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大个儿人高心善,少爷却让他去替婚,竟然成就两桩婚姻

 数字人生6688 2021-11-07
话说在很久以前,在淮安府一带有户人家,这户人家姓李,叫个李大个,李大个从小就个子高,力气大,而且脾气特别好,谁说他,他也不着急,不过呀,就是有一点,家里穷,家里父母都是世代务农的庄稼人,李大个是家里的老大,他还有两个妹妹,这年,李大个已经16岁,两个妹妹一个12岁,叫李文慧,一个10岁李文娟,都还小,家里都要张嘴吃饭,自己家的地不能说多但是不算少,所以,单靠种地生活,这一家人也就是勉强能吃饱饭。
李大个所在的这个村子,离县城也不是很远,李大个就想着去县城找个工干干,多少挣点钱,也好补贴家用,于是,李大个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听了,觉得儿子李大个真是长大了,于是就嘱咐儿子,愿意出去的话,这是好事,二舅家在城里开了一个小吃店,可以去看看,他那里用人的话,就跟着二舅干,他那里不用人了,就先在二舅家里住下,到时候,让你二舅帮你找份工干干。

李大个听从了父母的话,于是,他过了几天,便带着些换洗衣物和干粮,去城里找他的舅舅去了,李大个的二舅也是个善良之人,这几年过的还不错,虽然说这是小本生意,不过,每天有进项,这比在村里种地要强的多,二舅看到李大个来了,心里也很高兴,李大个赶紧说明来意,他说自己是想来城里找份工干干的,二舅听了,拍了拍李大个的肩膀,说道呀,好孩子,好样的,敢走出来就比在家强,你先在我这里住下,我给你留意一下。看有没有好去处。
就这样,李大个先在二舅家里住了下来,二舅家的小吃店每天人来人往的,没几天,二舅就听说城南郭员外家的粮店招人,于是就让李大个去了,李大个有股子力气,他跟着二舅到了郭员外家的粮店,正好有一车粮食需要卸车,而此时还有一批商户在跟郭员外商量订购粮食,店里是忙得热火朝天,,李大个的二舅跟粮店的掌柜还算有点交情,就推荐让李大个先去帮忙,掌柜的正愁找不到人手,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只见李大个唰唰唰就往肩膀上放了三袋粮食,然后又左右手臂各夹了一袋粮食,别的伙计都是两袋粮食就顶天了,这李大个是一人顶俩啊。有了李大个的帮忙,一车粮食一会就卸完了,掌柜的很是高兴,对李大个的二舅说道,你这外甥还真是不错。叫啥名字,李大个的二舅说道,我这外甥叫李大个,掌柜的一听,笑着说的,还真是人如其名啊,不如就留在我们粮店干活吧。李大个二舅一听心里很是高兴,本来就是来给李大个来找工作的,这直接就被掌柜的留下了,李大个二舅喊过来李大个,说道,大个啊,今后留在粮店干活吧,还请掌柜的在郭员外那多给外甥美言几句。掌柜的说道,那是自然。李大个二舅交代了李大个几句,便走了,李大个跟着掌柜的在粮店熟悉了一番,这时郭员外也空闲了下来,掌柜的把李大个带到郭员外跟前,说道,老爷,这是刚找的伙计,叫李大个,别看这孩子小,但是力气大的很,能顶两个人那。郭员外笑着说道,是嘛,大个啊,以后就在这跟着掌柜的好好学,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李大个点点头说道,多谢郭员外。就这样李大个便留在了郭员外的粮店,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李大个因为表现的出色,郭员外让掌柜的多给他开了些工钱,李大个很是高兴,买了些东西给二舅家送去,二舅看到李大个这么懂事,心里很是高兴,嘱咐他,你挣钱不容易,家里还有母亲和妹妹们,以后不要再给舅舅买东西了,不过你得多跟掌柜的走动走动,毕竟他在粮店呆的久了。