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情乱世——《月夜忆舍弟》(杜甫,初三上册4)

 冰镇熊的小屋 2021-11-09

晚风吹散了几缕微云,擦亮了夜空。月亮从东边的半山腰露出头来,月光顿时淌满了森林。

火松鼠跳下枝头,披着月光,在空地上翩翩起舞。草丛中的蟋蟀们一起演奏明月的交响。一曲终了,月亮已经坐在了树梢,对着大家微笑。

“大熊,你以前的那片森林也有这样明亮的月光吗?”火松鼠坐在树枝上问。

“比今晚的月光还要亮呢。因为,月是故乡明嘛。”冰镇熊说。

“'月是故乡明’,我好像听到过。是谁说的啊?”火松鼠问。

“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这首诗里写的。由于安史之乱,当时很多地方都处于战乱之中。杜甫和他的几个弟弟因此失散,各自颠沛流离。那天正是白露节气,秋意渐渐深了。晚上看着明月,杜甫满心忧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的更鼓提醒人们宵禁的时间到了,路上没有了行人。这个边塞的秋夜里,只能听到孤雁的凄鸣。秋意渐凉,露水渐浓,而眼前的明月,哪里能有家乡的月那样明亮。兄弟们分散至今,家园也早已不在。亲人们是死是生?这消息也无处问询。寄出的书信总是送不到,更何况还在战乱之中。”冰镇熊低声说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是他写的吧。”火松鼠歪着头想了想说,“人在他乡已经挺难受了,家人又因为战乱而离散。唉。”

“所以古人说,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我们这边岁月静好,在夜色中陶醉于明月的皎洁。而那些身处乱世、家人分散的异乡客,面对着秋凉与月光,心中是格外的悲戚。”冰镇熊说着,对着明月举起了酒葫芦,“平安的日子久了,这种安宁就像是空气,已经习以为常,被人们忘记了它的珍贵。看一看那些离乱的悲剧,能提醒我们珍惜这份安宁。”

“愿我们珍惜这份安宁。”火松鼠也轻声说,“对了,如果有机会,带我去看看你家乡的明月吧。

“好的,一言为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