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闭症孩子刻板行为难搞定?赶快试试这几个好方法!

 昵称71058182 2021-11-10

“我家孩子一有空闲就喜欢摆弄手指,摇晃身体,真愁人!”

“孩子明明会说话,为什么却总是喜欢重复说一句话?”

“我家孩子总喜欢咬嘴唇,有时候都咬的鲜血直流都不松口,怎么办?”

“回家只走同一条路,只在家里上厕所,我家孩子真是太难缠了!”
……

你被自闭症孩子的重复刻板行为搞得精疲力尽了吗?

其实,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对症下药,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1.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刻板行为?



从定义上来讲,重复刻板行为是指自闭症孩子表现出的一再重复的某些特定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基本不具备社会意义。另外还包括兴趣狭窄,很难接受事物的改变等。

作为自闭症核心缺陷之一,其类型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对自闭症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极大地消极影响。

而产生这些刻板重复行为的原因是复杂的,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都可能导致它的发生,需要我们仔细辨别。

自我调节


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变高兴的本能,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找点事做”。我们无聊时可以玩手机、看电视,可自闭症孩子无聊时,却不一定能找到恰当的事情做。

当他们对当前的环境刺激不足或过度时,就会通过一些行为来调适状态。

例如,孩子一个人待着,而且没有喜欢的玩具,在这种无聊的前提下,孩子会试图以各种重复性的刻板行为引起身体不停的动作,用来弥补活动不足的现象。

感官刺激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刺激。有研究认为孩子出现重复性动作,背后的原因在于追求感官体验的快乐。

同样,如果环境刺激过多且复杂时,还会引起焦虑、压力、挫折的刺激(例如自伤行为),也会触发孩子刻板行为的产生,这时的自我刺激行为具有阻断外来刺激、减低兴奋的功能。
 
因此,自闭症孩子表现出来的刻板行为是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也是自闭症孩子愉悦自己感官的方式。

正强化功能


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往往更关注孩子不好的行为。当孩子表现优秀时,我们不会夸奖他,但是当孩子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我们看到后会立马呵斥他。

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通过这些不好的行为来获得家长注意、老师关注、同伴注视或游戏参与等。
 
如果,我们发现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往往能让他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很可能就是孩子的刻板行为具有正强化的功能。
 
研究显示,这在高功能自闭症孩子身上体现的较为明显,有可能与孩子的生理状况、障碍程度、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等因素相关。

负强化功能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于自闭症孩子表现在教室环境中的观察发现,当他们感到学习和作业难度增加时,孩子们摇晃身体和甩手等动作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所以认为刻板行为是与学习难度相关的。

另外,有的孩子在面对较难的任务或不喜欢的事情时,还会通过自伤行为来逃避。

也就是说,通过一些刻板行为可以让他们减轻焦虑或逃避困难,也就是实现了负强化的行为功能。

2.如何干预孩子的刻板行为?


谈到刻板行为的干预,家长往往很头疼,其实我们首先放下对自闭症的偏见后,你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孩子没那么多刻板行为


很多家长都有“谈刻板色变”的想法,孩子偶尔间做了一些家长“看不惯”的、带有重复刻板特点的行为,就认为孩子有很多毛病,都需要治,需要矫正。

其实不然,与自伤行为或攻击行为相比,刻板行为是比较特殊的。我们谈到的自闭症孩子刻板行为的3个特点是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没有明显目的和意义。

具体是什么程度呢?如果真要用数值来定义的话,频次需要在200次以上,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上,我们才考虑孩子的刻板行为需要矫正。

不是所有的刻板都要改善


另外,孩子在无聊的时候喜欢捏手指,孩子在独处的时候喜欢在房间走来走去,这些行为需要去改善吗?

从积极行为支持的理念来看,当孩子的行为对自身或他人没有产生实质性伤害,对正常的学习生活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时候,这些偶尔的刻板行为是可以被允许存在的。

其实,回头想想自己,我们身上也会有一些类似于这样的刻板行为,但我们为什么对自己可以宽容,对自闭症孩子反而如此严厉呢?
 
所以,不要拿我们对自闭症的刻板印象来看待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

防患于未然


面对孩子的刻板行为,前事控制策略是最好的方法,也就是提前预防,或者说做出有针对性地改变来减少孩子的刻板行为。
 
我们要随时关注孩子刻板行为发生之前的任何“苗头”,事先采取措施,例如安排适合孩子的多样性活动,以减少孩子刻板行为的产生。
 
例如,小童经常会重复排列各种东西,老师观察后发现,他很喜欢两种休闲物品,一种是图画书,另外一种是拼图游戏。老师掌握了他刻板行为的时间后,给他提前提供画书或者拼图,他的刻板行为大大减少了。

刺激控制也是干预自闭症刻板行为常用的方法,也属于前事控制。这种方法通过对刺激条件的改变来减少或削弱自闭症儿童特有的问题行为,特别是自我刺激性的行为。
 
例如,康康在卫生间时经常会啃咬自己手腕,后来发现原来是因为烘干机的嘈杂声让孩子感到不适。因此,在孩子去卫生间时,提前将烘干机断电,阻止刺激声音的产生,从而降低了孩子刻板行为的产生。

提供合适的替代行为


有些孩子的刻板行为,需要外界的反馈或者自己的反馈来支持,这时就可以使用替代行为训练。

小洁上课会频繁离开座位,这时大家就会关注她,我们可以教孩子通过举手或者轻拍别人来引起关注。

孩子自己强化的刻板行为,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替代性的感觉刺激。

东东喜欢捡地上的东西放嘴巴里,是因为追求嘴巴里的感官刺激,我们可以给他随身携带一小兜零食,避免出现捡地上东西吃的行为。


我们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令家长觉得难以搞定的问题,其实,我们首先应该放平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闭症,以解决问题的想法对待孩子身上的问题。

当你找对了方法,你会发现,孩子很棒,你也很棒!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