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人·8小时前若一定要离开,硬拼自己的学习力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听 说俞敏洪打算转型农业了。 不管最终如何选择,教育与农业,肯定不是一个产业逻辑。 唏嘘之余,我内心的疑问是:是否真的热爱呢?怎么迁移能力呢? 这其中,除了对于一位企业家的敬仰和尊敬外,我内心开始思考:假如行业震荡和衰退不可避免、甚至完全不可预测,该怎样加强自身的反脆弱性?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新的假设:或许在未来,选择那些弱行业属性的岗位,可能会是一个大势,甚至是一种更优解? 01支持性职能岗位及弱行业属性岗位,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我的表嫂是会计专业。疫情期间,表哥的工程项目受到了比较大冲击。正巧侄子要高考,他全力以赴陪同,于是就干脆趁机休息一下。 我们聊到45岁之后的事业发展,或者说即使谈不上事业,到底该「做点啥事」,他提到嫂子的选择。 20年前,会计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性专业」。以至于我的三志愿,也被母亲规划性选择了“会计”(尽管我自己其实没有任何兴趣)。 表嫂在疫情期间撑起家庭的经济收入,除了在自己的单位正常上班,她还做了几分兼职工作。表哥说,她忙得不亦乐乎。 可以说,会计代表了一类通识性岗位:不受行业限制,平移及跳槽转换成本很低。只有你干垮的公司,不存在你找不到的「新单位」。 抛开所有行业未来都有可能的计量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趋势,我觉得,从温饱+ 生存角度,尤其是稳定性角度,这类职业对女生而言可能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某个行业可能会堕落,与之相关的供应链上下游、生产制造研发都有可能受到威胁。 而人事、财务这类岗位,过去可能并非择业首选,但它的反脆弱性在黑天鹅事件后马上就凸显了出来。 这一次教育行业的震动,回过头来再看:与业务核心高度关联的教研、教学运营类岗位,在行业高速发展的时候,人才都是最抢手的,也是业务最核心职能;然而,这些岗位有着独特的岗位逻辑和语言体系,跳出这个行业,大部分技能则一夜清零。 这可能会让我们再次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如果一个行业很难预测它的高速增长会持续多久,那么进入特别窄的「高精尖」部门,也许已经不再是明智的选择(当然,短期轮岗学习另当别论)。 而如果你是在做一个弱行业属性的岗位:比如财务或HRBP,那么迁移转换的成本极低,而且再就业的成功率也很高。你需要做的,只是将已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新行业的融会贯通,理解新行业的特质,局部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重塑,但底层逻辑是完全可以直接平移的。 这类职能岗位,对于年龄的包容性也更大。这无疑,又是一个加分项。至少从长跑角度来说,它非常友好。 最理想的选择,当然是在同行业、同岗位进行积淀,但迫不得已,如果我们一定要离开一个行业,更优的选择当然是:从一个高势能核心岗位向下兼容。比如教育行业的用户增长,大家都知道行业获客竞争激烈,这个岗位在教育行业的挑战性和难度系数是最高的。所谓离开,选择其他行业的增长类岗位,其实是降维出击,存活率当然会高很多,失业的压力其实是有限、可控的。 02专家比操盘手更容易反脆弱仅从营销行当来看,过去乙方是不受待见的。 所有人是挤破脑袋一定要进甲方,自己把一个品牌做起来,免得做一个乙方,每天因为预算看人眼色而气短;但今天看,非常多的乙方专家不仅成为行业大咖,还开启了工作室进行迷你创业,职业的自由度多了很多。 如今,更好的选择,从长期的个人品牌角度来看,恐怕可能是成为一个乙方专家。 我通过观察发现:我所合作的乙方专家,在做课时表现出两种鲜明的特质: A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通识,方法论和底层能力很扎实,前沿学科知识触角敏锐、自我迭代非常快 B但同时,由于他们缺乏长期浸淫一个行业的深耕,所以会对数据不敏感,缺乏数据ROI和控盘的体感 弱点并非他们自身的问题,而是乙方工作属性和业务边界所决定的——没有任何一个乙方能全程看到所有甲方品牌的效果数据。 事实上,成为某个营销技能版块的专家,和成为某个品牌的操盘手,无论哪条路,只要走通,你都是好样的。 但不得不承认:像疫情后的旅游、受政策影响的教育/ 房地产行业,都受到了猛烈冲击。那么,作为一个行业的操盘手的职业路径,显然不那么乐观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要抛开十几年的经验彻底离开选择新的行业,相当于连根拔起,一夜清零,这和俞敏洪老师面临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 我最近交流了几个高管,他们客观的指出了我简历中最大的问题是:行业跨度过大,缺乏在一个行业稳定积累的经验。 这曾是我最大的软肋。 不过,今天我想换个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事实上,我经历过乙方,也做过甲方,站在乙方的视角来看:一方面我的兴趣的确已经从具体的某个行业中脱离了出来,更在乎某类专业问题如何解决;另一方面,我的确是一个不太擅长微观分析的人,我的思考和执行在中观和宏观层面显然拥有更多优势。 做一个品牌的操盘手需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但作为专家,你进行垂直纵深就好了。 这种特质决定了我做乙方,研究某个专业领域的问题时会更得心应手,做起来也会驾轻就熟,先天积累了丰富的「跨行业经验」可以很轻松的进行横向迁移转化,也往往能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而由于错失了早年进入职场时的稳定积累,如果我继续在一个具体的品牌中死磕的话,成功率可能会比较低。 这个全新的认知,不仅改变了我过去对于「专家式」发展模式的不屑,也矫正了我对自己的客观认知;同时,我非常庆幸,我已经离开了具体某个行业,免受这一次的重大冲击。 