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量标准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 .众说纷纭 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 着业界。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 同的说法。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李时珍则说 “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 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 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 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 分2至3次服。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 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 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 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尾数不计)1升3 9 两 +/-9 27 克 +/-1 合 两 +/ 2. 7 克 +/-1 方寸匕 5 8 两 +/-2 3 克 +/-1 钱匕3 5两+/-1 2克 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 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 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 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 5克至1. 8克 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 教材!)存在出入。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今日中医处方用克计量,剂 型也以汤剂为多,目前汉一两等于今一钱即3克的说法,基本上是合符临床实际的。例如 桂枝汤,仲景原方用桂枝三两,折合今9T0克;麻黃汤用麻黃三两,亦折合今9T0克。 十枣汤,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捣为散。强人服一钱匕,羸人减半,今用-1.8 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3克;小建中汤用胶饴(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 可以的。这就为初涉临床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标准。 三. 还有若干疑问 仅管有了这样一个大致可行的标准,但在许多问题上还有疑问,需要探讨。例如桂枝 麻黃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黃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 四枚,按6铢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计,虽说是小汗之方,但剂量就太轻 To 乂如桂二越婢一汤:桂枝十八铢,麻黃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炙甘草十八铢,石膏二 十四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折合下来,桂枝两、麻黃两、芍药两、炙甘草两、石 膏1两、大枣四枚、生姜1两(2铢无法折算)。再按1/10的比例折合现代用量,则桂 枝、麻黃、芍药不过2克,石膏不过3克。 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说桂麻各半汤就按他的“古一两,今二钱零”折算下来,已经 是很小剂量,还要分三服,“犹勿药也”(等于不吃药),看来他也感到惶惑。今人郭子 光伤寒论汤证新编可能也看到折算下来剂量太小,乃将桂麻各半汤的桂枝用6克, 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有12 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 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口虎 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 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 青龙加石育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黃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口 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 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 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铳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 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 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乂如仲景书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汤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强人可大附子 一枚。桂枝附子汤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附子是我家乡四川江油的特产, 四逆汤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3克以上,大者则在20克以上。桂枝 附子汤用三枚,则有50克- 60克之多。 再如麻黃汤中,杏仁七十枚,实秤为27. 5克,此方君麻黃,臣桂枝,杏仁是佐药, 没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剂量都照“古之一两,今 用一钱”,改了,但大枣原方是以“枚”计,无法改只好照原书写上十二枚,这么一来, 大枣用量就大大超过君药。 至于白合病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汤,用大枣三十枚;桃核承气汤、大黃牡丹 汤桃仁俱用五十枚;抵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仲景药量比今天重。这 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四. 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于此,前人早有认识。如活人书云:“桂枝汤,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 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黃苓一分,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 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张锡纯认为:古今气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赋比今人强,故其 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增减。古今气化有多大的差异古人的禀赋是不是强于今人不太好说, 但是,他乂说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钱(指麻黄汤麻黃的用量)为 准也”,却真是一位临床家的通达之论。(于此可见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两,今一钱的说 法)。缪仲淳也说:淮阳荆广,天气炎热,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须遵,而其用 药(包括药量)可改。徐灵胎虽然说过:“古一两,今二钱零”,但他为麻黃汤定的分量 却是:麻黃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盖其为江苏人也。从近代经方大家曹 颖甫的三则医案,更能看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药物用量的灵活性: 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 麻黃汤主之。 麻黃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三钱、甘草八分 黃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黃汤。 生麻黃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 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黃汤。 麻黃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三钱 经方实验录 方中的麻黃由一钱至五钱不等,桂枝的用量也与之相应。说明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 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 再以笔者治验为例: 北京百岁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开窗透风而受寒,发热、恶风、汗出而 喘、脉浮缓,舌紫,苔白。