又是郭员外的得力助手,跟着他能学到很多东西,你还年轻,不能只依靠苦力过活。李大个觉得二舅说的极是,于是第二天又给掌柜的掂了一壶好酒送到了家里,掌柜的觉得李大个不仅干活实在,人也机灵,所以也挺喜欢他,也愿意带带他。粮店没有重活的时候,李大个就跟着掌柜的学习算盘,学习记账等一些精细的活,李大个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脑子灵光,也肯学,慢慢的,在掌柜的悉心栽培下,李大个也成了郭员外的一个得力助手,有需要往外跑的活,就交给李大个去办。

而李大个也是办得非常好,郭员外十分的信任李大个,郭员外经常喊,大个,大个。不知道是经常这样喊的缘故,还是什么缘故,这李大个个子是越长越高,力气也很大,这一年的功夫,李大个明显又长高了,16岁的年纪,已经比同龄的孩子高出不少,而且也强壮了很多。
郭员外有个儿子,叫郭亚伦,郭亚伦比李大个大一岁,本来郭亚伦的个子也不算低,李大个没有来郭府的时候,郭亚伦就算大高个,现在,李大个来了,别看李大个还小了1岁,可是,和郭亚伦站在一起,明显比郭亚伦长得还高,郭亚伦其实也挺高兴。毕竟郭亚伦比李大个就大了一岁,而且他们二人年纪相仿,所以很快就说上了话,郭亚伦虽然是郭家的少爷,不过,他脾气很是随和,而且是个读书的人,所以呀,十分的有礼貌,而李大个从小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他们二人十分的说的来。
现在,郭员外器重李大个,少爷郭亚伦对李大个也不错,所以这郭府里的其他家丁见到李大个都给他打招呼,就连看门的家丁,见到李大个也是来出自由,而不像其他家丁那样,看门的总要问话。
这一天,李大个正在干活,最近粮店来了不少的粮食,郭员外让李大个组织几个家丁把粮食都搬运到屋里,李大个呢,他找了几个家丁正在忙碌着,就在这个时候,少爷郭亚伦来了,他说道,大个,来一下,李大个一看是郭亚伦,便赶紧过去,郭亚伦说道,大个,走,去屋里说话,于是李大个就跟着郭亚伦去了屋里,到了屋里后,郭亚伦说,大个,这一年来,咱们关系很好,你能帮我一件事情吗?
李大个看少爷郭亚伦说的很诚恳,而且李大个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少爷今天这个样子,便问他有什么事情。于是,郭亚伦说出了以前的事情,原来,在郭员外年轻的时候,郭员外那个时候还没有发家,他有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是个屠户,因为那个时候,这朋友家里还算条件不错,而郭员外还没有发家之前,只是一个普通人,这屠户朋友姓王,人人都喊他王屠户,郭员外呢,年轻的时候,虽然家里没有钱,但是他还爱吃肉,这王屠户因为和郭员外关系好,又特别喜欢和郭员外一起吃喝,所以呀,王屠户经常带些肉去郭员外家里,他们二人便开始大吃一顿,并且畅聊一下以后的打算,王屠户经常说,他父亲就是屠户,现在他算是子承父业了,当个屠户虽然发不了大财,但是生活生也是吃穿不愁,所以,他以后还干屠户,郭员外则心比较高,他说,将来有机会,他要好好闯荡一番,有所作为,王屠户知道郭员外的志向远大,所以,他从来没有笑话过郭员外,反而经常帮助郭员外,后来,他们各自都成婚生子,就在郭员外的儿子郭亚伦出生的时候,王屠户过来恭喜,看到这个郭亚伦生的十分的好,于是,王屠户说道,如果将来,他也有了女儿,就让他们成亲,咱们两家做亲家,你看如何?
