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道未必酬勤 假如穷 请深度思考你人生的底层操作系统

 药石之精 2021-11-07
天道未必酬勤 假如穷 请深度思考你人生的底层操作系统

大千世界,众生万象,其实只有这三相,但是三可生万物。任何一个人群,都可以分为这三种人:大众、精英、王者。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仅是认知差别,更重要的是思维差距。

同样是摆在地上的几块砖,大众看到的是一堆杂物垃圾;精英看到了它的组成和作用;王者看到了它正在构建起的摩天大楼。思维差距,是在认知差距基础增加了行为和习惯元素。如果说在不同认知的人眼里,世界是完全是不同的;那么不同思维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则是完全不同的。

大众自欺,精英利己,王者利他;大众成群化,精英个体化,王者孤独;大众关注对错,精英关注利弊,王者关注整体;大众人踩人,精英人比人,王者人捧人;大众注重关系,精英注重规则,王者注重平衡;大众有偏见,精英好逻辑,王者带仁爱;大众被引导,精英擅学习,王者善总结;大众做事,精英做式,王者坐局;大众要安慰,精英要真相,王者要希望。

这就是三种的思维差距的剖析,其实还可以再论述很多:大众看别人短处,精英看别人好处,王者看别人长处;大众看当下,精英看趋势,王者看必然;大众要工资,精英谈回报,王者看空间……人与人的区别,究其本质,是见识与格局的区别。提升自己的见识和格局,才是人生逆袭的必然途径。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见识与格局!

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最终形成一种真是如此的心理定势。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选择看到的样子。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见什么。你看见什么,才能拥抱什么。你拥抱什么,才能成为什么。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中所想的那样,你怎么想,怎么期待,就有怎样的人生。这不是唱高调,而是真心话。

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我们不再相信,因为不再相信,而避免了一切美好的开始。你相信的,就是你的命运。小时候最容易相信,但很快会被教育轻易信任是不成熟的表现;有了一点经历后,发现在越来越难以相信的成人世界,见识越多的人反倒越容易相信,因为他们时常能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知道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无数的精彩和绚丽。

现在的世界,要让人相信,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人们只会看到自己能到达的地方,而把不可抵达的远方,想象得危险丛生。甚至,只愿相信一颗有用的心才是负责任的心,而把一切看似无用的情怀看作矫情。从轻易相信到凡事质疑,里面包含着理性之光,然后,从凡事不信到再次愿意相信,背后是见识和格局。

只有我们相信的东西,才有可能反过来选中我们。不要轻易说不信,因为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见识太少。理性与智慧并不代表质疑一切。人一旦不相信本真,就无法拥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最近的东西,就是你眼前真实的情感,最远的东西就是你的盼望。

人人命运不同,选择信是一种命运,不相信也是一种命运。所以,请你也一定要守住心里那份光与热,那样的你即便会被乌云笼罩,但身体里会拥有一把利剑,不需期盼乌云的散去,它们早晚会被你刺穿。看不到太阳,我们就成为太阳,成不了太阳,我们就追着太阳。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命运。

天道未必酬勤请深度思考人生!

互联网时代将一切事物的门槛都变低了,信息爆炸般喷涌,未经筛检,以一种最粗犷的方式倾泻而出。这种时候,如果你需要真正寻找有价值的信息,甄别以及自己的深度思考,就显得至关重要。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因为天道并非一定酬勤。勤奋是必要的,但是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深度思考决定人生。

什么是深度?深度就是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是深,只了解事物表面是浅。决定,意思是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绝对作用。人生不是完全由深度思考决定,但起到决定性作用。有些人不需要太深刻,照样可以过得舒服自在,什么深刻不深刻对他们来说都没意义。

细究各个领域成绩斐然的大咖,无不是对某个领域深刻思考的结晶,思考的深度及远见一般人望尘莫及。深度思考并不是深不可及的,我们通过努力、不断练习,是可以获得的一项技能,一旦深度思考成为习惯,人生将大不同。深度思考需要的有个前提:内心强烈的意愿和自己喜欢的领域,以及无比强大的决心。

再好的事,自己不想做也无济于事,内心想有这个意愿,才能开启思考之门;你选择的领域直接影响你日后成就的大小;光想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下定决心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更重要的是,不要自欺欺人。上帝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创造环境,二是建立竞争,羚羊时时刻刻想着怎么跑过狮子,必须有这种决心,否则只会成为狮子的盘中餐。

找到自己深度思考的土壤,还得拥有一套开垦土壤的工具,即有一套深度思考的方法论。

可繁殖的知识量: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繁殖的,一种是可繁殖的。秦始皇是哪年统一六国的,这种知识是不可繁殖的;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就是可繁殖的,它可以让你提高和进步,让你变得更深刻。不能深刻思考的根本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重视有价值的知识。

