吃蛇的地方,当以西关浆栏路蛇王满餐馆最为出名,今改名叫蛇餐馆。这是一家近百年的老字号。

顾名思义,蛇餐馆乃专卖蛇菜。

其中最精的一道菜,名“菊花龙虎凤”。创始人是馆主“蛇王满”。

相传亚满原为南海县人,在当地以捕蛇为业,风风雨雨几十年如一日,故有“蛇王”之号,俗称“蛇王满”。

“蛇王满”不仅擅于捕蛇,且是蛇医,以精治蛇伤而闻名,兼疗风湿骨痛。

一日,“蛇王满”夜间捉蛇归来,到家不久,忽有邻村两母女走了进来。那个年轻女子略带羞色地问道:“请问“蛇王满'住在这里吗?”

“蛇王满”笑着答道:“在下就是蛇王满,请问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年轻女子说:“原来先生就是蛇王满,久仰大名了。听说你善治风湿骨痛,今晚带我老母前来求您一治,还请多多费心。”

原来这个女子的母亲得了风湿病已有多年,一到阴雨大风天气,则痛叫不已,后有人介绍她来找“蛇王满”

“蛇王满”诊过症后,笑着说:“伯娘,你的病是因为湿在络,风在筋,故起风则痛;我以蛇驱风,就可以搞掂此病。”

“蛇王满”说完,转身在笼中取出一条眼镜蛇,剖开蛇腹,摘下蛇胆,嘱女子母亲以滚水冲服,并吩咐她们将蛇带回家加瘦肉熬汤,下两片姜为引。此后每隔3天,母女俩就来看病一次。

不出3个月,老妇人多年的风湿病竟然治好了,心里真是又感激又高兴。

在3个月的交往中,年轻女子的心中,也日渐有了“蛇王满”的位置。

一天,女子在临走时,递给“蛇王满”一块鸯鸳手帕,向他表白,愿与其结为百年之好。不久四邻为媒,两人订了婚。于是,蛇王满成了老妇人的未来女婿。

次年,“蛇王满”一家正式邀请亲家父母来商谈婚事。

但在这一天,如何才能招待好未来的岳父母呢?“蛇王满”一时未想出好办法,看看日子将近,不免心焦。

一日,“蛇王满”正在家中苦思冥想,忽闻“喵”的—声猫叫,“蛇王满”回头一望,不由眉头一展,大叫一声:“有了!”

原来在猫的上面,挂有一幅龙凤图。猫属虎,龙与蛇同,而凤即鸡。“蛇王满”灵机一动,立刻想到用蛇猫鸡制作龙虎凤这道菜,既新鲜有趣,又大吉利市。想到这里,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过了几日,年轻女子与父母一齐来到“蛇王满”家,两家人开怀畅谈,其乐融融。到了午饭的时候,众人围坐开腾,“蛇王满”首先亲捧一羹上前孝敬未来的岳父母。

他们吃过后,大赞不已。未来的岳父问道:“亚满,此味如此珍稀,可谓天下第一品,只是不知叫何名字?”

“蛇王满”微微一笑说:“此羹名'龙虎凤'。”

众人一听其名,闻所未闻,便问何以称“龙虎凤'?于是,“蛇王满”遂将此菜来历一五一十和盘端出。未来岳父母听后,大赞“蛇王满”,认为亚满将来

必有造就。

后“蛇王满”在广州西关浆栏路开了一家餐馆,以菊花龙虎凤为招牌菜,即以蛇肉丝、猫肉、鸡肉合冬菇、红枣,再加几片菊花烹制成羹,清香可口。

从此,“蛇王满”普满南粤。而龙虎凤一味,也传遍西关家庭。

正是: 

岭南蛇王第一家,

龙虎凤羹名天下。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荔枝湾。

华林水粉

西关有粉出华林,

细滑可口不是荤。

五眼井水为妙法,

始创和尚是瘫僧。

这首诗说的是癞和尚在西关创华林水粉的故事。

今天,广州的沙河粉远近闻名。它之所以闻名,乃因沙河镇有正宗山溪之水,从白云山九龙泉流出, 以之制成的沙河粉薄韧细滑,美味可口。

其实,广州城中也曾有一种粉,足以与沙河粉齐名,那便是华林水粉。

这种粉产于西关华林寺,关于它的来历,有着一段不寻常的传说。

相传旧时在华林寺,今西来后街有一口五眼井,井水清澈甘甜,沁人心脾,乃达摩禅师入粤时亲手所挖,因有5个泉眼,通称“五眼井”,又叫“达摩井”。

据说这眼井的水能止人烦渴,驱人疾病,颇为神。

清道光年间的某一天,华林寺来了一个老和尚。他年约六十,因头顶生癞,终年不愈,听说华林寺有灵妙井水,特意跑来挂单。华林寺僧也不嫌他,和他友善相处。

这老和尚于是日日到井中打水洗头,从不间断。百日之后,老和尚的癞头竞然给洗好了。

这天,老和尚准备离开华林寺。走之前,他拜见了方丈,对方丈说:“老衲在宝寺多时,实在打搅了。”