这时候的郭员外依然是普通人,他听了王屠户这样说,郭员外觉得,他就王屠户这样一个好朋友,而王屠户时刻不忘记和自己交好,这份心意真是到位了,于是,郭员外说道,王兄这么多年来一直照顾我,现在还这样看的起我郭某,我自然是同意。
王屠户听了,心里也是十分的高兴,后来,王屠户还真有了女儿,叫王佳静,于是,郭员外就和王屠户为两个孩子订下了婚约,王屠户还专门去买了两个玉佩,给了郭员外一块,让郭员外给孩子郭亚伦带在身上,这便是信物。
后来,郭员外自己家的一个哥哥在扬州发了家,郭员外便带着全家人去投靠,郭员外在自己家这位哥哥的帮助下,最后还真是慢慢的有了本事,后来事业是越做越大,就这样,郭员外又回来了淮安,他在回来的时候,他的好朋友王屠户则是带走一家人去了山东,原来,前几年,淮安闹了水灾,庄稼是颗粒无收,导致特别的人们都去了外面,大家别说是吃肉了,就是想吃饱肚子都成问题,王屠户一下子没有了生意,平时,王屠户又不省检,就这样,两年的光景,王屠户家里只有出项,没有进项,很快他就捉襟见肘了。
后来,王屠户听说,现在山东那边生意好干,于是他就带着全家让去山东了,所以,郭员外和王屠户也没有见到面。

郭员外回来了淮安,生意更是越做越大,随着郭亚纶的年纪越来越大,其他像他这样的孩子,都订下了亲事,郭员外经常给儿子说,亚纶,你的亲事比别人订的更早,只是你王叔叔这些年一直没有回来。
郭亚纶呢,他从小是个读书郎,现在长大了,听说,自己未来的岳父是个屠户,未婚妻是屠户的女儿,他心里就不愿意,但是,儿女们的婚姻大事,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论不到他做主,所以,郭亚伦每次想到这件事,他自己就心不甘是情不愿。
后来呀,郭亚纶在城里的一家私塾学堂读书,认识了学堂先生的女儿,这学堂先生的女儿叫思娴,人长的美丽,而且十分的知书达理,两个人在日常的相处中彼此了解,渐渐有了情愫,不过,现在郭亚伦又有婚约在身,他是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最近,父亲郭员外终于和好朋友王屠户联系上了,他们互通了书信,郭员外让王屠户抓紧时间回淮安,想商量儿女订婚的大事,王屠户听说郭员外发了家,而且,现在还记得当年的婚约,王屠户的心里便十分的感激,并决定最近就赶回家中。
少爷郭亚伦听到了消息,他的心里每天就像那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后来,他想到一个主意,这李大个跟他的关系不错,而且为人和善,两人的年纪也相当,也是个大个字,况且李大个也没有订婚,别人都说我个子高,如果李大个穿上我的衣服,然后到时候冒充我,这样岂不是更好。主意拿定,郭亚伦便来找李大个商量了。李大个一听是让他去订婚,赶紧摇头说道,郭少爷,这可使不得啊,虽然我们关系好,可再怎么说你是少爷,我是伙计,人家要嫁的是你郭家少爷,可不是我这个小伙计。到时候被识破了,我倒是没什么,可是有损郭家颜面的。郭亚伦听了李大个这么一说,惭愧的说道,大个,你说的也有道理,我还没有你考虑的周全,可是怎么办那,李大个说道,郭少爷,我看你也不是那有门第之见的人,怎么这么抵触这门亲事那。郭少爷面露难色,说道,其实我已经有了意中人,我们情投意合,很是谈得来,谁知后来才知道我早已经有了婚约,我并不是说屠户家的女儿不好,只是我们从未谋面,更谈不上了解,怎么能过到一块去。李大个很是同情郭亚伦的处境,说道,其实很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前也都没有见过,也就将就着过了,郭亚伦却说道,可我不想将就着过啊。李大个想了想说道,郭少爷不如这样,我听你说那个王屠户不久就要带着女儿回来,你去问清他们回来的日子,到时我陪你一块先去瞧瞧怎么样。郭亚伦说道,瞧一瞧能有什么用,反正我心已决。李大个说道,到时我们再想办法吧。总比这么等着强。郭亚伦也实在想不出办法,就同意了李大个的提议。

十日后,王屠户带着女儿王佳静回来了,他们回了原来的住处,因为太久没回来,想着先整理整理再去跟郭员外见面,李大个觉得这几日正好可以跟那个王佳静碰碰面。就让郭亚伦去打探一下,正巧这日,王佳静去集市采买东西,郭亚伦知道后赶紧去粮店找李大个,好在这会店里不忙,李大个跟掌柜的告了假,便跟着郭亚伦出来了去了集市。集市的人可真多,因为他俩前些日子在王屠户家门口见过王佳静,所以认得她,于是郭亚伦和李大个边走边找,突然,郭亚伦看到有个摊位在卖簪子,就想着给思娴买一个,于是让李大个先往前走着。正在这时,李大个看到王佳静就在前面不远处,就赶紧跟了上去,王佳静刚买了些吃的,转头看到街角的石墩处有几个小乞丐在行乞,王佳静径直走向他们,把刚买的吃的,分给了他们,这一幕刚好被李大个看到,李大个心中对这个王佳静多了些许赞赏。