反复思考的频次:针对问题多思多想,思想思想,不动脑哪来的思想?不怕一个人会百种功夫,只怕一个人把一个招式练就百遍。好功夫需要速度力量技巧,往往可以一招致命。对一个问题若想深刻,想个一两遍想不明白了,通常都是很痴迷的状态,除了睡觉不想,其他时间都在思索。

多维度思考结构:思考过程就像是盲人摸象的过程,努力从多层次多角度看待问题。要想多层次思考,得跟自己较劲,不能想到一两层就饶了自己,想到一两层以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全了。认识“大象”的过程,其实是人类拥有的三种逻辑思维之一的结构思考逻辑,按照结构思考逻辑,把各个部分找全。

关注细节中细节:有时候我们对问题认识不深,一定程度上是对细节不掌握,仅仅了解个笼统的概念,不往深里追求,追得越深认识越深刻。事物的本质都是被一层一层表象包裹着,不追问到底,还以为表象呈现的东西是事物本质呢,这就误导自己了。深刻是一种态度,事事不求细节,很难想象他能优秀到哪儿去。

运用金字塔原理:这是很好的思考和表达方法。人的思考过程都是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原理观点先行,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归纳和演绎思考论据,把论据找充分。上层思想是下层思想的总结,下层是上层的解释,这种结构就是疑问--回答式,下层其实是对上层的回答。通过疑问--回答,不断深入构成整个金字塔结构。

思维逻辑训练让你一眼看透本质!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谁能更接近本质,谁就会有更好的趋于成功。活得明白,与时间无关,跟经历有关。看世界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读万卷书,一种是行万里路。二者缺一不可。读万卷书,走不出去,最多是个书童;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用第二层思维去思考。仗剑走天涯只是训练洞察力的第一步。即使你比其他人多看了几眼世界,但如果不会正确地思考,万里归来,可能仍是一枚懵懂少年,甚至成为一个厌世的愤青。万卷书也好,万里路也罢,对于所有人都是同样的客观存在。而在他们内心深处发生的化学反应却是千差万别的。哪怕两个人拥有完全一样的生活经历,他们的认知却可能大相径庭。

具备第二层思维尤其重要。因为第一层思维的人对同一个事件都有相同的看法,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而第二层思维的人则必须比群体共识想得更加深入,更强有力,才能获得超额收益。所以,如果思维依然停留在第一层,无论看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都很难真正的看透本质。而如果你总能用与众不同的第二层思维去思考,就会更接近真相,从而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社会,我们无处不被越来越琐碎的信息包围,然而信息的泛滥导致我们逻辑能力越来越差,大部分人拥有的都只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思考的能力,结果成了人云亦云的泛泛之辈。然而那些依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却保持着清醒头脑和判断,他们依然可以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从而作出更加正确长远的决定。

我们不仅要对过往的经历和思考的点滴进行抽丝剥茧的提炼和总结,还要将新的理论应用在更多的生活场景中,并让它经受检验。形成认知的过程几乎都逃不出“归纳+演绎”的套路:归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通过第二层思维思考,得出结论;演绎:从结论出发,提出一系列的预测,通过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一个人,就是在一次次的“归纳和演绎”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洞察本质,不断成长。

归纳和演绎。这是两条基本的认知事物和思考的逻辑法则。简单通俗来说:归纳,是把具备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寻找共通点。演绎,是把互相之间形成影响的因素,按照事物因果顺序、时间先后顺序,重要程度顺序排列出来,再寻找突破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归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演绎。

逻辑思维的过程,是化繁为简,目的,是找到解决方法。一眼就洞穿事物本质的人,能够抢得先机。在别人还在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在职场中自然就成长地比别人快了。

相互独立,意味着将能够影响问题的原因拆分成有明确区分,互不重叠的各个因素。完全穷尽,意味着全面周密,毫无遗漏。先从一个最高层的问题开始,逐层向下进行分解。首先列出你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将问题拆分成子问题,并保证它们之间互不重叠和干扰。同时保证你把能够想到的子问题全部列了出来。

所有的问题,你都可以把它用演绎或者归纳的形式进行拆分。这个过程就是解构。在归纳演绎的过程中,能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种单一的因素,这个过程犹如抽丝剥茧,将一团乱麻理地条条顺顺。唯有那些依然具备逻辑思考能力的人,才能保持着清醒头脑和判断,才可以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从而作出更加正确和长远的决定。

真正的高手都需要有破局思维!

