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日读书|《寻找美猴王》:从小看到大的“西游”原来藏着这么多玄机

 驿路奇奇 2021-11-10


1986年,一部根据神话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西游记》进入大众视野,一时间掀起收视狂潮。此后,与之相关的书籍、动画、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西游”不仅成了经典的代言,也成了无数孩童心中最美好的回忆。都说经典是常读常新的,我们读“西游”、品“西游”的情结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从黑白相间的连环画到五彩缤纷的绘本,世道在变,生活在变,不变的是对那个叫“悟空”的神猴的追寻。执手《寻找美猴王》之际,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的魅力远不止于我们看到的那么多……

图书封面

石猴的身世之谜

那个关于美猴王的传说,大约都要从一块灵石说起。我们听得最多的说法是,这只无父无母的石猴,出生在傲来国,是吸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孕育而成的,它出生的地方就在其后来居住的花果山附近。

傲来国在何处?这要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那时候天地由混沌慢慢转为清晰,分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而傲来国,就位于东胜神洲

这一点虽说在我们看的许多作品中并未交代前情,但随着故事讲述的逐步深入,我们在九九八十一难的“真假美猴王”这一难中,从如来佛祖向诸位弟子的传道中得知了这一渊源。

而《寻找美猴王》这本书中,则指出了这块石头与女娲娘娘补天的关联。图书总编张汉平先生的语音讲解对此进行了详细补充,为我们我们和孩子打开了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顺着女娲补天这条线索探寻,可追溯到同为传说的“不周山”。相传此山立于天地之间,本该牢固坚毅,却在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斗之时被共工撞断,天也因此被捅了个窟窿。后来,女娲娘娘练就五色神石,用来补天,为苍生谋福。诞生石猴的那一块,也是女娲娘娘练就的神石之一,只是并未用来补天。此灵猴诞生时两眼放金光,光芒直冲云霄,让玉帝和诸天神也为之一振。可见,这石猴果然来历非凡,于高度凝炼中汇聚精华,自然灵气十足。

这还不是全部,孕育石猴的灵石高达三丈六尺五寸,方圆二丈四尺,刚好暗合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节气。

想来,这样的孕育恰巧预示着:必是天时地利等诸因素都到达最佳状态,时机成熟之际,自然而然地孕育。

如此撼动人心的身世,任谁都忍不住咋舌,何况是刚刚接触神话故事的孩童。一个绝佳的故事开始,有那么多的传奇与之辉映,再配上每一页融合多个故事的群像冲击力,以及画面的炫彩夺目,想不对这本书动心都难!

配合此书的解读本很是小巧,适合亲子共读使用

美猴王的兵器与“紧箍咒”

后来的故事,我们大都熟悉,石猴凭借一颗壮胆在众猴中率先进入水帘洞,又毫发无伤地跳了出来,借此被拥立为王,又因长相俊美,最初得到的名号就是“美猴王”。在与众猴的朝夕相处中,他发现虽然花果山资源丰富,不愁吃喝玩乐,可他们还是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命运。

于是,美猴王立志要让所有猴子长生不老,他驾船离开花果山去学习法术,跟随菩提老祖学会了七十二变、学会了用筋斗云腾云驾雾等绝技,期间得了个法号“悟空”。拜别师父之后,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等等桥段相继上演,更有取经之前最艰难的一段岁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后被安排跟随金蝉子转世的唐僧西行取经,师徒四人经历重重磨难,终成正果。

一路走来,除了菩提老祖赠送的筋斗云,悟空常伴左右的有两样东西:如意金箍棒和紧箍儿。这两样东西,一个来自东海龙宫,和他早期的披挂一起入手,还有一个则是他与唐僧发生矛盾之后,观音菩萨为防止他不服管束,假扮村妇以送他一顶花帽之名为他带上的头箍。

金箍棒原为东海龙宫的一根柱子,被称为“定海神针”,在悟空择选趁手兵器之时,它成了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大到擎天而立,小到变为一根塞入耳中的绣花针。为了配得上这件兵器,东海龙王敖广只得在悟空的软硬兼施之下唤来三位兄弟,南海龙王敖钦、西海龙王敖闰和北海龙王敖顺,分别为悟空送上金甲、金冠和步云鞋。