不多会,又见王佳静走近了一家成衣店,李大个以为王佳静是去买衣服,就悄悄现在门口查看,只见王佳静进到店里,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包裹,交给老板,老板细细地打开,当即眼前一亮,说道,真是好绣工,姑娘绣品放在我店里卖,一定会很受小姐夫人们的欢迎的,李大个听到这里,心下对王佳静有了初步的印象,心地善良,心灵手巧,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媳妇的模样嘛。这么好的姑娘郭亚伦怎么会不喜欢。李大个当即返回去找到郭亚伦,看他刚买完簪子,李大个叹了口气,说道,郭少爷,你当真是不想应了这门亲事啊,我觉得王姑娘挺好的,你不再考虑考虑。郭亚伦听了笑道,你也觉得王姑娘不错是吧,李大个一愣,问道,怎么你了解过王姑娘了?郭亚伦说道,我早就了解过了。知道她是个好姑娘,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不合适,所以我就想到了你,如今你也了解了王姑娘,也觉得她不错,我想要是你们能在一起,岂不是更好。李大个虽然挺喜欢王姑娘,可是还是觉得不妥,说道,郭员外不会同意的,而且王屠户那里也没法交代啊。郭亚伦看说动李大个了,心里很是高兴,于是说道你放心,剩下的我来想办法。郭亚伦找了思娴去跟王佳静说明心意,然后让王佳静回去跟王屠户透透消息,郭亚伦回到家,找到郭员外,说道,爹,我想跟您说说我的婚事,郭员外听了,说到,你又想退婚吗,你这个时候退婚,你们都这么大了,让王家姑娘日后怎么嫁人,郭亚伦说道,爹,您别急,先听我说,我与那学堂先生的女儿思娴姑娘情投意合,我想娶她为妻,可是您又早与我订了婚,这让我和思贤姑娘可怎么办,郭员外说道,爹也不忍心拆散你们,可是婚约是早就有的,也怪爹没有早点跟你说,况且爹也不能因为如今有钱了就嫌弃旧友。郭亚伦说道,爹,我有个主意,您不如认李大个为义子,让他替我去跟王屠户的女儿成婚。郭员外听了后说道这不是胡闹吗,虽然我也很喜欢李大个这个孩子,有意认他为义子,可是也不能因为你就赔上李大个的姻缘啊。郭亚伦听父亲这么一说,笑着说道,爹,李大个早就见过那个王佳静王姑娘了,而且也很是心仪。那个王姑娘我也找人去谈过。她对这门亲事本身也是心有余悸,所以爹,你何不成全了我们两对佳人。郭员外看到儿子郭亚伦正是长大了,既然都到这部了,他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于是第二天约来了王屠户,想跟他说说孩子们的婚事,没想到还没等郭员外开口,王屠户便说道,郭兄,多谢你这么多年还惦记着我这个旧友,还记着我们当初的约定,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郭兄如今家大业大,确实是上等人家了,可是小女却想要退婚,我这女儿从小就被我宠坏了,有主意的很。我也是没办法。郭员外听了很是惊讶,没想到这王屠户的女儿竟然主动提出要退婚,一点也不贪慕虚荣,真是不错的姑娘。郭员外说道,王兄其实不必退婚,孩子们之间有些事情我们做长辈的也不好说什么,孩子大了就由着他们把,我有个义子,年纪跟我儿子郭亚伦相仿,叫李大个,为人善良,勤劳,是我的得力助手,他其实很喜欢你家姑娘,王兄若是不嫌弃,就让我这义子娶了你女儿,你放心,聘礼一样也不会少。王屠户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过了一会,王屠户说道,我女儿也大概跟我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怕郭兄为难,我才想着退婚,没想到郭兄考虑周全,那事情就这么定了。郭员外很是感慨王屠户和他女儿的深明大义。也庆幸自己没有丢了这样好的一个亲家。就这样郭亚伦和学堂先生的女儿思贤成了婚,郭员外认了李大个为义子,和王屠户的女儿王佳静成了婚。

他们成婚那一天,李大个没有在老家成婚,而是先回家说明了情况,把自己的父母都接到了身边,郭员外自然已经给李大个准备了一团新院,成婚时,李大个的父母看到自己如花似玉又心灵手巧的儿媳妇,心里开心至极,如今儿子又认了郭员外为义父,将来的生活也有了着落,大个父母是说不出的高兴。
就这样,两对新人都很是满意。开始了各自幸福的生活。人们呀都说,这李大个真是心地善良,娶了好媳妇,订了好婚约。好了,故事讲到这里,今天的故事就给大家讲完了,咱们呀下个故事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