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真正情况

 炫叶楓雪 2021-11-11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真正情况

在中国四大名著中,最著名的无疑就是《三国演义》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随口讲出几个经典篇目来,如关公千里走单骑、张飞怒吼长坂坡、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等等。在《三国演义》中,共计描写了1191个人物,不过他们的地位都比不过一个人,那就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将大量篇幅都用来介绍和描写诸葛亮的事迹,诸葛亮的一个经典故事就是: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

由于关羽、张飞的相继离世以及荆州的丢失,让刘备愤怒的同时也失去了争夺天下的重要地区—荆州,因此刘备才不顾劝阻的攻伐孙权并图谋夺回荆州,不过最终刘备还是战败了,不久就在白帝城永安宫撒手人寰了。

刘备在临死前,将刘禅和再造大汉的遗愿托付给了诸葛亮。当时

称帝不久的曹丕见蜀汉国丧,便乘机联络五路大军伐蜀,想成就统一大业。这五路大军及进军方向分别是:辽西羌兵从旱路取西平关;南蛮王孟获起兵攻打益州、永昌等郡;孙权起兵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上庸太守孟达起上庸兵西攻汉中;大将军曹真率魏军主力攻打阳平关。

刘备的离世加上五路大军犯境,蜀汉闻此消息,上下惶惶不安,且有些许地方势力兴兵作乱,此时的蜀汉可谓是面临邦国倾覆之危。可此时的诸葛亮却推病不上朝,数日闭门不出。这可急坏了众君臣,新君刘禅甚至亲自去丞相府探望,君臣二人相谈片刻后,刘禅就焦急而来,平静离去了。没过多久,曹丕的五路伐蜀战略布局就被诸葛亮化解了。

诸葛亮之所以闭门不出就是害怕泄密,故瞒住了朝中百官,而他实际上已在运筹帷幄、暗里调动兵马,以不同方法去震慑各路兵马。一场气势汹汹的五路兵马来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军师诸葛亮兵不血刃地消解于无形之中了。此举可以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来形容诸葛亮了。

如同诸葛亮草船借箭其实是借鉴孙权急中生智的脱困之举,诸葛亮借东风是根据元末的鄱阳湖之战一样,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精彩情节,也是罗贯中根据另外一则真实事件改编整合而来的,这个真实时间就是发生在战国中期的五国会葬事件。

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年),赵肃侯赵语去世,魏、楚、秦、燕、齐等五个诸侯国各派锐师万人来参加会葬。五国名为参加会葬,实则是乘赵国主少国疑的特殊时期,想从中获得利益罢了。赵肃侯生前英雄一世,与魏、楚、秦、燕、齐等国连年恶战而不处下风,赵国俨然是北方的新霸主。

战国时代,尊勤君王,攘斥外夷不再是诸侯国的诉求了,诸侯国的国君追求的是变法强国、扩军备战、兼并诸国和统一华夏。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悝、吴起、商鞅、乐毅等大量贤臣武将登上了历史舞台,且战国时期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远超春秋时期。

在战国的七个主要诸侯国中,前期是魏国一家独大,不过随着魏武侯和魏文侯的举措失当,魏国衰落下去。由于魏国百年霸业的日渐衰落和齐、楚、秦等国因变法而崛起,致使三晋受到的威胁与日俱增。也正在此时,赵肃侯扛起了的三晋领导大旗,以对付外部势力的扩张兼并。

赵肃侯自即位伊始开始直到去世,在其执政的二十四年中,赵国几乎是年年都有战事发生,在战火纷飞的战国兼并战争中,赵肃侯能够保住稳住局势守住祖先基业,让赵国没有遭受严重的损失,并给赵武灵王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得以变法改革。

五国会葬的始作俑者就是魏惠王,其之所以这么做,也有报复赵肃侯的用意。在魏惠王后期,魏国在齐、秦两个大国的夹击下,已经日渐衰落了,不过直到此时魏国还有一定实力可以寻机重新崛起。不过这个机会被赵肃侯打断了。当时苏秦劝赵肃侯之言,应发动合纵攻势,继续削弱魏国。

遭受连续打击后的魏国,彻底失去了崛起的机会,而赵国也乘机向中原地区扩张势力。而在赵肃侯死后,魏惠王自然而然会进行报复,其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万余精兵,趁赵国新君年幼之际,俟机图赵。

当时的赵武灵王赵雍年仅十五正是少年,就要面临如此凶险的困境,对赵雍而言,父亲的葬礼实在过于凶险,若处理不好的话赵国很有可能就被五国联军灭掉。不过万幸的是,当时赵雍身边有肥义相助(肥义是赵肃侯的留给赵雍的名臣,与诸葛亮同是托孤重臣)。在肥义的提醒和建议下,赵雍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应对措施、来迎接五国居心叵测地“武装会葬使团”,而此时中山国也想乘机吞并赵土。

面对如此紧急的危局,赵武灵王没有被恐吓住,反而镇定自若地宣布赵国全境处于戒严状态,让代郡、太原郡、上党郡和邯郸的赵军集结待命进入临战状态,准备随时战斗。其次,赵武灵王联合韩国和宋国这两个位于秦、魏、楚、齐之间的国家,使赵、韩、宋三国形成品字型联盟结构,将秦、魏、楚、齐四个国家,都处于两面受敌或者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达成三国联盟后,赵国又秘派使者用重金贿赂越王无彊,使之攻楚,先把与赵国不搭界的楚国的注意力转移到它的老对手越国身上去。接着又买通楼烦王,让楼烦军队发兵击燕和中山。燕国是五国中实力较弱的一个,在楼烦的强力攻击下,燕易王害怕了,其担心赵国与楼烦共击燕国,急忙调遣军队自守。

而至于中山国,国力军力虽不及赵国,但毕竟其国土楔入赵国的版图内,且中山国的军队以悍勇著称,即使魏文侯时期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也耗时三年才攻下中山的。况且中山国经常受齐国的指使,趁赵国大军外出征战之时,从背后袭击赵国的腹地和都城邯郸,这对赵国的威胁无疑比外部的强敌更大。中山在楼烦的攻击下,也无暇顾及对赵国的趁火打劫了。在去掉了燕、楚两个强敌后,魏、齐、秦集团对赵、韩、宋集团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在初步稳定局势后,赵武灵王命令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边境,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

燕国和楚国的军队回国去了,而剩下的魏、秦、齐三国“武装会葬使团”,见赵国重兵待客,戒备森严,赵军也处于临战状态。而且赵、韩、宋联盟已成,魏、秦、齐三国不得不打消了伺机吞赵的念头,只得将军队留在边境观时待变。

五国使团入赵境后,见赵军精锐云集边境和邯郸,五国使团见战争一触即发,不敢惹怒赵国,只得在与赵武灵王厚葬赵肃侯后,便匆匆回国复命去了。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被赵武灵王和肥义挫败了,赵武灵王初涉君位就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魏惠王谋赵未遂后,即开始着力弥补魏、赵关系裂痕,带领太子嗣到赵国祝贺赵武灵王正式即位。赵武灵王与肥义以礼相待。赵国的重要盟友韩宣惠王与太子仓也来祝贺赵武灵王登基。

赵武灵王即位后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不断强化赵军的战斗力,并彻底吞并中山国,且将林胡和楼烦军队悉数纳入赵军战斗序列,成为了战国中后期唯一能和秦国相抗衡的军事强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