至于那个箍儿,其实在《西游记》中除了悟空的紧箍儿,还有黑风洞偷袈裟的黑熊怪头上禁箍儿,牛魔王与铁扇公主之子红孩儿身上的五个金箍儿。这三个“箍儿”,虽说我们对于来龙去脉都不陌生,但此前恐怕很少有人将这些细节关联起来,《寻找美猴王》将其作为“西游趣闻录”附于书后,不仅帮助阅读者加深记忆,还能增加阅读趣味,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神话的独特魅力。

悟空修成正果之日,正是头上紧箍儿的紧箍咒解除之时,至于如意金箍棒,则在修成正果后再为过分渲染其作用。两个曾经不离身的东西,一个给了他限制,一个给了他自由,而且名字里同有个“箍”字,让我们感受到所谓进退自如、禁锢与否,其实更多地取决于自身,心自由了,身体也就自由了,有道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图书内页,配合孩子的喜好,每一页都有这样“找找看”的游戏,在玩中学,更能印象深刻

并非完美无缺,为何依然爱他

回顾悟空从出生到成佛的历程,虽说先天条件尚佳,但无父无母的他,即便是交了几个朋友,终归还是没什么靠山。教授本领的师父菩提老祖是为世外高人,即便与和五庄观的镇元子一样,与天神们有些交情,也不能时刻救他于危难之中。

相比之下,金蝉子转世的唐僧,除了有几位徒弟的保护,身边还有六甲六丁、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共三十九位守护神轮流守护安危,而八戒和悟净,也都是天神下界,天界至少还会卖他们些面子,日子不至于太难过。

只有悟空,由遭人恨的“美猴王”变身“弼马温”,养马、偷蟠桃、盗仙丹,把龙宫、地府、天界闹得人仰马翻,进炼丹炉而不化,练就火眼金睛,压五行山下而不移智,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与诸神是不打不相识,从恨到怕再到由衷地尊重和钦佩,搬救兵时的一呼百应,那不是身份地位买来的面子,而是靠能力迎来的信任与认可,他的广阔天地是自己开辟出来的。

还记得师徒四人被困小雷音寺,诸神合力营救悟空的场面何其壮观;记得托塔李天王和哪吒父子,从当初的收复悟空变为帮助悟空,为此不惜牺牲当年与玉鼠结下的情分;还有佛界的佛、菩萨们,在得知自家弟子、坐骑作怪之后,也能全力教导收复,从不为难。这不能不说,是对悟空的一份关爱。

附赠取经路线图,便于讲解学习

循着西行之路的足迹,去一步步丈量,最艰辛的那一个是悟空。跑前跑后化缘找吃食的是他,提前探路找吃食的是他,落难时积极想办法、找救兵的还是他。怪不得网上都在流传八戒和悟净在关键时刻说的最多的台词就是:“大师兄,……”

流水的妖鬼,铁打的大师兄,任他是什么妖魔鬼怪都能搞定。他活泼可爱幽默风趣,他意志坚定迎难而上,他是深入人心的美猴王,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悟空。尽管必须承认,他有任性和礼数不周之处,但不得不说:他是取经路上那个让人恨得最少爱得最多的人,直到今天,孩子们最爱的依然是他,斗战胜佛。并非战无不胜、并非完美无缺,但看透了人情冷暖之后,我们依旧由衷地赞叹那个坚毅果敢的他,依旧要表达我们最深切的爱。

四大名著中,最先吸引孩子的多半是《西游记》,可我们看了一遍又一遍,却唯有在接近细节的时候,才慢慢读懂悟空,读透西游,看清悟空那可爱的面目。和孩子一起“寻找美猴王”的过程,谁又能说不是在照见那个看故事的自己?

【驿路奇奇】

成功跨界投身广告的文案,麦家陪你读书签约领读人,皮皮电影长期供稿者,新浪微博读物博主,简书百万专题前主编,爱读书,爱电影,文艺清新,略通排版。曾为《爱上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倾情作序,该书已于2018年在当当网上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