方丈微微颔首,说:“同是出家人,何须客气。”

老和尚接着说:“贫僧在寺中百日,每日取水而用,发现五眼井水确为灵水,若寺中僧人能以此水制粉而食,那将妙不可言。”

老和尚停了一下,望了望方丈,又说:“老衲原是西樵山的斋僧,今愿将制粉之法传与华林寺同门,聊表百日之谢。”方丈听了十分高兴,点头致谢。

第二天,老和尚亲自下厨,带领众僧打来五眼井水,碾米磨浆,蒸出一种晶莹亮丽的水粉来。老和尚让方丈与众僧先试:果然细滑可口,薄韧中带有一种甘味,实是粉中妙品。

3日后,老和尚离开了华林寺。从此华林寺的僧人,每日必取五眼井水蒸粉,在斋堂做香客供品。华林寺水粉由此出名,并得名“华林水粉”。

此后,华林水粉深受香客喜爱,吃完之后往往还买一二斤带回去。不久,西关的许多食铺都来华林寺定粉拿回去卖。

一时西关人吃粉,首问有无“华林水粉”,可见其风味之佳。

后来,到了民国初年,华林寺拆庙起建民居,五眼井的水也就变了味,僧人们再也制不出华林水粉 了。“华林水粉”就此消失,只留下一口残井让人凭栏遇思。

尽管如此,“华林水粉”的制法却保存了下来,流传至今的这类水粉有鱼蛋粉、云吞粉、牛腩粉等。

1991年荔湾花市。

猪脑鱼云羹

鸡屎藤糊臭莉箱,

却是妙药乃甜藤,

痢疾有方神仙草,

能治人间暑中晕。

猪脑鱼云羹乃西关名菜。其所用之料有猪脑、鱼云(鱼鳃)、鸡蛋、鲜菇、鲜笋、鲜虾、火腿、韭黄8种。

此羹有汤有肉,无骨无渣,一年四季可食,老少咸宜。西关陶陶居酒楼制作此菜最精,把它当作招牌菜,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早在清同治年间,南海西樵乡有一个姓潘人,以精制鱼肴出名,人称“鱼王潘”。

“鱼王潘”先入羊城,后在西关在鱼栏中做买卖,不久,即在第十甫开了一间名叫“新远来”的饭店。

当时,此店以卖鱼头汤出名,选用正宗西樵大鱼(鳙鱼)头作原料,人人皆赞味道鲜美。

有一天,店中来了两个衣饰华丽的西关小姐,带着一个嬷姐(女佣人)。3人坐下,专叫了一碗鱼头汤。

店小二立刻捧出此汤,笑眯眯递上,口中并讲了不少好话。

谁知,3人中的那两位小姐,先后将汤一捞,提匙一试,“咯咯”地笑出声来,随即叫店小二结账,其它饭菜也不要了。

掌柜很奇怪,以为店小二得罪了客人,于是连声道歉说:“二位小姐,想来我店小二,招呼不周,有所失礼,还望多多包涵。”

小姐闻言一笑,其中一个年约二十的说:“非小二失礼,乃我等3人原慕'鱼王潘'之名而来,故特来品尝鱼头汤,估唔到还不及我嬷姐的手艺,想是虚有其名,因此想走。”说完付讫银子,走了。

“鱼王潘”回店后,掌柜立刻将此事细说与主人听。

“鱼王潘”一听,好生奇怪,心想自己的鱼头汤乃精心所制,竟有人说不及她嬷姐,岂不是她还比我高明。“鱼王潘”决心去找这二位小姐。但人海茫茫,怎么找呢?

真是无巧不成书。10天后,不知何故,这二位小姐又出现在店中,被店小二窥见,报与掌柜,掌柜立刻叫人通知“鱼王潘”。

“鱼王潘”随即赶到店里,一见到二位小姐,便先拱手揖礼,开门见山地说:“打搅二位小姐了,本人乃是“鱼王潘'。”

二位小姐一听,嫣然一笑,答道:“久仰大名,侬家两姐妹姓周。”

“鱼王潘”也笑笑说:“哦,原来二位周小姐!”

“鱼王潘”坐到她们身边,接着说:'数日前,二位小姐可曾来过潘某小店?'

周家两姐妹笑着点了点头。

“鱼王潘”再说:“你说我做的鱼头汤不及你家中姐手艺,我鱼王潘, 有其名,是么?'

这时,年华十八之周家二小姐笑说:“对呀。”

“鱼王潘”随即哈哈一笑说:“真未料这位小姐也是厨中好手,好!你既然说得出我鱼头汤不及你家嬷姐,不妨你就讲出来。如果在理,店中的菜任由你点,我请客;若不在理,望小姐收回原话,且要拍3下手掌,叫两声鱼头汤好味道,敢打一赌吗?'

