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抒写民族、人民之情

 A老虎 2021-11-11

乔延凤

保勤的《送你一个长安》,一经问世,就被广泛地传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说明他的诗歌创作得到了读者、听众的认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送你一个长安》是饱含着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诗章,作者保勤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写得大气磅礴,跌宕起伏,给人以多方面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升华,值得向当今的中国诗坛推荐。

保勤的诗歌创作,虽是他的业余创作,但是他对文学的担当、负责任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都令人感动。他的诗歌创作,对中国新诗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促进中国新诗走向新的辉煌,会起到应有的、积极的、有益的推动作用。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没有诗意、充满着逻辑推理,甚至一些与诗无关的分行文字,充斥着诗坛,一些文学根底并不深、一知半解的人,打着“流派”“新潮”的旗号,误导着诗歌创作,造成了非诗泛滥,以致诗歌创作严重脱离了民众,日益被边缘化。

保勤的作品,不是抒写“小我”的一己之悲欢,而是抒写民族、人民之情,心中装的“大我”。他的诗中充满着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进取精神,都从他作品的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中国新诗是有光明前景的,只要我们按照诗歌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办事,中国的新诗就一定会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就会迎来它光辉灿烂的明天!

《送你一个长安》从蓝田猿人、半坡遗址写到西周、秦汉、唐代,把政治、军事、文化、文学、江山美人都写进来了;艺术上,以回环往复的形式,表达出对古都长安深沉的怀念与追思。“送你一个长安”一句在诗中出现了十次,这种回环往复的咏唱形式,形成了旋律,合乎诗歌低回往复咏唱的表达方式。诗的前七节,形式统一,句式整齐。中间的四句,则用四言体,音韵铿锵,通俗易懂,易于传唱。

《千万不要把我当经典——俑的自述》,以秦俑自述的方式,将原本就来自泥土的秦俑的形象,逼真地刻画了出来。“我斜倚在二号坑一个不起眼的边缘/下半身早已残缺/双腿已成碎片/上半身尚且完整/一张铅灰色的脸/还有一双能望天的眼”,作者采用了细节描写,用特写的镜头,一下子就把秦俑的形象写活了。曾横扫千军统一六国的秦代武士,他们本身就来自耕田的农民、来自泥土。诗中,秦俑说:“千万不要把我当经典/我不过是一块烧制了的泥团”,秦俑说的话,符合奴隶史观,创造历史的是奴隶们,这也是对“兵民是胜利之本”的阐释,因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城》将“城是家的家 家是城的院”的整体与部分间的辩证关系反复抒写,表现出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乐游原》,一读到题目,人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李商隐《登乐游原》、李白《忆秦娥》里的诗句,读这首诗,触动了人们的多重情感。

《骊山》一首中,周幽王、妲己、秦始皇、唐明皇、杨贵妃……众多的历史人物一一出现,像电影镜头一般,将千古江山的兴亡之感表现了出来。《雁塔夜题》采用了五节同一格式的语句,将雁塔题名、李杜对酌、玄奘译经等一一写出,整首诗带有民歌的色彩。《曲江好 夜未了》又换了一种诗歌形式,五段统一诗句,含有词的体式。《长安背影》则从背影上来写长安,角度产生了变化,一种新颖感也就出来了。作者对长安的无限眷念之情,同样运用了低回往复的咏唱形式,自然地抒发出来,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又回乡关》写潼关。潼关是长安的一处关隘,无论什么朝代,它与长安的命运总息息相关。这首作品,句式运用了五、七、九言,与前面的几首比,形式上有别。《问天——兵马俑祭》,从秦俑的脸、拳、眼表现起,一直写到秦国的军团、武器,以问天的形式,对两千年的历史的一个侧面,进行了诘问。《秦岭 我和小鸟的对话》,全篇采用与小鸟对话的形式,对秦岭的自然美不绝地赞叹,语言活泼,寓意深刻。《终南遐思》,内容同样为民众,特别是读书人所熟知的辋川、太乙宫、蓝关、翠华山,这些人们早就耳熟能详的名字,作者采用了变化了的四三五六字组合的句式来抒写,达到了应有的表达效果。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不仅谙熟中国诗歌的各种体式,而且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创造,在诗写中运用自如,又能有所出新。作者选取的,都是长安城有标志意义的地点、人物、事件,将这个中华民族文化积淀极其深厚地方的历史、人文、事件、景观、情思,都较好地表达了出来。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文化、文学素养,对社会、人生以及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对于一个写作者的重要,也可以看出,作者的主观精神与客观外物之间的关系,在主观精神客体化的过程中,外物融入作者一腔真情的重要。

意蕴同样是一首优秀诗作所应当具备的,在《千万不要把我当经典——俑的自述》《秦岭 我和小鸟的对话》等诗篇中,作者的诗句中,都较好地含有了意蕴,虽然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读者却能够心领神会出来。他将历史、文化史、文学史上一些已经普及的知识,再次融入自己的诗行中,引起了读者、听众的广泛共鸣,这说明他对读者、听众的心理和需要是十分了解的。

保勤的这组诗,语句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与今天一些堆砌逻辑思维、抽象推理的翻译体诗歌的语言判然有别。他的诗作中,充盈着书卷气和文雅表达。一些诗,他采用了节奏明快的短句式,这更易于大众传唱,这与作者深厚的文学根底和群众观念分不开。他是看重诗的社会功能的,他是一位自觉的诗写者,不仅善于把握大的题材,而且也很善于运用多种适当的表现形式来进行诗意表达,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他的胸怀、情感远远脱离了小我,饱含着时代、人民的情怀。他是人民、时代的歌者。他的诗歌一经播出,就被转载、传唱,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在中国新诗诗体形式的探索上,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探索。

我在《中国新诗形式探讨:诗体的规范与多样性运用》一文中,曾对中国新诗形式的探讨提出了“诗体规范与诗体多样性运用的原则”,一是对称的原则,二是自然的原则。

保勤的诗体探索、创新,既体现了对称的原则,也体现了自然的原则。所以,我认为他的探索、创新是认真的,也是符合艺术规律的。他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已经先行了一步,将中国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民歌形式都化用了,尝试、创造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的体式。

现在,为中国新诗的明天做着添砖加瓦、铺路垫石基础性工作的人不少,他们默默地做着奉献,保勤就是其中的一位自觉的实践者,他的创作实践值得提倡、值得赞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