专家的发展路径,更容易在机会和运气具备的条件下,拥有向上、向下两个方向的选择——当选择真的进入一个行业做操盘手的时候,当然最大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在于:如何补齐在「细颗粒度基本功」层面上与同行的差距,这考验学习力和逆商。 03突破点在于重建「专业知识」,快速「学习常识」专家路径和操盘手路径,这两种选择要求的职业训练、职业选择完全不同。 1. 专家需要一类问题打通,主要积累属于垂直线性,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解决方案; 2. 操盘手需要面状雷达覆盖,就营销增长而言,你需要360°打通8个增长能力模块进行扫描覆盖,如果没有十年八年的行业浸淫,是无法出师的。这种学习模式需要死磕,需要小知识点、高精度积累。 现在,如果你被迫一定要离开你的行业,对于一个营销人,他就必须解决几个问题: 1. 新的行业、产业底层逻辑是什么? 2. 能否成为产品的超级用户 3. 全面的方法论专业知识 你给一只鸡喂水,可能要用吸管;但是熊不这么喝,你给个盆就行。 解决同样的问题,不同行业的玩法打法差异巨大,至少营销领域就有如此大的差异。 大多数惨痛的转型失败是因为: 1. 你压根不知道这个行业的逻辑 2. 你压根不知道一共有多少种玩法,你看不见全貌,更不知道你面前的这个,应该选择哪种打法 我曾面试过一个新能源公司,后来反思:以上3点全都不具备或不成熟,那么结果肯定是必死无疑。 行业转换的命脉在于产业逻辑。而从这一点来看:专家型路径在不经意间会积累不同行业的经验,会形成一些基础体感+ 认知。但是,以10年+ 经验的人离开一个行业的挑战来看,痛苦是:你如何在年龄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去和更加年轻的人比拼基本功,以及,补全那些别人早早就知道的「行业常识」? 所以,最好是我们在选择层面上,已经为自己规避了很大的风险,并人为降低难度,让我们不需要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但如果一定面临行业迁移,那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去快速学习、形成「新的常识」。 过去,我在所有转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无疑就是「学习常识」。这种别人都知道,但是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知道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如果没有专业背景和学科背景,的确,你将花上几倍于别人的时间,也只能积累个2-3成的功力。所以,非但是自己决定长周期发展、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和对产品极度热爱(比如你已经是这个品牌的极客)的领域,你都不要轻易选择……因为成功率太低。 另一个行业迁移的障碍来自于:你所在岗位的底层规律,通识性的技术路径+手段,你了解多少。 当你对一个行业不精通时,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降低转型的难度,那就是:如果你曾经是个全科状元,你可以很轻松的用排除法,从ABCDE5种方法里排除掉最不可能的,然后你可以选择在BE中进行MVP和测试。这会大大提升一个人行业转换的存活率。 所以,我假设了俞敏洪老师的转型命题,恐怕,他已经探索、大概找到了至少5种解法,其中他已知的确定性打法可能有那么1-2种,是与过去的教育产业有极强的关联性,并且背后相通的规律能让他顺利迁移到新领域。 当然,职场人职业选择和企业家转型面临的问题,并不属于同一纬度。但是,「专业知识」和「行业常识」对于企业、对于个人来说,都同等重要。可口可乐最强悍的就是他们在营销领域积累的营销洞察和营销知识,这使得这个品牌在2017年全球战略转型后重回巅峰。 扔掉我们过去在一个领域、一个岗位上的「专业知识」,无异于壮士断腕。价值贬损巨大。假如我们手里真的有牌,真的可以不用「被选择」,不离开当然是最好的。 但若一定要离开,硬拼自己的学习力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最好的莫过于: 1.要么我们做出睿智的选择,能赌赢一个20年不会衰退的行业 2. 要么我们自己具备极强的通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可以顺利行业转换 3. 要么我们成为一个专家,脱离零和游戏 但我觉得第一点是需要运气的。而且,在很多行业起势之前,要熬过漫长的等待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对的时机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都能熬得住等到最后的收获期。 所以,努力的方向就是后边两点—— 1.用你的「通识能力」和「商业常识」触类旁通 2.找到「学习常识」的有效方法 3. 学会如何从0到1重建一门「新的学科知识」 最后想讲个故事。 前IBM总裁郭士纳是个传奇人物。他 28岁成为麦肯锡最年轻的合伙人,在咨询行业积累了13年之后,就去美国运通下场干活去了。 然而,总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运通接班人危机、错失联合航空CEO职位之后,他却在51岁时临危受命进入IBM。 郭士纳从前是个专家,不过,下沉到具体行业之后,他的角色是一名管理者,要看生意大盘。 他带领IBM 重振大型机业务, 削减成本,调整结构,做出了一系列非常关键的战略决策,这都得益于他当年在麦肯锡的有关「战略能力」的训练。他跨了几个行业,行业没能造成他转型的障碍,我认为,这正是在咨询公司得到的滋养赋能了他的选择——抓住本质,建立常识。 事实上,厉害的人一定是啥问题都难不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危机四伏仍能杀出一条血路。 不过,即使我们作为一个资质、各方面能力平平的普通人,也能有所借鉴。 选择更具备反脆弱性的岗位,学会积累常识的方法……如果时代、环境造成我们某天,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我想,还是有机会提前做好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