周家二小姐毫不示弱地说:“谁作公道?”“鱼王潘”笑说:“凡在座者,均可作公道。”

周家二小姐便说:“好!赌就赌,既然”鱼王潘有此雅兴。若我输了,挂一串大炮仗,从贵店楼上垂至地下,响个一时半刻,也算高兴事。'

一时席中轰动,大家纷纷上来,七嘴八舌,等着开锣看戏。

1997年广州美食节在荔湾广场举行。

此刻,一直无语的周家大小姐拿出银票一百两,“哗”地一声展开,放在桌子中间。店中名厨随即精制—碗鱼头汤上来。

开赌了。

周家二小姐先往汤里一捞,捞出个鱼头,头大骨大,在旁的嬷姐立刻嘲笑说:“小姐用的鱼头汤,素来有肉无骨,只用鱼头云,而无骨柱。”

一语惊四座,大家都认为有道理,鱼头骨确实是多余的。

周二小姐又捞了一把,嬷姐“怯”一声后说:“鱼头补头,但无猪脑,补头未补脑。”

四周的人听了无不哈哈大笑。

这时,“鱼王潘”心中有点焦急,渐渐面呈红色。周二小姐下匙再捞,但捞来捞去,除了青菜和姜丝之外,再无它物。

这时嬷姐又说:“又无冬菇,又无虾,几条菜,青溜溜,水鬼尿似的汤,好乜饮!'

立刻、“鱼王潘”满面愧色,眼也不大抬得起了。西关小姐食不厌精,这一回潘氏算是领教了。

最后,潘氏笑叫一声好,高声说:“掌柜,拿过菜谱来,任由二位小姐点谜。

周家两位小姐却说:“菜就不必点了,只要鱼王潘,自认不及西关小姐精食,两不相欠,事情也就完了.

说完,随即离座而去。

经过这一次,“鱼王潘”苦思冥想,决心创出一种名荣来挽回面子。

于是,根据西关小姐的那一席话,在10天后创造出了猪脑鱼云羹。

2000年的荔湾花市。

明火白粥

大煲粥,

大煲粥,

单料铜煲,

一煲就熟。

这是一首卖白粥的唱词,说的是用腐皮白果与米同煲煮成的明火白粥。

白粥,至今深受西关人喜爱,尤其是早餐,几乎逢店必有白粥。

这种白粥由一个外号叫“大煲粥”的人首创,其真名已无从可考。

相传明朝末年,在西关龙津路有一条恩洲巷,里面住着一个穷老汉,无妻子儿女,孤苦伶仃。

有一年,他得了喘咳病,又无钱医治,眼看病情日渐加重,半年以后已是奄奄一息。

隔壁住着一个后生仔,平素与这老汉友善,时常给他送些新鲜蔬果。这天,他又去探望老人,老人口口声声说自己要死了,到时不知有谁来安葬;言语间十分伤心,面色戚戚。

后生仔自然尽以好言安慰,但老人只是摇头。后来,后生仔忽然眉头一展说:“世叔,我以前咳喘去诊治时,曾有一医生叫我食白果,不如找点白果试一试?'

此时老汉又咳了起来,涨得面红耳赤,呼吸也很困难,实是生不得死也不得,只好点一下头,求后生仔去找一点白果来。

次日,后生仔找到白果送与老人。老汉一时不知如何吃,忽然想到煲白粥,于是在煲粥时放入白果一起煮,也不管它好不好吃。

不料一煲起来,香气喷出,使人食欲大动;待到揭起锅盖,更是香味四溢,渗人心脾。老汉高兴之中,又见墙上挂着一根腐竹,于是顺手摘下一并放入锅中。这样一来,香味更加浓厚。

过了一阵,收火食粥,咦,真是从未有过的粥味。老汉大喜,立刻走到隔壁,叫后生仔一齐来共享美食。

后生仔吃过粥后,笑着说:“天助我也!”

原来,这个后生仔在一家小食店中帮工,也常常吃到各种各样的粥,但从未尝过这种味道;而且这种粥成本低,味道好,尤其适合穷人用作早点。

由此,后生仔计上心头,立刻与老汉商议,不如二人合伙,老人在家煲粥,后生仔在外面卖。老人听了直点头,两人一拍即合。

不久,后生仔又东拼西凑,找来些台台碗碗,架起了炉子;为招揽生意,还特地借来了一个大铜煲,并标出一旗——“大煲粥”。

果然,由于成本低,小碗只卖1文钱,大碗只卖2文钱,而且味道好,因而一炮打响。又因为老汉先在家中煲过后再拿出来,到了外面明火一煲就熟,因此叫做“明火白粥”。

不久,老汉的咳喘病也由于吃这种粥而治好了。于是此粥一传十,十传百,广为流传。

这个后生仔卖粥时常唱:“单料铜煲,一煲就熟!”于是人称“大煲粥”,真名反而渐渐被人忘记了。

至今,明火白粥仍深为大众所喜爱。

1990年代的荔湾湖。

有历史才有现在,

知过去才知兴衰;

《广州旧闻》,

讲述广州2300年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