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香港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将呈献众多珍贵罕有的青铜器、明清瓷器、掐丝珐琅、黄花梨及紫檀家具、玉雕,以及其他多样化文房器物。而此场拍卖中最为瞩目的拍品首推一件尤为珍罕、于年号极短的景泰年制、色彩斑斓且品相完好之景泰年御制掐丝珐琅缠枝番莲纹盒。 伦敦苏富比,1961 年2 月21 日,拍品277 号;Ming - The Age of Refinement 专场拍卖,伦敦佳士得,1998年11 月16 日,拍品1 号;香港佳士得,2002 年10 月28 日,拍品612 号;《The Arts of the Ming Dynasty》,艺术委员会艺廊,伦敦,1957 年,图录图版316 号《The Arts of the Ming Dynasty》,东方陶瓷学会期刊,伦敦,1958 年,图版86 号,编号316;Harry Garner爵士,《Chinese and Japanese Cloisonné Enamels》,伦敦,1962 年,图版19B;《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顾1986-2006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精选》,香港,2006 年,页273此件御制掐丝珐瑯缠枝番莲纹盒为铜胎,盖与器盒铸成浮雕式八瓣莲花形,器外施浅蓝釉为地色,盖顶饰花心盛开之莲纹,盖壁与器身各莲瓣内饰以不同颜色的折枝番莲花叶,底及盒内光素鎏金,盒心阴刻“大明景泰年制”楷书款,为景泰年间(1450-1456)制作之代表性器物。 盒的莲瓣呈立体感,在制作胎体时需要特别的设计与打造,盒面莲心图案源于敦煌佛教壁画和画像砖的纹样,花叶使用二色或三色,是为了表现叶子的晕染效果,每朵莲花皆用三色珐瑯表现,亦是增加花朵的层次与饱满。碍于当时的制作技术,仔细观察盒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砂眼,仿佛岁月的沧桑。无独有偶,台北故宫收藏一件几乎一模一样的同款盒,唯有刻款位置不同。 明景泰御制掐丝珐瑯缠枝番莲纹盒将领衔香港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 据台北故宫展览图录《明清珐瑯器展览图录》记载,故宫的盒子 “底及盒内光素镀金,盒心阴刻 '大明景泰年制',自右向左一行楷书款。” 仔细观察,两个盒的字体很接近,似乎出自同一个工匠之手。台北故宫陈夏生认为,“此盒纹饰中的花瓣丰满,同一叶上往往施二至三种颜色,胎体厚重,釉层深厚以及掐丝末端以隐藏的方式处理,均具早期掐丝珐珐的特色,而且落款的方式与当时漆器瓷器落款的特色也相同,无可质疑的是景泰年间制作之真品。”
该件掐丝珐瑯番莲纹盒1957年展览于由大英艺术会及东方陶瓷学会举办的《明代艺术展》,1962 年在《中日景泰蓝珐琅》(Chinese and Japanese Cloisonne Enamels—Sir Harry Garner)中再次出版。 估价:港元 20,000,000 - 30,000,000香港佳士得,1995 年5 月1 日,拍品642 号;香港佳士得,2009 年12 月1 日,拍品1872 号鸿禧美术馆,台北,《清翫雅集收藏展》,1998 年,图录图版9 号H. Ling 及仇焱之,《抗希斋珍藏有明全代景德明瓷影谱‧下》,1950 年,16 号(图一);《中华文物集粹:清翫雅集收藏展》,台北,1995 年,图录图版118 号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通体绘五组青花纹饰,以双线相隔。颈饰卷草纹和蕉叶纹;肩饰折枝牡丹,月季,山茶和莲花; 腹绘四朵缠枝莲花,枝叶相缠;近足处绘浪涛纹。此器造型秀丽俊俏,发色鲜明,釉色莹润。 永乐青花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法,在纹饰和造型上都出现了新的风格,逐渐摆脱了元朝的遗风。青料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发色青翠浓艳,背花纹饰泛出点点银黑色结晶斑,与前朝所用之国产青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明早期青花瓷器的经典佳作。传世品中只有一件相同的例子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器故更具收藏价值。 估价:港元 3,500,000 - 4,500,000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舘,《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2005 年,展览图录,页116-117,图版41 号Helen D. Ling 及仇焱之,《暂得楼珍藏历代名瓷影谱》,卷3,香港,1950 年,图版183估价:港元 3,000,000 - 5,000,000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舘,《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2005 年,展览图录,页60-61,图版13 号Helen D. Ling 及仇焱之,《暂得楼珍藏历代名瓷影谱》,卷3,香港,1950 年,图版122估价:港元 7,000,000 - 9,000,000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舘,《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2005年,展览图录,页114-115,图版40号;香港艺术馆,香港,《好古敏求:敏求精舍四十周年纪念展》,2001年7月6日-8月26日,图录图版186号Helen D. Ling及仇焱之,《暂得楼珍藏历代名瓷影谱》,卷3,香港,1950年,图版181估价:港元 6,000,000 - 8,000,000林巳奈夫《殷周時代靑銅器の研究》,京都,1984年,页105,编号204出光美术馆《中国の工艺》,京都,1989年,编号23估价:港元 1,500,000 - 2,000,000香港佳士得,2007年5月29日,拍品1360 号估价:港元 9,000,000 - 12,000,000 Edward I. Farmer,纽约,约1930 年;Primo Alsocernatoni Louis von Cseh 伯爵,纽约;伦敦佳士得,1963 年7 月16 日,拍品15 号;瑰玉清雕-重要玉器珍藏(II),香港佳士得,2007 年11 月27日,拍品1504 号China House,纽约,《Selections of Chinese Art》,1967 年,图录图版6 号;波士顿美术馆,2003 年8 月-2004 年12 月《The Horizon Book of the Artsof China》,1969 年,页75Robert Kleiner,《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Alan and Simone Hartman》,香港,1996 年,图版45估价:港元 2,500,000 - 3,500,000约1981年购于纽约Hartman Rare Art;估价:港元 6,000,000 - 8,000,000仇焱之珍藏专场拍卖 - 第三部分,香港苏富比,1981 年5 月19 日,拍品561 号;香港佳士得,2009 年12 月1 日,拍品1920 号大卫古董,《Qing Dynasty Polychrome Porcelains》,台北,2000年,图版8 号;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中华文物集粹:清翫雅集收藏展》,台北,1995 年,图录图版118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