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沽上丛话 | 天津解放的故事(六) 军管会对旧报纸的接管

 Daweb_YN 2021-11-07

为了更好地团结旧的新闻机构工作人员,中共中央又做出指示:“采取争取、团结和改造的方针,除始终追捧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人员之外,对一般的旧报纸、刊物的新闻机构工作人员要进行适当改造。”据此,天津市军管会对天津的旧报纸分别做了不同处理。

图片

天津市军管会旧址,图据网络

(刊于《天津日报·满庭芳》2月23日)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随即开始对天津各行业进行接管与改造,其中一项是对旧报纸的接管和处理,以便抢占舆论高地,形成对我接管的有利舆论。天津接管前夕,天津共有报刊“中外大小共计20家22种,内外文4种,中文18种,有地位影响较大对开报纸4种,其他多为4开或8开报,影响甚小。发行最多者为35000份,最少者仅有300余份”。

对于该项工作,中共中央很早就已经开始谋划。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处理办法的指示中就提到,对于报社旧有的编辑与记者要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处理。天津解放后的1949年1月18日、1月19日和1月23日,中共中央又分别就天津旧有报纸处理办法给天津市委指示,指导天津的私营报业改造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团结旧的新闻机构工作人员,中共中央又做出指示:“采取争取、团结和改造的方针,除始终追捧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人员之外,对一般的旧报纸、刊物的新闻机构工作人员要进行适当改造。”据此,天津市军管会对天津的旧报纸分别做了不同处理。

《民国日报》是国民党天津市党部的机关报,其社长、总编辑大都是国民党天津市党部的委员。该报因在抗战胜利后接收了天津华北新报社的全部财产和设备,后又购置了转轮机等设备,并附设有承印所,是当时天津市物资雄厚的一家报社。早在1948年9月,中共地下党秘密组织的“天津记者协会”就在报社内部开展了工作。当时的记协会员勾宪真后来在回忆中说:我“接受了共产党给我的秘密任务,即搜集和提供情况,保护工厂,配合解放军,以便利解放后对天津民国日报社的接管”。不久他又争取到了该报副总编辑姚仲文参加护厂工作,并发展了晚报编辑张虎刚、摄影记者关季衡、晚报记者董蔚章等加入,成立“民国日报小组”,在制止该报南迁及护厂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解放当天,在“地下记协”的安排下,姚仲文和张虎刚立即编写了《天津新闻记者协会号外》的新闻稿,并与《新生晚报》同时出刊天津解放的号外。由于顺利接管《民国日报》,使得《天津日报》能够充分利用该报社的旧有物资,迅速于1949年1月17日创刊,开启了天津报业的新纪元。

图片

《天津民国日报》报头,图据网络

对于《大公报》的处理,早在发起平津战役的时候,有关部门就研究了解放后天津《大公报》的处理问题。当时决定的方针是按照私营企业对待,党和政府不予接管,但是也要对其反动政治立场给予揭露和批判,并决定在原天津《大公报》的基础上进行改组易名,继续出版。于是,天津解放后,《大公报》也和其他报纸一并被停刊接受审查。此事中共中央知道后,于1949年1月17日电告天津市委:“大公报拟从内部革命……改换名称……使平津解放后除党报外有一党外的民主报纸配合。” 1949年1月23日又复电天津市委:可暂时不要让其出版,希望改组后再考虑出版。在此背景下,《大公报》由毛泽东亲自改名为《进步日报》,于 1949年2月27日正式创刊,成为天津解放后第一家民营报纸。事后,黄克诚在自述中曾如此说道:“天津市原来有两家颇具影响的大报,天天要出版发行。我们对天津市实行军事管制时,曾研究了对这两家报纸如何办的问题,需要马上作出决定。《益世报》不能允许它再出版发行,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大公报》怎样办?我考虑在刚刚解放的城市里,对报纸还是控制严一点为好,以免出乱子,于是就决定《大公报》也停止出版发行。此事很快被中央察知,为此我受到中央的批评,说我不该不经请示而擅自决定天津《大公报》停刊。经中央批评后,天津《大公报》即复刊。” 1952年12月31日《进步日报》停刊,与上海《大公报》合并,于1953年1月1日仍以《大公报》的名义继续在天津出版,是一张以财经、国际宣传为重点的全国性综合类报纸,1956年10月1日起迁至北京出版,1966年9月10日停刊。

与对《民国日报》和《大公报》的处理方式不同,其他报纸大都经过审查后停刊,仅保留了几种报纸。《益世报》因有教会背景,且经常公开发表反共宣传,天津解放后即被查封。中共中央也认为已将其没收,不必改变。对于《新星报》,因在天津解放前夕被国民党禁停,天津解放后其负责人曾申请复刊,但是党中央特别指示:“《新星报》反共反新政权反苏言论甚露骨,以不许其复刊为妥。”《中庸报》等六家具有反动政治背景的报纸和《自由晚报》《天津夜报》等几家私营报纸经过审查,也只保留了《新生晚报》《博陵日报》《华北汉英报》以及俄文的《新语报》等几家私营报纸。

图片

1950年2月的一期《大公报》,图据网络

对于报纸的接管和处理,1949年4月12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曾进行过初步总结,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认为:进城后所有报刊一律停刊待审,这样的处理是错误的。这在做法上过于简单化,没有考虑到群众的需求,容易产生劳资纠纷,也不利于我党的宣传工作。天津市委在全面总结接管天津的经验时也再次提到:“在处理民办报刊问题上,曾不分进步与反动一律停办,没有扶植进步报刊,做对我方有利之宣传。”不过,整体来看,面对天津解放初期的复杂局面,天津市军管会在处理天津旧报纸问题上尽管出现过一些偏差,但是在中共中央的正确指导下,经过深入调查和核实,对天津旧报纸的接管和处理基本是成功的,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为后来全面接管天津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时任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副部长的王阑西就曾评价说:“你们的工作,配合解放军解放天津、接管天津,起了很好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