站在更高的思维高度来看问题,就更容易得到正确答案,而加入对于时间的认知,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升维思考的高度。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周而复始地遇到同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用升维思考来降维攻击,从而完成人生中的破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到一种人生无解的怪圈中。有时候,我们已经够努力了,却还是看不到生活有所改变的迹象,内心就像陷入了一个迷宫,迷茫而焦虑。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这就像推磨的驴子,因为被蒙住了眼睛,所以它不停地一圈一圈地拉着磨。它感觉自己是一直在往前走,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但事实上,它一直在原地打转。

将一束光投注在墙上,形成一片光亮的区域。然后,把你的手伸到光源前面,结果在光亮的墙上就会出现你手掌的影子。这时候,如果想要改变墙上影子的形状,你可以直接在墙这个平面上对影子做任何修改吗?显然你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回到立体世界的你这个人面前,改变你手掌的姿势,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影子的形状。

一般来说,一个低层次的问题,在更高的层次里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反过来说,一个高层次的问题,用一个低层次的解决办法,则难以有效果。就像有的人生活窘迫,大部分时候他都只是从外界和行动的层面上去思考,认为大环境不好,个人的努力还不够,但这样的思考却并不能真正解决一个人贫穷的困境。但是,如果用思维逻辑层次来推演,往往就能找到更本质的原因。

你很穷,要求自己少买衣服少花销,能走路绝不坐车,有朋友在绝不主动买单,你会为自己省了几块车钱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真会过日子,也会因为贪了别人的便宜而觉得自己聪明。可是,你从来也没有意识到,你眼下的生活被太多琐碎的事情所填满,内心被各种鸡毛蒜皮的算计所占据,这反而让自己可控的时间越来越少,身边的朋友也渐渐疏离。

其实,你的穷,是一种心态上的穷,思维宽带太窄,自控力稀缺,真正能让你富足的,是摆脱你的穷人心态,懂得长远地为生活打算。人的思维是有层次的,你眼下的难题,往往需要提升一个思维层次来解决。在更高的思维层次上进行改变,往往才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产生质的变化。

关于提升思维的层次,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时间这个维度纳入考量。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容易高估短期的收益,而低估长期的价值。但是如果加入时间这个维度,那大部分事情就容易变得清晰明了起来。其实,一个人对于时间的认知,往往决定了升维思考的高度。当把思考架构于时间之上,我们的思维视角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低层次的思维模式,逐层往上探究高层次的思维模式,这样一种升维的过程往往能够挖掘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同时结合时间维度进行思考,则会让我们更清楚事情未来的演化方向,明晰自己的选择。当我们处于一个更高的维度,也就拥有了降维攻击的能力,它让我们从眼下的困局中跳脱出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原来的问题也就随之迎刃而解。

其实,提升了思维的层次,你就对现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你拥有了更高的视野,看清了事实的真相,从而改变现状也就是成了水到渠成,顺势而为的事情。人生就是一场长途跋涉的旅程,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片浓雾,不知所向,这时候,如果我们试着爬上一处高地,对照着手里的那张信念地图,往往就能辨别出旅程的方向,然后继续鼓起勇气,耐心地走下去。

切忌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所谓战略,解决方向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所谓战术,解决打法问题,就是怎么样去做这件事情。成长分不同的阶段,对战术和战略的需求结构是不一样的。老板如果不能根据企业发展的状态持续并且有效调整自己的精力分配,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企业最大的瓶颈。

战略上勤快而战术上懒惰,叫做眼高而手低;战术上勤快而战略上懒惰,叫做优秀而无用。选择比勤奋更重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创业最大的成本是决策成本,或者说因为决策不当,而造成的时间成本或机会成本。

很多时候,懒惰于战略而勤于战术,其实是一个格局问题。战略层面的成败,更多的是取决于智力和智力导致的格局问题。一个人能活明白,这就是战略的胜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战略就是如何选择,战术就是如何努力!要做好战略,必须勤于思考和分析!要做好战术,必须有很强的毅力和耐力!

战略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方向,需要你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公司选择的产品方向是否有未来?公司的团队结构未来是怎么样的?公司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整个公司的体系将如何变化?谁是你现在的用户,谁是你未来的用户?你如何去找到用户?如何去说服他们来购买?

战略往往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公司,看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所面对的直接和间接的竞争对手。从全局,从生态链,再慢慢看到公司每个细节。战略也回答了公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有点哲学的味道。这个需要我们每个创业者每天要花时间不断问自己问题,然后去思考,去分析,跳出公司来看问题,想出解决方案,再找合适的人来解决问题。

凡事三思而后行,也就是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方向一定不能错了,在错误的方向,你再勤奋努力,所得到的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每个人在创业之前,都能够重视对战略的思考,并勤于规划;而非只是在战术上的勤奋。创业初期,战术上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变成了空想和空谈,只是要注重好时间的分配。

战略思考的三个层面:第一,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第二,这是我选择的行当吗?我的优势和未来趋势是否统一;第三,这样走符合正逻辑吗?是否找到了正确的路径。

不要忽略你人生的底层操作系统!