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也。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 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枣三枚、生姜三片。一剂知,二剂愈。 李某,男,52岁,马来西亚华人。93年8月15 So在非洲打工,得热病(具体 不详),治疗无效,乃返大马。往来寒热,一日二、三次发作,恶心欲吐,乏力,不思 食,舌质淡红,苔黃腻,脉弦数。此小柴胡汤证也,柴胡24克、黃苓18克、姜半夏15 克、党参10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二帖。 8月7日复诊:寒热已除。不思食、尿黄、苔黃腻依然。 原方合平胃散,加滑石、车前、茵陈、焦植曲。 傅案桂芍等药用量是常用量,与“古一两,今一钱,即3克”相近。但大枣只三 枚,杏仁只用10克;李案大枣也仅用4枚,不照原方的大枣12枚。这样整个处方就是协 调的了。 应当指出: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古今药量,并无不同之处,看见伤寒论用细 辛四两、附子四两的,也照量使用。(原文如此一何)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广东名医陈伯坛、 谭彤辉、易巨川与黎庇留。陈伯坛疏方仅三、五味,汤分量奇重,如附子、干姜等药,每 味动辄数两,或多至12两者。黎庇留也善用辛热药干姜、附子,虚寒痼疾,往往一剂而 起,但误用也可杀人。因而誉之者称其为“活神仙”,毁之者则称他是杀人狂。(以上, 见谢永光香港中医药史话及刘筱云近世名医忆述(载香港现代中医药)。看 来,岭南四家是与四川的“火神派”遥相呼应,有一些共同之点的。山此也可见,无视古 今度量衡的差异,固然是一种偏见,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讥;但有一些重要的药,如石膏、 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两,约等于30克”去用,则大有可商,例如现 在许多研究伤寒金匮的书,口虎汤的石膏用量都是30克;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麻 黃附子细辛汤、大黃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等方的附子一律都是10克(如黃煌 张仲景五十味药证,北京人卫,1998) o是不是会直接影响疗效我认为值得进一步探 讨,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五. 某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常用剂量标准之处,还有一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仲景有用“分”者,如防已黃耆汤用黃耆一两一分,气上冲加桂枝三分,下有陈 寒者加细辛三分。这里的“分”,是10分=1钱的“分”。但是在他的笔下乂有不同的 “分”,如“白散”用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侯氏黑散用菊花四十分,白术防风 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苓五分,细辛、茯苓、牡蛎、人参、矶石、当归、干姜、茸窮、桂 枝各三分。薯菽丸用量也用“分”计,二十一味药中,薯菽用三十分,甘草十八分,阿胶 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这里的“分”,却是汉制一分为今2钱半即7. 5克之 “分”。此外,还有用“尺”的,如麻仁丸、厚朴大黄汤都用厚朴一尺。这些,可视作仲 景在“博采众方”中留下的一些痕迹,似可以通过和方中其它药用量的比较去确定一个合 适的剂量。 六看原方用药的比例及药量的增减 学习仲景用方,还特别应该注意原方中用药的比例。如桂枝汤,如果桂枝、芍药都用 9克-10克,大枣还用十二枚就不合比例。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 夏、甘草、大枣),原方人参二两、甘草三两、大枣12枚,为甚么代赭石的用量只有一两 原是汗叶下后,胃气已伤,胃虚而浊气上逆,胃虚为本,浊气上逆为标,故重点放在补虚 上,用赭石是降胃逆,但用量独轻,则唯恐其重坠伤胃。 方中药量的增减,也不能忽视。如桂枝汤加桂,即用以治疗寒气上逆的奔豚病;桂枝 汤倍芍药加饴糖,即变解表调营卫之方,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 汤与厚朴大黄汤用药完全相同,但因分量不同(煎服法也不同),主治的重点也不同了。 方名药物组成及原方分量主治小承气汤大黃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痞满实、实热 阻滞、热结旁流、重点在荡实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黃四两、枳实五枚痛而闭、腑气不 通、胀重于积、重点在行气厚朴大黃汤厚朴一尺(约合八两)、大黃六两、枳实四枚支 饮、胸腹胀满、饮热互结、重点在逐饮泻热 难怪过去日本学者要感叹:“汉方之不传之秘,在剂量上! ”。 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 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一钱 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 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中医药特殊计量 古代医药着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如次: (1)方寸匕一一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 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毫升,盛金石 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 (2)钱 匕一一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 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 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 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 (3)刀 圭一一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 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明董毅碧里杂 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盖服食 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 (4)一字一一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 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 (5)鸡子黄大一一这是对某些药物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作为用药分量的。如 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一鸡子黃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 约合9克。 (6)枚一一果实记数的单位。随品种不同,亦各有其标准,如大枣十二枚,则 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 (7)握、把一一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8)束一一部分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以拳尽量握之,切去其两端 超出部分,称为一束。 (9)片一一亦为一种约略计量单位。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3克)为准。 (10)盏、杯、碗、盅一一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 约合今之150300毫升。 另外,在古代方书中,或在民间用药时,还有一些模糊的计量名称,如一捻、一 撮、一指撮等,无非是言其少,约为儿克的分量。 附录:民间中医网出版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电子版中“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 表” 整理如下: 1石二四钧二29760克 1钧二三十斤二7440克 1斤二16两二250克二液体250毫升 1 两二 24 铢二 15. 625 克 1圭二0. 5克 1撮二2克 1方寸匕二金石类2. 74克 二药末约2克 二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二一刀圭 二一钱匕 = 1.5 克 一钱匕二-1.8克 一铢二0. 65克 一铢二100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二 1斛二10斗二20000亳升 1斗二10升二2000毫升 1升二10合二200亳升 1合二2禽二20毫升 1禽二5撮二10毫升 1撮二4圭二2毫升 1圭二毫升 1引二10丈二2310厘米 1丈二10尺二231厘米 1尺二10寸二厘米 1寸二10分二厘米 1分二厘米 梧桐子大二黃豆大 蜀椒一升二50克 尊苗子一升二60克 吴茱萸一升二50克 五味子一升二50克 半夏一升二130克 虻虫一升二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3克 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二4克 梔子10枚平均15克 瓜篓大小平均1枚二46克 枳实1枚约14. 4克 石育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
|
来自: 农夫upqq9fdu3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