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牛逼

 大宛文谈 2021-11-10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牛逼

看到微信上关于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性的帖子,感觉很可笑。笑过之后,更感觉沉重,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骄傲和自满是具有很大普遍性的,上到所谓国学鸿儒,下到俯视皆是的愤怒青年,以民族主义的情结或者旗帜纷纷捍卫中国文化的传统。政治家倡导中国文化可以理解,如果没有中国稳定的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就可能找不到方向感,就相当于孙子找不到祖宗,那自然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但是那些所谓的文化博客如果离开中国祖宗的文化,我觉得只能减少包袱而不会增加负担,因为中国文化并不是很牛逼的事情,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语境当中。如果说互联网真的能够提供一个自由论坛气氛的话,中国新时期的文艺复兴是绕不开中国文化的,必然要面临复古和弃古的学术纷争,

文化可以说无处不在,文化又可以说什么都不是。关于文化的概念,不同的文化人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有多少个说法,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那就是凡是人类创造的都是文化,凡不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就不是文化——地球不是人类创造的,地球就不是人类的文化结果。文化无疑是相对于自然而言。对中国文化而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早有人总结过,有说吃人的,有说酱缸的,有说是一团元气的,有说是人的关系的总合的……总之这种文化是向情向人向虚的,在农耕时代曾经很早熟,而且一度还造就了世界文明的中心。但是文化既然是人创造的,就会有高峰和低谷的区分。

近三百年来,中国文化走向了衰落。反思这一段历史,中国经过上百年的努力,不断地向西方先进文明学习,尽管也或者有碰撞。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总体上是不断地向西方先进文明学习并消化的历史,中国前进中的曲折,就是学习不深入,只学得皮毛而以为已经得到精髓所导致的必然恶果。

我们很多人一说到自己的文化,就很是洋洋自得,尽管这种文化没有能够产生近现代科学,是不中用的没落的文化。我也很为自己国家的文化感到骄傲,但是具体说只限于唐朝以前,大明王朝连个小日本都要欺负,大清后期就更不是体统!然而,这是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我们应该尊重,这叫做不忘本,但是尊重和尊崇是两个概念,尊重是不迷信,尊崇就有点批评不得的意思。日本民族用三十年的时间学习西方文化,彻底地放弃了上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人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吗?没有!这是因为日本创造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文化说到底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作为理想来捍卫的。如果中国人不从自己的文化陷阱中走出以为学习西方文化,自己文化就没有了的误区,中国再过三百年也学不好世界先进文化。什么时候中国人认为学习别人的先进文化,学到了就是自己的文化,国人才会有文化的饥饿感,有饥饿感才会消化的快!

联想到国内遗老和网上所谓的文化精英的论调,更觉得文化的概念被这些披着文化外衣掌握着话语霸权的人神圣化了,就算我们曾经牛逼过又如何?文化是前人价值观不断选择的结果,历史书籍都是这样的,这种价值观总结并反映出来就是文化,无论对于历史或者是当代莫不如此。

我老家乡下,有一句粗话,叫老母牛摇尾巴,闲磨水门。话虽然粗了点,但是用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我找不出更恰当的话来加以注解。所以我们最好在看到捍卫派的论调时别先急着鼓掌,应该多长个心眼,看看牛尾巴下面张扬的是什么好东东再说! 


作者简介:二水崔,南阳人,爱好文字,对历史、文学、经济多有涉猎,在《中外管理导报》、《管理现代化》、《中国培训》、《中国旅游》等国家学术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在《诗探索》、《躬耕》等发表过诗歌、散文、小说等。曾创办南阳《商道》杂志,并组织策划出版了《南阳五圣》《纸糊的民国》《行者文集》《古村妖物志》等40多本当地作家图书的出版并发行全国。现为北京多家出版机构特约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