人和人的差别除了见识和格局不同以外,底层操作系统也有不一样。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人的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能力只是上面一个个的应用。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是情绪,主要包括愉悦、痛苦、恐惧。

什么是大众?就是快乐没有那么强烈,痛苦也没有那么巨大。所以,他们的人生会在既定的轨道上相对平衡地运行,而不是被快乐和痛苦牵引撕扯,没完没了地折腾。

什么是精英?就是当他在沉下来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不厌其烦,乐在其中,完全不理会别人的差异或者不理解。

什么是王者?就是如果他想要的那个,他得不到,他就像万蚁噬心那样痛苦。牺牲什么都可以,他必须得到他想要的那个东西。

成就高的那批人,有一种天份叫痛苦。圣经上有句话:神在悲伤中创造了这个世界。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不同。怎么做会让自己变痛苦?痛苦不是你不够牛,而是你看到了更牛的人。

恐惧决定边界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了。为什么很多人道理全明白,但多半还是会选择原地受苦。因为恐惧会束缚一个人的手脚。恐惧决定你的边界。恐惧的本质是什么?第一层,恐惧事情本身。第二层,恐惧的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第三层,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可能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我们该如何消除不必要的恐惧?不要以某一件事来评价自身的整体价值;不要过于依赖他人的评价,内心的安稳源自于内心,而不是外界,所有的荣誉都是暂时的,真正会祝贺你的是少数人,只有鄙视是永恒存在的;不要过度想象和推论,有的人习惯把一件事情的可能后果想象到非常可怕,甚至是灭顶之灾。

愉悦决定方向: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愉悦,决定你的方向。但是,问题来了。什么让你快乐?吃饭,睡觉,旅行,刷抖音。所以,你的人生方向就是:继续吃饭,睡觉,旅行,刷抖音?让你持续快乐的事情,是你的天分所在。但你得区分这种快乐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还是“志趣”。你需要“刻意练习”,最终获得“志趣”。

能力只是应用,情绪才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愉悦指引方向,痛苦提供能量,恐惧决定边界。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看他的愉悦、痛苦和恐惧。要深入了解你自己,内观你的愉悦、痛苦和恐惧。

没有强大的内心你就没资格谈人生!

即便已经一败涂地,你仍然要坚持奋斗。人是一种习惯的动物,一旦你开始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有困难就逃跑将会成为你的本能。换句话说,如果你总是坚持让自己扛过苦难,那你最终才能够成就伟大。

你必须对你的所作所为负责。人们更容易记住一个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而不提容易记住他是怎么引发问题的。只要是你造成的问题,你就一定要承担责任,然后解决问题。要做一个永远都负责任的人,即便找个借口再容易不过,也不要这样做。要知道对一个梦想远大的人来说,明哲保身绝非正途。

你必须毫不迟疑地追随直觉。追随直觉和莽撞之间是有很明确的分界线的。追随直觉的前提是你已经非常理性、客观、全面的分析了问题的所有角度,即使是当事情的走向并不明朗或者不符合你的预期时,你也会真诚的相信自己的内心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然后拼劲全力的去实现目标。

你必须打那个你不想打的电话。有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做一些我们非常不想做的事情,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事情从长远来看都是很有价值的。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说放弃真的很简单,但是最优秀的人知道最佳选择也是必选项,并不是放弃而是“开始干吧”。每一次你在害怕的时候都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也是在浪费时间。那些真正敢于打出“不想打的电话”的人都无一例外的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人。

即使全世界都反对,你也要勇往直前。当有人支持你的时候,不管是选定一个新方向还是做一件困难的事情都会比较容易。但是“坚毅测试”发现真正考验你的内心力量大小的是在所有人都不支持你、反对你的时候,你是不是还能始终如一。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并不是喜欢没有人支持、没有人陪伴,他们只是决不放弃,证明给别人看自己是对的,然后就会有人支持你了。

不管有多急多累,你都要竭尽所能的慢慢来。越是当你已经非常累、非常急,或者感到受委屈的时候,你就越容易出错。这种情况下你的内心会受到极大的考验。越是忙、急、累、委屈,就越容易出错,这个时候就请你慢慢来,小心点。

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耐心和延迟享受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真正内心强大的人知道只有当他能够忍受时间和欲望的煎熬,他才有机会实现梦想。即使犯了超傻的错误,也要无所畏惧、不断尝试,直到成功。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都不害怕失败,甚至把失败看作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欢迎转发分享,添加关注获取更多内容;跟随禅门商道一起开启财智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